資源簡介 第三課 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為中職一年級學生,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相關知識,即: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就將本課分成了"秦統一中國"和"秦末農民大起義"兩個課程進行講授,對于秦朝的這段歷史已經有了解,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因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知識的主次關系,盡可能地不重復基知識;其次本課作為中職一年級新生學習歷史的第三課,此時學生還未完全適應中職的學習方式,對于歷史的學習可能還停留在初中階段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多利用歷史圖片、地圖、史料閱讀等方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學目標唯物史觀、時空觀念: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學生了解大一統國家的建立、鞏固到衰亡的基本史實以及大一統國家的概念和特征,從而理解大一統國家建立的意義以及社會矛盾的積累的原因。史料實證、歷史解釋:通過歷史地圖的分析理解以及史料的閱讀和分析,學生直觀深刻地認識到秦國建立大一統國家的意義,感悟時代的特征,從而提高分析理解不同類型的史料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對大一統國家建立的意義以及衰亡的原因的學習,學生理解中華民族逐步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汲取國家滅亡的教訓,從而對歷史規律有深入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及其意義。2.難點: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和鞏固。教學方法、手段1.講授法;2.自主學習法;3.情景教學法;4.合作學習法。作業1.你認為應該如何評價秦始皇。教學反思教 學 內 容 教 學 設 計一、導入新課 PPT展示李白詩篇: 老師提問何為“千古一帝”,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PPT展示秦統一時間軸 (一)一統之盛—秦的統一PPT展示材料“秦統一的背景和條件” 同學們根據材料思考秦統一的背景和條件。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肯定并進一步帶領學生分析材料,講解秦國統一的基礎:人民渴望統一,經濟發展要求統一。 PPT展示材料“嬴政的人才庫” 展示課本地圖,讓學生觀察圖例,并結合課本講解秦國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的功業。講解秦朝疆域的擴張及影響。 根據材料,總結秦統一的歷史意義 教師提問:“中年嬴政之煩惱?” PPT展示材料“皇帝制相關內容” PPT展示材料“三公九卿格局” PPT展示材料:“郡縣制內容” 給出王綰和李斯關于秦國地方制度的爭論,并讓學生思考兩者的合理性。在學生回答基礎上,肯定其發現了郡縣制的合理性,指出對于此時設置分封制確實有弊端,但是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PPT對比郡縣制和分封制 根據給出材料,讓學生再次對比周代制度,思考秦朝的“天下之治”有何不同。講解官僚政治是與貴族政治相對應的,也就是這些官員都是由中央任免,并不通過自身貴族的血緣和身份得到權力,因而受中央的管制。財富來源也不是供奉而是稅收。而且這些官員在職業才有權力,不在職位就沒有權利。從中央官制到鄉里都設置了官員進行管理,層層分布,各司其職,也就形成了官僚政治的形態。 PPT總結秦朝的政治制度 教師總結:秦朝為了管理廣大的疆域,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形成了一個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官僚體系,以此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PPT展示活動:“旅游中的秦始皇” 思考:秦始皇出行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他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PPT展示秦始皇加強大一統的措施 PPT總結:秦統一的歷史意義 過渡:這些文字,貨幣,度量衡確實是統一,但是全部都是按照秦的標準而設置的。其實回看剛才王綰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秦國快速地統一了六國,但是六國的習俗和文化都各不相同,直接用郡縣制進行管理的話,六國故地能夠“吃得消”嗎?秦朝是“統治”還是“壓制”呢? (二)秦的滅亡 PPT展示材料:柳宗元《封建論》 PPT展示材料:秦的刑罰,秦始皇時期的大型工程 結合教材,通過描述秦始皇遇刺的過程,表現當時社會矛盾正在逐漸積累,展現秦朝暴政環境下的危機顯露。通過兩則材料的分析,呈現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描述秦朝“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的暴政特點。通過圖片的展示,描述秦始皇求仙問藥,巡游,封禪等行為,表現其統治下對百姓的壓迫,從而表現社會矛盾積累的原因。 PPT展示材料:陳勝吳廣起義 結合課本地圖講述陳勝吳廣起義,結合材料講述其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并且點明六國復國運動,呼應此前秦國殘暴消滅“差異”。最后簡單講述劉邦取得勝利的原因。 分析材料內容,思考為何后人對秦始皇會有如此評價。帶著疑問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簡單了解本課時間順序。 閱讀課本,閱讀材料,回答戰爭帶來災難,人民開始有統一共識以及經濟交流的加強。 同學們介紹自己所認識的嬴政用人的故事。 觀察地圖,認真聽課。 多次使用課本地圖,讓學生養成常讀細讀課本地圖的習慣。 同學們根據課本和材料思考總結問題。 以情景帶入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面對前所未有的廣大領土,秦始皇該如何進行統治,從而引出下面內容。 請學生結合材料分析思考內容。 閱讀材料,思考,不少學生因為知道秦朝采用的是郡縣制,因為不認為王綰的建議有何合理性。 回顧上一課階級關系與上層建筑的變化,能夠回答出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從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過程。 同學們根據材料分析總結。 同學們閱讀材料,小組討論,翻閱課本,回答問題。 組織小組討論,通過材料的分析,引導學生結合課本知識思考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同學們帶著問題進入第二部分,思考秦朝滅亡的原因。 聚焦于小事件,挖掘歷史細節,讓學生直觀感覺和理解“沉重賦稅,嚴苛刑罰,繁重徭役”是秦速亡的原因。 通過地圖,材料讓學生知道農民起義以及楚漢戰爭的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