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古建筑的保護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jié)集欣賞、繪畫、制作于一體的綜合課,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引導學生用美術的方式進行設計和制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美術素養(yǎng),進一步開發(fā)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廢舊材料的再利用并進行美化生活的可能性,拓展他們的思路,從中培養(yǎng)其美術創(chuàng)新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我國古代建筑的藝術特點,感受其雄偉壯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2)學習古建筑保護的方法和措施,并運用到實踐中去。(3)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對當?shù)氐墓沤ㄖM行簡單的介紹和保護措施說明。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通過學習和實踐,能夠了解和掌握古建筑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方法。(2)教學難點: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對當?shù)氐墓沤ㄖM行有效的保護和合理的利用。四、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課件、古建筑圖片、示范作品等。(2)學生準備:畫筆、顏料、卡紙等繪畫工具以及有關古建筑資料和圖片等。五、教學過程:1.導入(5分鐘)(1)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組中國古代建筑圖片,并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些古建筑名稱和所在地區(qū)。(2)請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簡單介紹自己所了解的中國古代建筑特點。(3)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古代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保護它們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課主題。2.新課探究(30分鐘)(1)展示一組不同種類的中國古代建筑圖片(如故宮、頤和園、平遙古城等),請學生觀察并描述這些古建筑的特點。(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討保護古代建筑的措施,并通過實例來加強學生的理解。(3)教師進行點評并進行必要的知識點撥,介紹常見的古建筑保護方法。3.創(chuàng)意實踐(15分鐘)(1)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處自己感興趣的古建筑進行創(chuàng)作。(2)在繪畫過程中,強調要運用前面所學到的保護方法來表現(xiàn)古建筑的特點和保護措施。(3)教師巡視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4.展示評價(10分鐘)(1)將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評。(2)請學生從作品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形式、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并選出最佳作品。(3)教師對展示的作品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積極參與到古建筑保護中來。5.課堂小結(5分鐘)(1)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強調保護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性和意義。(2)請學生談一談通過本課學習所獲得的感受和啟示。(3)布置課外拓展任務:要求學生回家后搜集一些有關中國古代建筑保護的資料和信息,為下一節(jié)美術課做好準備。六、板書設計: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以簡潔明了的風格為主,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中國古代建筑特點:結構、造型、裝飾等方面。2.保護古代建筑的方法:知識、技能、措施等方面。3.學生作品展示區(qū):展示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完成的作品。4.學習反思區(qū):學生可以寫下本節(jié)課的學習心得和體會。七、作業(yè)設計: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設計主要是要求學生根據(jù)所學的知識來完成一篇以“如何保護中國古代建筑”為主題的短文。通過寫作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筑保護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八、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以“古建筑的保護”為主題的美術課,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了古代建筑的藝術特點,并學習了一些保護古建筑的措施。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觀察、討論、展示和創(chuàng)作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在手段上則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和實物展示等方式來輔助教學。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了古代建筑的特點和一些保護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他們保護古建筑意識,提高了綜合美術素養(yǎng)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本節(jié)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對一些細節(jié)的把握不夠準確,個別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表現(xiàn)不夠積極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