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阿拉伯帝國導學《第12課 阿拉伯帝國》是初中歷史(統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2課,也是世界古代史篇章的最后一課。本課以阿拉伯國家的建立、擴張、衰落為時間線索。講述了在中世紀時期處于氏族部落的阿拉伯地區如何建立起了封建國家,并一步一步走向強大,并創造出輝煌燦爛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課題與課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1課時)【課標要求】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以及非洲、美洲的社會發展概況,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學習目標】通過閱讀教材和材料分析簡述伊斯蘭教產生的背景,知道伊斯蘭教創立者、時間及發源地,用主要史實講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觀察地圖和了解阿拉伯帝國擴張的史實,知道阿拉伯帝國在8世紀中期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3.知道阿拉伯帝國的代表性成就,及阿拉伯人對東西方文明傳播中的作用,感受世界文明的多樣性。設計說明:依據教材和學情,對本課課標要求進行分解。將“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分解為: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和材料分析簡述伊斯蘭教產生的背景,知道伊斯蘭教創立者、時間及發源地,用主要史實講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睂ⅰ鞍⒗蹏尼绕稹狈纸鉃槟繕?“觀察地圖和了解阿拉伯帝國擴張的史實,知道阿拉伯帝國在8世紀中期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目標3“知道阿拉伯帝國的代表性成就,及阿拉伯人對東西方文明傳播中的作用,感受世界文明的多樣性?!蓖瑫r設計了行為條件“通過閱讀教材、識讀地圖和研讀史料”,實現從目標中看得見教,看得見學,并將目標指向培養論從史出、無證不信、實事求是的史證意識,提升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一、一種宗教: 伊斯蘭教的創立任務一:閱讀教材P55-56內容及人物掃描,回答下列問題:(指向目標1)1、閱讀材料,結合課文知識分析伊斯蘭教創立的背景?(指向目標1)出示材料:6世紀以后,阿拉伯社會氏族制度解體,奴隸制度逐漸發展起來。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經營東西方中介貿易的商路從紅海逐漸轉移到波斯灣和兩河流域,導致阿拉伯社會動蕩,經濟蕭條。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統一國家,抵御外侮,恢復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強大的國家必須團結阿拉伯民族,要團結整個阿拉伯民族,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種信仰下統一起來,伊斯蘭教便應運而生。2、學生閱讀教材,說出伊斯蘭教建立的時間、創立人及發源地。(指向目標1)3、結合教材用主要史實講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指向目標1)二、一個帝國: 阿拉伯帝國任務二:閱讀教材P56內容及地圖,回答下列問題:(指向目標2)1.結合教材P56阿拉伯擴張示意圖,描述阿拉伯帝國形成過程。(指向目標2)提示: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進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國唐朝邊境;控制中亞大部分地區;在西線,攻克埃及,橫掃北非;西南占領西班牙。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版圖橫跨亞、非、歐三大洲,伊斯蘭教隨著帝國的擴張廣為傳播。2、【試一試】學畫阿拉伯帝國的歷史年代表,課件展示:(指向目標2)3.閱讀相關史事分析并理解阿拉伯國家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權的國家?(指向目標2)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國家政權的國家權力與宗教的宗教權力合為一體的政治制度。三、一種文化: 阿拉伯文化任務三:閱讀教材P57內容及相關史事,回答下列問題:(指向目標3)1.播放視頻《螺螄歷史——阿拉伯文化》,讓學生直觀感受阿拉伯學者創造的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指向目標3)2.結合教材第57頁內容,找一找阿拉伯文化成就。(指向目標3)①數學: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創,因為阿拉伯人將這種數字改進并傳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為阿拉伯數字。)②醫學:《醫學集成》和《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③文學:《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中國譯為《天方夜譚》,構思巧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3、閱讀教材說說阿拉伯人為什么是東西方文明的使者?(指向目標3)提示: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設計說明:本課設計主要突出的是真實情境的創設(識讀地圖、史料實證、設計問題),層層剖析,由淺入深,培養論從史出、無證不信、實事求是的史證意識,提升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檢測與作業】1.“通過宗教將松散的部落文化聯合起來,并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征戰、商業、政治、移民等),使各個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边@里的“宗教”指的是( D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蘭教2.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員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穆罕默德贏得了人心,成為公社宗教的最高首腦。阿拉伯半島逐步走向統一。可見,將阿拉伯各部落熔鑄成一個強大的民族統一體的紐帶主要是( )A.政治口號B.經濟實力C.宗教信仰D.個人魅力3.7—8世紀,唐朝西部有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它迅速擴張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并與唐朝發生了怛羅斯之戰。該帝國是( D )A.亞歷山大帝國B.羅馬帝國 C.拜占庭帝國D.阿拉伯帝國4.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D )A.儒略歷B.《荷馬史詩》 C.《天方夜譚》D.阿拉伯數字5.中世紀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時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都要落后。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遺產在那里幾乎滅盡,全賴有阿拉伯文版本將其保存起來,并在中世紀的后期又譯成拉丁語等西方語言,重新回到歐洲。這說明阿拉伯人( A )A.在保存和傳播西方文化上影響深遠B.在溝通世界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影響了西方D.一度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6.美國歷史學家邁克爾·哈特在其所著的《歷史上百位影響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順序》中說:“我選擇穆罕默德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最有影響的人物……但他確實是歷史上在宗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毕铝杏嘘P穆罕默德的史實能夠論證邁克爾·哈特理由的是( )A.創立了基督教B.建立起統一的阿拉伯國家C.在麥地那傳教D.在麥加建立政教合一的帝國7.“在西方的歐洲人還在野蠻的深淵里掙扎的時候,阿拉伯人的文化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是阿拉伯人點燃了文明之火,并照亮了歐洲黑暗的走廊?!毕铝羞x項能印證材料觀點的是( A )A.翻譯了大量希臘、印度等地區的典籍B.建立了橫跨三洲的封建大帝國C.發明并向世界傳播了阿拉伯數字D.著有阿拉伯文學瑰寶《天方夜譚》8.《阿拉伯通史》記載巴格達的市場上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材料主要表明阿拉伯( C )A.疆域橫跨三洲B.文化兼收并蓄C.溝通東西商貿D.文明獨具特色【學后反思】 1.請嘗試繪制本節課重要知識的思維導圖。2.學完本課,你有哪些認識 你還有什么困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