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課題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 課程 新授課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陳獨秀、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等史事,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理解偉大建黨精神。學習 目標 1.了解李大釗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開的內容;分析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2.通過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原因、過程及影響的完整把握,培養學生在把握事物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理解歷史事件的能力;(唯物史觀) 3.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工人運動是中國早期的共產黨人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不懈探索和奮斗的結果,其前赴后繼的奮斗精神和開拓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家國情懷、唯物史觀)重點 難點 重點: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共產黨成立、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的基本史實 難點: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板書設計:學習過程設計課堂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 溫故 知新 教師提前進入課堂展示復習任務: 五四運動(導火索、時間、中心、斗爭形勢、口號、結果、性質、意義) 教師走動,觀察學生背誦復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學生提前進入課堂,根據老師提示進行課前背誦,溫故知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檢查,有問題尋求教師幫助。二、 新課 導入 中共二十大: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引起全球關注。 師:中國共產黨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誕生的?它誕生后,中國革命又出現了哪些嶄新的面貌? 了解中共二十大,帶著老師的問題進入新課學習。三、 解讀 目標 教師展示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簡要解說任務要求,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帶著目標開始做任務。四、講授新課 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任務:閱讀課本65-66頁找出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背景和經過? 1.背景 國際背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 國內背景: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人們有了新的覺醒,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 2.傳播 (1)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 (2)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3)馬克思主義開始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歷史人物:李大釗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共產黨成立的條件 任務:綜上所學,結合《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分析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展示圖片: 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的壯大 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 補充:材料研讀 以往搞革命的人……如今在五四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 ——《吳玉章回憶錄》 上面的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了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 中共一大 概況 任務:閱讀教材P67-68完成中共一大概況的表格。 展示表格: 思考:為什么推選陳獨秀為中央書記? 因為他是①新文化運動發起人②五四運動領導者③創建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 補充:相關史事,黨的生日,中共一大會址,紅船故事與紅船精神。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意義 任務:合作探究結合史料回答問題,并思考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 展示材料: 材料:在舊式的農民戰爭走到盡頭,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屢屢碰壁,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紛紛破產的情況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上的講話 問題1.材料中的“農民戰爭”、自強運動、“改良主義”、“資產階級革命”分別指的是是什么事件?他們的結果是什么? 分別指: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結果都是失敗。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的必然選擇。 總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新在哪里? 新的領導力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 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 3.中共二大 任務:閱讀教材,找出中共二大的概況。 時間:1922年7月 地點:上海 革命綱領: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意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對比分析】中共一大與中共二大的比較 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 任務:閱讀教材68-69頁,找出全國工人運動高漲的相關信息。 提醒學生閱讀P69相關史事,了解“二七慘案” 京漢鐵路大罷工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雖然失敗了,但使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中國人民的敵人。 啟示: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遷移提升】中國近代前期各階級有哪些救國方案?教訓分別是什么? 結論: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找出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背景和經過,并且標注勾畫課本。 學生結合上一目內容,并且觀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總結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學生閱讀材料研讀思考問題并回答。 學生閱讀教材,找出中共一大的概況,并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學生思考問題并回答。 學生感悟紅船精神并做筆記。 小組合作探究,結合史料小組討論,得出答案,派代表分享交流。 結合剛才的史料及答案,總結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并思考,新在哪里? 學生閱讀教材,找出中共二大的概況。 對比一大與二大,完成表格。 閱讀教材,找出全國工人運動高漲的概況,明確京漢鐵路大罷工失敗的教訓。 回顧之前所學,理解近代前期各個階級的救國方案都失敗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五、 課堂 小結 小結 利用板書,帶領學生回顧本節所學,再次標注重難點,提醒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總結。 高度概括:三個“一”和“兩次會議”: “一個主義”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一個黨”指( 中國共產黨 )的成立; “一次大罷工”指將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的 (京漢鐵路大罷工); “兩次會議”是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一大)和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二大)。 學生跟隨教師引導進行復習總結,并且嘗試自己總結回顧。六、 當堂 檢測 利用幾個選擇進行當堂檢測,查詢學生掌握情況,及時查缺補漏: 1.(2023·湖南株洲·9)八年級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次“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圖片展”。小琳同學找到了一幅《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圖片,它應該歸入下列哪一欄目( B ) A.全面抗戰 同仇敵愾 B.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 C.解放戰爭 革命勝利 D.國共對峙 烽火綿延 2.(2023·遼寧營口·10)這次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次大會”是( A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古田會議 D.七屆二中全會 3.(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12)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1919年,他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他就是( B )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 限時訓練,自我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尋求教師、同學幫助,自我提升。目標達成評價: 學生能說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及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的基本史實。 能結合史料分析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感悟偉大的建黨精神。反思改進: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學生除了要掌握共產黨成立的背景具體的概況外,更要理解其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知道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選擇的結果,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另外還要注意感悟偉大的建黨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