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白塔中學2023學年第一學期月考檢測卷(八年級社政學科)(滿分100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班級中部分同學沉迷于刷手機短視頻,并自認為這是一件很潮的事情。對此現象,小華認為這種行為弊大利小,過多的網絡社交有害。小華的這一認識體現出 ( )A.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B.青春期的隨波逐流C.青春期的批判精神 D.青春期的個性飛揚2. “全國三八紅旗手” “淮河兩岸漁民的貼心人”,這會讓你覺得這是一位優秀的女性。“航空母艦舵手” “鄉村振興帶頭人”這又會讓你覺得這應該是一位出色的男性。中國海軍遼寧艦首位女舵手徐玲的這些稱號提醒我們 ( )A.男女生的性別特征與生俱來 B.不應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C.男女生交往有利于共同進步 D.性別差異影響自身潛能發揮2023年3月,第三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在北京大學舉辦。走進北大保安員的故事,回答3—4題。3.中關園社區保安員牟勇舟制作了一批寫有他的姓名和電話的“愛心卡”,發給年紀較大的老師,并做到隨叫隨到,主動為老人們排憂解難。下列對他行為的贊譽最恰當的是( )A.行己有恥,舉止得體 B.見賢思齊, 自我省察C.關愛他人,止于至善 D.修身養性,聞過即改4.保安員劉政5次參加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均失敗,卻笑稱自己“保持良好心態,憧憬光明未來”。經過持續刻苦努力,他終獲通過。劉政的經歷說明,實現自強需要 ( )①堅強意志和不懈堅持 ②相信自己和勇敢嘗試③聰穎天資和他人幫助 ④戰勝自己和超越自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王先生到派出所為已去世的母親辦理戶口注銷時,邊哭邊說道:“一注銷,世上再也沒有母親的痕跡了……”。網友們看到這段視頻,也感動流淚。可見,人的情緒 ( )A.被輿論氛圍左右 B.受自然環境影響 C.會相互感染 D.是復雜多樣的6.一些家長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產生了焦慮,但若把孩子看作上天送給自己的禮物,并且在與孩子“斗智斗勇”的過程中,看到自身不足,得到第二次成長的機會,家長就可以有效減少這種焦慮。這種調節情緒的方法是 ( )A.改變認知評價 B.轉移注意 C.合理宣泄 D.放松訓練7.在觀看完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出艙活動后,某校803班的同學為航天員們的英雄壯舉深感自豪,并在校內發出了“學習航天英雄,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倡議。這充分說明 ( )①美好情感促進人的精神發展 ②正面情感比負面情感更有意義③負面情感能轉化為成長動力 ④情感正能量需要我們積極傳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年一季度,全國網信系統持續依法開展網絡“清朗”專項行動,依法下架應用程序55款,關停小程序12款,關閉違法網站4208家。這充分體現了 ( )①法治已經成為現代各國的共識 ②法律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③法律讓我們的網絡生活更美好 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小蘭害怕住校過集體生活。若你要向她說明集體生活的益處,下列理由成立的有( )①集體生活可以培養個體成員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②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與他人、與周圍世界交往的平臺③集體中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完善個性的重要資源④集體生活能消除自己的個性,逐漸使個人融入集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條例劃線部分體現的法律特征是(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D.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11.如果你去湄公河流域旅游,以下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①縱橫的渠道和眾多河流 ②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的房子③大面積的麥田 ④水上木偶戲表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安第斯山區與阿爾卑斯山區都是山區,但發展的支柱產業卻不同,這體現了( )A.人定勝天的觀念 B.優勢互補的原則C.因地制宜的原則 D.可持續發展的原則13.某中學開展人文地理項目化學習,項目涉及到“因水而興”、“貢多拉”等,據此推斷,該項目化學習的主題是( )A.耕海牧漁—日本 B.家住平原—湄公河C.水上都市—威尼斯 D.文化藝術之都—巴黎14.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樣參加騎馬、打球、飲酒、舞蹈等活動。唐代的女服還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的胡服。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經濟繁榮 B.社會風氣開放 C.文學藝術興盛 D.政治清明15.白居易的《登觀音臺望城》寫道:“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詩句描述的是唐朝 ( )A.農業生產的發展 B.絲織工藝的精湛C.墾田面積的擴大 D.長安商業的繁榮16.某同學參加“說歷史猜人物”活動,題目是“他曾是后周大將,通過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他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題中的“他”是( )A.李淵 B.趙匡胤 C.趙構 D.朱溫17.《宋史·職官志》記載,宋初“始置諸州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指知州)通簽書施行”。宋代設置通判的作用是( )A.分解知州權力 B.削弱宰相權力 C.杜絕武將專權 D.收財賦于中央18.當金軍攻到黃河岸邊時,防守黃河南岸的軍隊全都望風而逃。金軍連續好幾天渡河,都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對此,金軍的將領感嘆道:“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這里的“南朝”指的是( )A.東晉 B.南唐 C.南宋 D.后梁19.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統轄西藏地區,下設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等機構,掌管西藏地區的軍民各項事務。這有利于( )A.元朝使用中原制度 B.不同風俗趨同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D.南部邊疆開發20.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此設臺灣府管轄后來又建省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大題,共60分)2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場景一:老師與同學得知后,紛紛幫助李佳琳調節情緒······場景二:李佳琳聽了王老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學習有苦也有樂;同學趙敏的建議也值得去試一試。于是,沒多久,她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期末復習中······根據場景一畫線部分,指出李佳琳產生了哪些情緒。(2分)分析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2分)(2)結合場景二,分析王老師和同學趙敏是通過什么方法幫助李佳琳調節情緒的。(4分)22.(12分)閱讀漫畫,回答問題。指出漫畫一中“就診”的主人公存在的主要“病癥”并運用所學知識曉之以理。(6分)(2)依據漫畫二,說說美好集體的力量來源并分析這種力量之所以會更強大的原因。(6分)23.(10分)總有一種態勢讓我們深刻反思,總有一種警示讓我們慎言慎行。七(1)班同學開展“聚焦新聞”主題探究活動搜集到以下資料。聚焦新聞,我是小小觀察員新法速遞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第一條 為了預防、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新法速遞”體現了法律的哪一 特征?(2分) (2)請從法律作用角度,分析《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出臺的合理性。(4分)案例報道 初中生周某以社會上的閑散青年作為“榜樣”,經常出入于網吧跟他們學習“賺錢之道”。之后周某通過電信網絡詐騙非法獲人民幣數額巨大,影響惡劣。法院判處周某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并處罰金。結合材料,運用“青春有格”的相關知識,談談周某的經歷給我們哪些啟示。(4分)24.(10分)毛里求斯是地處非洲東南的一座火山島。18世紀以來,甘蔗一直是該國的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占可耕土地的90%。毛里求斯甘蔗品質優良,主要用于制糖。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異域風情,旅游新選擇】(1)毛里求斯是位于 洋的島國,人們可享受 帶(熱量帶)海島風光;它位于 (南/北)半球,是中國游客的“避暑勝地”。(3分)(2)毛里求斯的公路呈 分布,主要原因是地勢 高 低。(3分)【因地制宜,非洲“甜蜜島”】(3)根據圖文資料,簡述毛里求斯發展制糖業的有利條件。(4分)25.(10分)中國對外貿易歷史悠久,由唐朝至清朝,我國貿易政策也在不斷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另又據中西交通史專家張星烺的統計:唐代到廣州貿易的外國商船,全年多達4000艘,來到廣州港登岸之客商,一年就有80萬人次之多……唐代廣州當局設置了蕃坊和蕃學,以安置與管理外僑及教育其子女。——周興祿《廣州海絲之路溯源及其發展過程研究》(1)根據材料一,指出“蕃坊和蕃學”的職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代廣州外國“商船”、“客商”眾多的原因。(3分)材料二:中國過去的海外貿易,主要為統治階層帶來珍貴的奢侈品,整體經濟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貿易不僅在規模上遠超過前朝,而且為政府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宋朝因此增設機關負責管理和推廣海外貿易。——杭侃《兩宋:在繁華中沉沒》(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朝積極推廣海外貿易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朝增設的“機關”名稱。(3分)材料三:所謂盛極而衰,在引領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航海潮流后……曾經開放的海上大國開始施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鴕鳥般但求自保的心態雖然在一段時間內防范了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入侵,但同時也形成了十分被動的局面。——熊顯華《海權簡史:海權與大國興衰》(3)根據材料三,指出明朝“引領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航海潮流”的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帶來的消極影響。(4分)26.(10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問題,貫穿中國古代史的始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請寫出年代尺中①②③④處的內容。(4分)從中央和地方所填內容中各選一例并分別說明其設立的意義。(4分)(3)根據年代尺,概括中央和地方關系的發展趨勢。(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