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2.5推動高質量發展 授課教師授課年級 職一 授課課時 2 授課時間 第八周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理解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和總要求。 2.了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理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舉措。 3. 理解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要性。 核心素養: 1.理解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要性,認同推動創新發展的戰略舉措,向大國工匠學習,勇于創新。教學重點 及難點 1.理解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和總要求。 2.理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舉措。 3. 理解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要性。教學方法 引導、自主探究相結合,講授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步驟 教 學 內 容 預案修改課程導入 新課講授 2017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引入高質量發展含義。 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閱讀思考,學生討論。 (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原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解決結構性問題,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總的要求: “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壯大實體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視頻討論,講解。 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1)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 (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原因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視頻講解,學生討論 3. 建設創新型國家 (1)創新型國家的含義 (2)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原因:創新強則國運昌,創新弱則國運殆。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軍事變革加速演進,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正在重塑世界競爭格局、改變國家力量對比,創新驅動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 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開辟發展新空間。 (3)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要清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要求。以及為什么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業布置 1.闡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要求。 2.為什么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板書設計 實現高質量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創新型國家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