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最新版本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一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思維導圖考點一 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1.原始社會——人類社會的最初階段生產力 主要使用石制工具,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生產關系 ①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②在生產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③平均分配勞動產品上層建筑 氏族制度,通過氏族議事會管理集體事務主要矛盾 人與自然的矛盾歷史結果 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確立,原始社會逐漸解體2.奴隸社會——邁入文明時代的門檻生產力 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與應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 ①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②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③奴隸勞動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上層建筑 奴隸主階級建立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奴隸制國家產生了,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主要矛盾 奴隸階級和奴隸主階級的矛盾歷史評價 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是歷史的進步提醒 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考點二 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馬珊珊\\2023\\一輪\\政治 部編版 新教材(改教材)\\教師用書Word版文檔\\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1.封建社會——階級社會的發展生產力 鐵制農具得到廣泛使用和推廣,耕作技術顯著進步;水利事業較大發展;手工業進一步發展;商業和城市逐漸發展起來生產關系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②農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③地主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的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上層建筑 ①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是君主專制、等級森嚴②地主階級散布封建迷信、傳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權神授”,鉗制勞動人民的思想主要矛盾 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歷史結果 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從未停止過,后來發展成大規模農民起義或農民戰爭2.資本主義社會——最后的階級社會(1)本質特征生產力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生產關系 ①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②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③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上層建筑 ①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②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主要矛盾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2)經濟危機主要表現 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基本特征 生產過剩——實質是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直接原因 ①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②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解決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必須推翻資本主義制度(3)歷史命運決定因素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必然趨勢 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就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考點三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1.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創立的條件(1)歷史條件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 ①進步性: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②局限性: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空想性);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無效性)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 ①實踐意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②理論意義: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2)理論基石唯物史觀 剩余價值學說內容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意義 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 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2.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1)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2)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角度 內容或意義從社會發展規律看 《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從領導社會變革的力量看 《共產黨宣言》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從理想目標看 《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激勵著人們為不斷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3)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和意義科學的理論 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民的理論 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實踐的理論 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始終站在時代前沿考點四 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1.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生產關系確立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特點 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十月革命意義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提醒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2.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飛躍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曲折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趨勢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