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自然資源概況教材分析本單元課程標準要求: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各類自然資源的主要分布特征,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認識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節教材在正文部分闡述了自然資源的概念、類型、特征,讓學生對自然資源有比較系統的認識,同時教材分別介紹了自然資源的不同類型及開發利用,“活動設計”部分介紹我國部分資源的分布及現狀,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學生樹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教學目標理解自然資源的特征,能夠區分自然資源的類型。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的區別。通過列舉生活中的資源利用方式,初步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教學重點列舉生活中的資源利用方式,初步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教學難點列舉生活中的資源利用方式,初步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教學過程導入:圖片導入,說說上圖有哪些共同特點?(都屬于自然資源)新課講解:明確概念什么是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活動:(1)結合概念,判斷下列資源是否屬于自然資源。(2)結合生物學所學,判斷列出的自然資源屬于生物資源、氣候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中的哪一類?3、自然資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過去不屬于,未來如果能為人類所用,就屬于自然資源;同時地球上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節約資源的習慣。區分類型判斷列出的自然資源除了按照屬性區分,還能怎樣劃分?明確:劃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自主學習:結合課本內容,完成表格填空:自然資源類型 定義 舉例 利用方式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活動:判斷列出的自然資源哪些屬于可再生資源,哪些屬于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重復利用、循環使用,那么是不是就說明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明確:如果對可再生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它也可能會轉化成非可再生資源,所以應有計劃、有限制地加以開發利用;而非可再生資源的形成周期極為漫長,在人類歷史時期幾乎不能再生,幾乎沒有更新能力,所以應盡可能綜合利用,注意節約,避免浪費和破壞。5、練習:完成課本62頁活動題。了解現狀自主閱讀63頁閱讀卡片,并合作完成下列問題:為何說我國即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我國能源礦產和金屬礦產在分布上有何不同?針對我國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問題,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措施。新能源的利用說一說,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結合所學分析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有哪些?太陽能有哪些利用方向。簡要說一說,發展新能源產業有哪些意義?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自然資源的概念、主要類型、區分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希望大家能夠把所學的知識用于平時的生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時時環保、處處節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