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富于創造力的造型藝術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了解美術作品借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形式來表達內在的深層意蘊。過程與方法: 知道美術創作是某種理念和情感的表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體現的情趣和意境,力求使學生認識到優秀的美術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形式結構來塑造視覺藝術形象,它們大都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達內在的深層意蘊和理念。難點:價值與美的存在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過程中體驗美和價值。教材通過對古今中外各類代表性美術作品的介紹和解析,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選擇性的感受和體驗,教學難點在于方法。三、教學工具PPT課件,教材,名作仿品。四、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2情境導入展示《祭侄文稿》師;這件作品就是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因臺北故宮博物館無償借給日本展出引起國民不滿,為何會這樣,可知,紙壽千年絹五百,這件作品有近1300年的歷史,比我們所學過的《千里江山圖》還要長,每一次展出都是一次損傷。距上次展出已有11年,一生可能只有一次邂逅它的機會。它所記載的是是安史之亂中顏真卿的哥哥和侄子起兵討伐叛軍,不幸被降,寧死不屈,以至季明被在父親面前斬首,顏杲卿被割舌屈辱而死。顏佳30十余人被殺。這也就是文天祥“為顏常山舌”典故的由來。次年顏真卿反攻,在廢墟中尋得侄子的頭骨,繼而悲痛的寫下了這篇《祭侄文稿》。借用人民日報的評論便是:“這是把天底下第一象征氣節的珍貴文物,用作天底下最沒氣節的獻媚之舉。”文物中的物是載體,文便是所蘊含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便是美術作品的意蘊。3新知講授活動一 不朽的豐碑出示狼牙山五壯士課文配圖。看視頻簡要了解背景。美術作品的多種形式(繪畫、雕塑、建筑、書法、工藝美術 )的狼牙山五壯士學生分析:(1)人物形象,如動作,表情(2)構圖特點 人與山的關系(3)畫面色彩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展示作品《馬賽曲》展示作品《面包》展示作品《楊柳浴禽圖》面對著這些具有有崇高氣節的英雄,我們更應該緬懷先烈,致敬偉人。我們有幸生活在平和而美好的年代 ,更應該憶苦思甜,拼搏向前,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 ,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加油站物質材料形式構成作品物象文化意義活動二 奮斗的青春 (通過表象看本質)出示作品《在激流中前進》播放激流音頻學生觀察畫面內容:人船 什么人什么船什么水水學生討論問題:1討論給你的感受?2作者想表達什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欣賞作品《洪荒風雪》加油站藝術流派概念理念概念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同的藝術流派在表達各自的藝術理念方式上也有很大差異,并帶來人審美的改變。活動三多彩的世界展示作品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規律,總結特點。1作品給了你什么感覺?2作者如何使你產生這樣的感覺?3作者想表達什么?你喜歡這件作品嗎?展示 后印象派立體主義波普藝術大地藝術風格派裝置藝術的作品。活動四 多彩的世界展示作品《擊鼓說唱俑》《年年有余》。問題:這兩幅作品是如何借助特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表現形象的具體特征的?4教學檢測抽查幾件作品,請學生談談對作品的了解。比如《擊鼓說唱俑》這一陶塑人物,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生動地表現出古代說書藝人繪聲繪色的激揚神情。如《年年有余》采用傳統年畫“連年有余”的題材,但在四周加上了十二生肖的形象,表現含義就轉變成了“年年有余”。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并分析思考,作者是通過怎樣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5教學總結通過欣賞具有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為了解更多的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需要我們在課余時間多欣賞好的藝術作品,努力去發現、去觀察、去感受。鼓勵通過其他美術作品,特別是和課本所選類型不同的外國美術作品或現代抽象作品,嘗試對其進行欣賞與評述。6課后拓展根據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和認識,課后寫一篇美術作品評論短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