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7.2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 課型 新授課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教材分析 本框題選自于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第七課第二框。本框內容分為兩目:第一目是“世界經濟發展重要推動者”。闡述了我國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也蘊含第六課經濟全球化的知識。第二目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闡述了我國對經濟全球化的支持,體現中國主張、中國態度、中國倡議和中國觀念等。 通過本框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我國擴大對外開放會帶來我國與世界的雙贏,從而增強對黨和國家“對外開放”相關政策的認同感和理解力;明確中國在著眼于自身發展的同時,奉行多邊貿易體制,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同時認清貿易保護主義的危害,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中國科學地采取方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樹立規則意識,在參與國際經濟活動中要遵守世貿規則,承擔相應義務,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學情分析 經過四本必修課程的學習,學生學習高二選修內容的已奠定基礎理論。隨著生活經歷的增長,高二的學生視野得到開闊,認知能力也有了提升,思維更加靈敏活躍,具備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洞察能力,學習國際經濟政治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更高。 本節課主要以中國迎來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習近平三次達沃斯論壇演講為主要背景素材,通過時政熱點來吸引學生探討的熱情與積極性,以生動、豐富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定情境與問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收獲、感悟中國對全球發展的貢獻。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加深對我國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這一基本國策的高度認同。科學精神 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公共參與 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多貢獻。教學重點 我國在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中的貢獻。教學難點 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預習新課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通過課本研究與分享,談談對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的認識 通過課本探究與分享,理解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相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預習,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體系。 一 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 原因: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 表現: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批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 (1)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數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大多數。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 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關鍵在于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是一條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條改革創新的道路,是一條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是什么) 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怎么做) (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二 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1)中國態度: 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 中國主張 ①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 ②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 【提示】多邊貿易 貿易保護主義 多邊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為了相互間的收支能夠在整體上獲得平衡,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基礎上所進行的貿易。世界貿易組織所管理的體制就是多邊貿易體制。 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對外貿易中通過關稅或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減輕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遭受的外國產品競爭,并向本國產品提供各種補貼或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 (3)中國行動: 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乘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 辨識判斷 1.在新的起點,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主導者。( ) 提示 × 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但不會做主導者。 2.為了緩解貿易摩擦,我國可以對進口產品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加大對出口企業的補貼和支持力度。( ) 提示 × 對進口產品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加大對出口企業的補貼和支持力度,可能會加劇貿易摩擦,增加政府負擔,這也不符合世貿組織的相關原則,不利于國際競爭與合作。 3.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能夠有效規避國際經濟風險。( ) 提示 × 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但經濟全球化也帶來風險的全球化,因此我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并不能規避國際經濟風險。 4.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 ) 提示 √ 1.(2022·遼寧錦州期末)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充分發揮跨境電商作用,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我國堅持“品牌出海”,將海外倉作為我國跨境電商的橋頭堡,這一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將有力支撐優勢產業和自主品牌深耕國際市場。這表明( ) ①開放型經濟注重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贏得國際競爭主動 ②我國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③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主導全球經濟秩序 ④我國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我國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開放型經濟注重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贏得國際競爭主動,①④正確。材料未涉及我國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未涉及不斷優化產業結構,②排除。“主導全球經濟秩序”夸大了我國的作用,③排除。 2.(2022·廣東云浮期末)近年來,一些國家掀起“逐底競爭”(資本尋求最高的回報率,而發展中國家為吸引資本競相給出各種優惠以吸引國際企業在本國投資設廠)的浪潮。2021年10月,中國加入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承諾對跨國公司實行更公平的稅收,并從2023年起實行15%的全球最低稅率。中國作出這一承諾( ) ①能夠推動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生產全球化的成果 ②是我國在多邊合作機制下不斷開放市場的需要 ③基于中國是世界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主導力量 ④有利于我國防止他國關稅政策領域的“逐底競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說的是吸引外資,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沒有涉及生產全球化,故①不符合題意。中國加入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承諾對跨國公司實行更公平的稅收,有利于吸引外資,有利于促進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故②說法正確。中國是世界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導力量,故③說法錯誤。中國承諾從2023年起實行15%的全球最低稅率,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外資,從而可以有效應對一些國家在關稅政策領域掀起的“逐底競爭”,故④符合題意。 3.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中國政府強調要鞏固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為此,我國應( ) ①順應大勢把對外開放作為發展的出發點 ②洞察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擴大“走出去” ③積極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④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中國政府強調要鞏固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為此,我國應積極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③④正確。我國發展的出發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①錯誤。②不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針對性措施,排除。 4.(2022·北京順義期末)全球跨國企業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無論是制造業企業還是消費品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在過去一年繼續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其在中國的銷售業績成為亮點。一批跨國企業正打算把“移”到東南亞的工廠盡快搬回中國,因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愈發成為“可靠的生產地點”。“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共享中國市場廣闊機遇”漸成共識。這表明我國( ) ①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擴大對外開放 ②經濟實力增強,主導著世界經濟發展 ③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④以增加進口為主,“走出去”步伐放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我國憑借“可靠的生產地點”優勢,承接更多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是秉持開放理念,擴大對外開放的體現,①符合題意。“主導”一詞過分夸大我國的地位作用,②說法錯誤。更多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我國是受益者,同時我國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③符合題意。“以增加進口為主,‘走出去’步伐放緩”不符合我國實際,④排除。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理解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的相關知識。 通過具體的事例,掌握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相關知識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