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會變的花、樹、葉 --會變的葉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認識,了解樹葉的知識,形狀和色彩,掌握樹葉貼畫的方法技巧。技能目標:通過樹葉的形狀和顏色來辨識樹葉,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利用各種形狀的樹葉搭配組合成不同的圖案,配合畫筆組合出不同的拼貼畫作品,培養學生的工藝制作能力,形象思維力和創造設計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操。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樹葉,掌握樹葉貼畫的方法,指導學生根據樹葉的形狀和顏色組成有趣的畫面。教學難點:學生對形狀的理解力較弱,形狀搭配及其顏色的處理需要耐心引導。教師準備:搜集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范畫數張,雙面膠,水彩筆,卡紙,課件。學生準備: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樹葉,卡紙,水彩筆,雙面膠等工具。教學過程謎語導入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春天它變綠,秋天它變黃,要想空氣好,還得它幫忙。師:樹葉不僅美化了環境,還凈化了空氣,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最好的朋友。二.認識葉子師:仔細觀察老師收集的葉子,小朋友們發現了什么?師:自然界中,樹木的種類繁多,樹葉的形狀各異:有心形、卵形、掌形、針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當一回魔術師,把樹葉變一變。揭示課題《會變得葉子》。師:畫上有什么?(出示狐貍樹葉粘貼畫)師:它是用什么做的 由哪些形狀樹葉拼成?這狐貍的臉是尖尖的,所以他選用扇形做狐貍的臉。這片樹葉的形狀也很像狐貍的尾巴。所以選它來做尾巴。示范粘貼畫的制作方法。師:同學門快看,這片葉子的形狀像什么(出示楓葉形狀的樹葉)?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覺得它的形狀還像女孩的花裙子,還像金魚的尾巴。師:如何將樹葉變成一副精美的作品呢?老師準備把剛才的這片樹葉變一變。構思設計畫面。師:首先,我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這個樹葉的形狀還像金魚的尾巴,老師還可以用它變成一只小金魚。(構思設計畫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樹葉加以適當剪裁,讓落葉變成有生命的小動物。從兩條思路啟發、引導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畫面設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2. 選擇葉子,拼拼擺擺。師:除了尾巴,我還需要大小合適的橢圓形的葉子做魚的身體,金魚的眼睛可以用小圓葉子做也可以用彩筆進行添畫。選好葉子之后,我們把它放在紙上擺一擺拼一拼,注意畫面構圖合理,樹葉的顏色搭配。這樣金魚就拼好了,這么漂亮的樹葉拼貼畫,拿起來樹葉就會掉下來了,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呢?師:嗯,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就需要我們的第三步了。3.用雙面膠粘貼在卡紙上,壓平。師:我們拼好樹葉后,先把金魚的肚子的背面貼上雙面膠,貼在畫紙上,再用手輕輕壓一壓。然后是金魚的尾巴,最后是金魚的眼睛。(粘貼時要注意應從畫面遠處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順序。)師:看,一只可愛的小金魚就出來了。師:現在老師覺得這樣的畫面略顯單調了,怎么樣能讓畫面更加的豐富精彩呢?師:誰愿意做老師的小助手幫老師一起完成呢?(請同學上來一起完成)。師:一只金魚很孤單,我們還可以給它找個好朋友。師:金魚生活在哪里呢?師:我們把金魚放入它所生活的環境里。4.最后一步進行添畫,給金魚添上背景,讓它可以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師:老師還可以用這片葉子變成女孩的花裙子。師:你注意到老師是怎么變出來的嗎?(引導學生回想并復述制作過程)出示制作過程:(板書)第一步:想:設計造型。第二步:選擇樹葉,拼拼擺擺。第三步:粘貼制作。第四部:添畫,添加完成作品。欣賞作品:師:除了在畫紙上添畫我們也可以在樹葉上添畫。(出示其他范作)師:欣賞完老師的作品,同學們想不想看看其他的小魔術師是怎么變的?(1)欣賞樹葉貼畫作品,初步感知樹葉貼畫。(2)首先讓學生說說畫面的內容及構思。(3)分析這些漂亮的樹葉貼畫是用哪些形狀和顏色的葉子做出來的?從作品的構圖形勢、 主題確立、 顏色搭配幾方面來賞析四,樹葉的想象師: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那誰來告訴老師你想用樹葉變什么?師:同學們一定等不及了吧?別急,老師還有要求:1.四人為一組利用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可以做風景、動物、器物的粘貼畫,注意樹葉的形狀與顏色的選擇、搭配。2、每組選一名小組長,做好分工,齊心協力,做出漂亮而又有個性的作品。3、在20分鐘內完成你的作品,比一比哪一組做的又快又好,得到最佳作品獎的,老師有獎勵。比賽開始。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將各種樹葉分組發給學生,學生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1)指導學生的粘貼方法,保持畫面整潔干凈。(2)提醒學生團結協作,不要爭搶樹葉。(3)幫助能力差的學生確定主題,完成任務。(4)啟發能力強的學生補充內容,使畫面更加精彩。五、展示與評價(1)學生完成作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個別學生對作品講解,說說作品的內容,其他學生指出它的優點與不足。(2)教師啟發學生給以分類點評,對有創新的作品進行鼓勵。(3)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師:請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貼到墻上:樹葉樂園中。1.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你把彩色樹葉變成了什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 2.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你還能給她什么建議呢?六、拓展同學們課后還可以把你的作品裝裱起來點綴你的房間。七、教師總結:美術來源于生活,也可以美化生活,希望同學們以后勤動手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把我們的生活裝扮的更加豐富多彩。作業要求1.四人為一組利用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可以做風景、動物、器物的粘貼畫。注意樹葉的形狀與顏色的選擇、搭配。2、每組選一名小組長,做好分工,齊心協力,做出漂亮而又有個性的作品。3、在20分鐘內完成你的作品,比一比哪一組做的又快又好,得到最佳作品獎的,老師有獎勵。比賽開始。板書設計會變得葉子第一步:構思主題,勾畫草稿第二步:選擇樹葉,剪裁加工第三步:粘貼制作,完成作品教學反思與總結:樹葉是大自然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又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課時就是對樹葉的形狀和顏色的認識理解,從而拼貼并描繪出一幅幅千姿百態的作品的過程。教學中還要具體的針對學生的各自特點來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來進行創作,其過程需要十分耐心和細致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生動、活潑而不失學習的本質。這次上課讓我對美術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我認識到在美術教學中要樹立全面的育人觀,注重學生創作的培養,強調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創作性。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許多樹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任意選擇,為他們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充分體現了開放性的特點。同時我能細心地觀察學生的言行,及時抓住他們的興趣點,貼近學生自身的經驗進行自然而然的引發,由淺入深地鼓勵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在滿足學生動手、動口的同時,更能注重讓他們思維參與其中。如:“我將樹葉拼貼成金魚的樣子,問,你們看這片葉子還像什么?它還可以做什么?”這種給學生思維“搭手腳”的方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參與學習,而且有效地促進幼兒發散思維能力的發展,也為后續的創作活動做了有效的鋪墊。在擺擺說說的活動中,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促進他們智能的發展。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愉快地、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使他們的獨創精神和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教學中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如:如何讓每一位幼兒在活動中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諧。提問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有待提高。板書的制作應更加的清晰明了。教學設計應將知識性在加強等。我將繼續鉆研教材,設計優秀的教學案例,讓課堂更加精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