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資源簡介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西漢“削藩”和尊崇儒術,知道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的過程;通過了解漢武帝的大一統,知道西漢發展到國力強盛的變化及原因。
【教材分析】
本課隸屬于七上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上承《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下啟《東漢的興衰》。本課分為三個部分:推恩令的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說和鹽鐵專賣。三者互為表里,分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個方面闡述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經過前兩個單元的學習,尤其是秦始皇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對中國古代政治趨勢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因此對本課漢武帝大一統的學習已經有了初步基礎。在此前提下,老師通過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通過對漢武帝大統一措施的學生, 深化西漢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方面的中央集權并感悟其中的政治智慧了歷史作用。
【學習目標】
1.從史料實證的角度歸納西漢“削藩”的背景,梳理概述出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早期發展的過程;
2.自主閱讀教材,結合史料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等方面分析歸納出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史料實證)
3.通過了解漢武帝的大一統,總結出西漢從建立之初的社會殘破發展到國力強盛的變化及原因,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增強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觀家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漢武帝大一統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方面的具體措施以及各項措施的歷史作用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大一統措施,了解其歷史背景、認識其歷史作用,感悟其政治智慧。
【學習過程】
任務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1.結合所學知識思考,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的前提是什么?根據本課目錄找出漢武帝分別從哪幾個方面來鞏固大一統王朝的?最終結果如何?
2.根據材料,結合圖示,思考西漢建立之初,是如何管理地方的?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
3.閱讀教材,找出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的措施?(政治、思想、經濟、軍事)
任務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4.通過材料,依次分析西漢建立之初面臨哪些問題?統治者又是如何解決的?
材料一 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合縱以逆京師。
材料二 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材料三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 —董仲舒《舉賢良對策》
材料四 富商大賈,冶鑄鬻(yù)鹽(冶鐵鑄幣賣鹽),財或累萬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記·平準書》
材料五 匈奴連歲入邊,烽火逼于長安……殺掠人口,動以萬計。 ——《史記·匈奴列傳》
5.根據材料,分析“推恩令”的恩體現在哪里?
6.漢武帝為什么在諸子百家中選擇了儒家思想呢?
7.根據下面兩幅圖片說說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的不同態度和共同目的是什么。
任務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8.根據材料概括漢武帝頒行“推恩令”的有利條件。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這一措施產生的影響。
漢武帝即位時,西漢社會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積累了相當充實的財富,具備了調整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實力。經過漢景帝時對諸侯王叛亂的平定,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大為削弱。元朔二年,漢武帝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下“推恩令”。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戶口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 ——摘編自《中國歷史 秦漢魏晉南北朝卷》
9.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分別怎樣評價董仲舒?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材料一:秦以后中國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在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發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對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
材料二:統一思想,歸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國人有一致的信仰,讓大家在相同的目標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統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們平心而論,董仲舒統一思想,尊崇儒術的呼吁,其功當多于過。
任務四、課堂練習
1.(2022年山東濱州)(史記》中記載:“偃說上日:‘…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依仗)其強而合從(合眾)以逆京師,?”針對這種形勢,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休養生息 B.鹽鐵專賣 C.實施“推恩令” D.北擊匈奴
2.(2022年山東濰坊)漢武帝時,有大臣主張:此國家大業,所以制四夷,安邊足用之本,不可廢也。“國家大業”是指( )
A.鹽鐵專賣 B.北擊匈奴 C.推恩諸侯 D.罷黜百家
3. (2022年江蘇鎮江)東漢班固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北宋司馬光評價漢武帝“窮奢極欲、使百姓疲敝,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如今,對漢武帝的科學評價應該( )
A.堅信班固的舊觀點 B.采納年代久遠的看法
C.贊同司馬光的認識 D.堅持客觀辯證的立場
3.(2022年重慶A卷)漢武帝設《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博士,后又將不治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官職名)一律罷黜,形成儒家獨尊局面;還建立太學,培養儒生官僚。這些舉措( )
A.適應了大一統王朝的需要 B.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監察
C.解除了諸侯對朝廷的威脅 D.延續了“無為而治”思想
【課后作業】
材料一: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興太學,修郊祀,……如武帝之雄才大略…… ——《漢書》
材料二 (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 ——《資治通鑒》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漢武帝。(語言規范、論據充分)
參考答案:
4.材料一二問題:諸侯勢大、豪強橫行,嚴重威脅中央。
解決:①諸侯勢大:漢景帝時期-晁錯—削藩-引發七國之亂;
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推恩令、借口削爵、奪地、甚至除國-諸侯王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②豪強橫行:建立刺史制度-監視地方,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
材料三問題:諸子百家思想活躍,不利于統治。解決:①措施: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
②具體方式:在長安興辦太學;教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培養儒學人才進入政權機構。
③影響:儒家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
材料四問題:富商大賈控制了國家經濟命脈。解決:①措施: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官營、專賣;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②影響:使國家財政狀況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
材料五問題:匈奴犯邊,襲擾大漢 解決:對匈奴政策的轉變
a漢初政策:和親; 原因:國力疲軟b漢武帝時期政策:戰爭; 原因:國力強盛
反擊匈奴人物:衛青、霍去病 高潮戰役:漠北戰役
影響:匈奴再無力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人開始西遷。
5.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后果,由皇帝制定封號。
6.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學所宣揚的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鞏固了漢王朝的統一,迎合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7.態度:秦-焚書坑儒;漢-尊崇儒術。目的:控制思想,鞏固統治.
8.有利條件:漢初休養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漢景帝時平定七國之亂,使諸侯勢力大為削弱;影響: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9.①材料一在肯定董仲舒對封建政權長期鞏固所起作用的同時重點強調它對文化發展的危害;材料二肯定了董仲舒獨尊儒術對統一思想, 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②全面評價,一分為二。
四、課堂練習
1.C 2.A 3.D 4.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郁南县| 唐河县| 南阳市| 化德县| 商丘市| 古浪县| 东乡县| 泰州市| 长沙县| 和政县| 英超| 铜梁县| 岱山县| 同仁县| 绍兴市| 平南县| 股票| 永丰县| 犍为县| 济宁市| 山丹县| 新竹县| 大渡口区| 神池县| 融水| 黔西| 昭平县| 应城市| 周宁县| 通州区| 浪卡子县| 夹江县| 称多县| 上蔡县| 疏勒县| 广东省| 栾城县| 湘西| 高邮市|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