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欣賞《二泉映月》(二胡獨奏曲)感知音樂1 《the mass》2《梁祝》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馬克思音樂欣賞二泉映月(二胡獨奏)授課人:張吉品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即阿炳,出生于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是中國杰出的一位民間音樂家。阿炳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diào),一生共創(chuàng)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阿炳現(xiàn)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欣賞提示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彥均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一生。全曲將主題變奏五次,隨著音樂的陳述、引申和展開,所表達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發(fā)。其變奏手法,主要是通過句幅的擴充和減縮,并結合旋律活動音區(qū)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現(xiàn)音樂的發(fā)展和迂回前進。它的多次變奏不是表現(xiàn)相對比的不同音樂情緒,而是為了深化主題忽強忽弱,音樂時起時浮,扣人心弦。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的演奏特點分段欣賞 剖析情感引子(引子——主題——高潮——結尾)(音樂一開始,簡短的引子,音階下行的旋律,猶如一聲百感交集的輕聲嘆息,迅速把人們帶到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題主題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區(qū)進行,低沉壓抑,音域不寬,曲調(diào)線以平穩(wěn)的級進為主,稍有起伏,表現(xiàn)了作者的郁悶之情結尾(樂器音調(diào)如泣如訴,表達作者哀怨而無奈的情感及對光明的無限向往)解析樂曲創(chuàng)作手法完整聽賞學唱主題探究、討論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并概括:《二泉映月》這首樂曲告訴了我們什么?課后思考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豐富多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情感調(diào)味劑聽賞二胡獨奏曲《賽馬》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