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墨畫樹》教學設計【教材選用】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下冊 第11課【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所用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www.1.認知與技能:通過欣賞、游戲、小組合作等環節,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水墨畫技法,并嘗試用雙勾、沒骨法表現樹木,感受水墨畫樹的魅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水墨畫的學習進一步掌握筆墨的基本技法(勾、皴、擦、染);在玩“吹墨”游戲中進行樹木表現方法的對比;運用《清明上河圖》名畫欣賞,感受水墨畫的魅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讓二年級學生從小學會感受水墨畫獨特的繪畫語言,培養學生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將游戲與水墨畫教學結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會、表現水墨畫的基本表現技法,完成水墨畫樹的表現。難點:如何將游戲教學與傳統的水墨畫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玩水墨的同時比較、總結水墨畫樹的特點。模仿古代水墨長卷畫,小組合作添畫作業,讓學生體會長卷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教學準備】教師:教學課件、教學范畫、明星片等學生:水墨畫工具材料【教學過程】一、吹墨游戲——激發興趣,培養團隊合作力。兩人合作,玩一玩“吹墨”游戲,任務:吹出一棵樹。小組介紹合作方法。鼓勵先交流后合作,邊嘗試邊探究的合作過程。二、名畫欣賞——觀察比較,培養名畫賞析力。1.欣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視頻資料,觀察畫作局部,邊欣賞邊觀察,提問:畫中什么地方畫了樹?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樹木的位置,房屋周圍、山石上、汴河兩岸等等,都有一些樹木。觀察細致的學生還會發現近處的樹木墨色比較濃,輪廓比較清晰,遠處的樹木墨色比較淡,輪廓比較模糊。2.小組合作觀察、分析、交流:用《清明上河圖》明信片和“水墨畫樹”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兩種表現方法的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用對比法觀察樹木,學生會發現吹墨畫的樹木墨色很濃,黑乎乎的,水墨畫的樹木墨色有濃有淡;吹墨畫的樹枝很直,硬邦邦的,水墨畫的樹枝有粗有細,有硬有軟;吹墨畫的樹沒有樹葉,水墨畫的樹有樹葉。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樹葉的筆觸,有的用點,用的用線,還有的用圈,表現方法不同。三、模仿畫樹——大膽嘗試,培養造型模仿力。1.嘗試用水墨畫工具模仿《清明上河圖》中的樹畫一棵自己喜歡的樹。引導學生大膽嘗試與體會。2.點評學生作業,給予鼓勵,每個人都感大膽地表現,有些開始模仿畫家的表現方法,用線條勾勒樹干、樹枝,用點或者圈畫出樹葉。3.教師示范講解基本水墨畫技法:勾、皴、擦、染。在教師示范的過程中了解水墨畫樹的步驟以及基本表現方法。教師重點介紹雙勾和沒骨法(又稱單勾法)。板書:雙勾、沒骨(單勾)四、長卷添畫——學以致用,培養綜合表現力。小組合作在長卷上添畫樹木,可以在房屋后面添加,也可以在山石上添加,或者在小河兩岸添加。五、拓展欣賞——新舊融合,培養思維創新力。欣賞立體水墨畫樹視頻,隨著視頻的播放有種走入畫中的感覺,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運用現代科技將傳統水墨畫得以傳承。【作業設計】第一次作業: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水墨畫樹的特點,大膽嘗試用水墨畫方法表現一棵水墨畫樹。第二次作業:小組合作在長卷上添加樹木,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添加,可以是房屋周圍,山石上,也可以是小河兩岸。【板書設計】1. 學生吹墨畫作品展示區。2. 第一次作業展示區。教師示范區域水 墨 畫 樹勾 皴 擦 染雙勾沒骨(單勾)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