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選擇語句說課必修1數據與計算第四章第3節選擇語句說課教材地位和作用說教材本節課是教科書《數據與計算》的第四章第3節,將帶學生學習“選擇結構”的教學內容,是程序設計三大結構之一,是計算思維和邏輯思維培養具體章節。教學目標1.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2.學業目標能夠掌握程序的選擇結構設計的基本流程說教材重點難點重點:Python 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結構的單分支 if 語句、雙分支 if 語句、 if 語句的嵌套以及if···elif···else語句的一般格式及使用方法;難點: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學生對Python開發環境有所了解,掌握了順序結構的輸入輸出語句,對條件表達式有了解.因此,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經驗。創設程序設計的活動情境,通過小組學習分析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算法,編寫代碼實現算法,在“驗證→修正”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教學過程情景導入(2分鐘)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處處充滿了選擇:十字路口時如果紅燈則停,如果綠燈則行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根絕b2-4ac的結果判斷求解……在上述案例中,我們常常需要對事物進行判斷和選擇。在程序設計中,對應的結構就是使用選擇結構if語句來實現判斷和選擇情景導入(2分鐘)if 條件表達式:語句組執行過程:語句組只有在條件表達式的值為真True時才會執行,否則為假False不執行單分支選擇結構的流程圖單分支選擇結構學習活動(7分鐘)雙分支選擇結構if 條件表達式:語句組Aelse:語句組B執行過程:條件表達式為真True執行語句組A,否則為假False執行語句組B,適用于兩種完全對立也就是非B即A、非A即B的判斷選擇。雙分支選擇結構的流程圖學習活動(7分鐘)if后面加空格后接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后一定要加冒號:語句組前要有明顯的縮進(空格,通常以1個Tab鍵即4個空格為一個縮進單位)。同一個語句組的多行代碼都要嚴格遵循相同的縮進(即空格個數相同)語句組可以是一行代碼,也可以是多行代碼。 選擇語句注意事項學習活動(7分鐘)活動1.某書搞促銷活動,購買書籍總金額在100元以上打8折,怎樣根據書籍總金額計算應付金額?探究活動1 (6分鐘)探究內容探究過程:1.分析問題,設計算法2.抽同學到黑板上編寫程序3.教師講評程序4.學生輸入到Python中調試運行。探究活動2 (10分鐘)探究內容分析問題設張明購買筆記本的數量為S本,筆記本的單價為每本P元,折扣系數為J,總金額為T,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根據購買的本數確定折扣系數。根據題意有:如果S<6,則J=1.0;如果S>=6而且S<=10,則J=0.9;如果S>=11,則J=0.8;T=S*P*J,T的值即為所求的總金額數。探究活動 (10分鐘)解決問題的算法描述如下:① 輸入S、P的值;② 如果S<6,則J=1.0;③ 如果S>=6而且S<=10,則J=0.9;④ 如果S>=11,則J=0.8;⑤ T=S*P*J;⑥ 輸出T的值;⑦ 結束。探究活動 (10分鐘)設計算法探究活動 (10分鐘)上機調試探究活動 (10分鐘)上機調試學生對照教材編好的程序輸入并調式運行教學評價(2分鐘)學生打開網頁填寫評價結果比較三個數a、b、c的大小,輸出三個數中最大的數。探究內容分組合作探究學習(10分鐘)A比較三個數a、b、c的大小,請按從大到小依次輸出。探究內容分組合作探究學習(10分鐘)B分組合作探究學習(10分鐘)1.小組同學討論完成算法設計,程序編寫。(7分鐘)探究實施過程2.選2組代表闡述本組算法思想,展示編寫的程序(隨機抽一組,然后提問找一組算法不一樣的組)(3分鐘)課堂總結(2分鐘)if 條件表達式:語句組if 條件表達式:語句組Aelse:語句組B知識拓展(1分鐘)四川“新高考”政策,等級賦分規則教學反思通過教學活動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識來更新課堂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水平。本節課教學內容基本完成,但在落實基礎上還夠,我將在下一節課的綜合練習時加強。本節我選擇課中使用評價量規來檢測我的教學情況,一是為了分小組探究時選擇探究問題,二是為了下一節課在選擇綜合練習時側重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