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誰畫的魚最大》一、教材分析:《誰畫的魚最大》這一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設計目的旨在于訓練學生敢于充滿畫面大膽作畫的習慣,以魚為載體,認識魚的形狀和特點,了解自然界的魚與美術作品所表現的魚的異同,初步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本課欣賞部分選擇農民畫《戲魚》和自然界中的圖片,《戲魚》圖色彩鮮艷、裝飾性強,表現手法夸張,易于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更直觀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征。用自然界中的魚和農民畫中的魚進行對比,發現相同和不同之處。二、學情分析:這課所表現的對象是各類形狀各異色彩鮮艷的魚兒,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美術方面簡單的知識,對繪畫中的線、形、色能大膽進行運用,但如何在將魚充滿畫面,如何對大魚進行裝飾就是學生比較困惑的地方。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和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是在對比中產生的。(2)、過程與方法:能大膽作畫,畫一條充滿畫面的大魚并進行簡單的裝飾。(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四、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針對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采用“情景教學法”和“直觀教學法”從認識表現魚的形狀和特點到畫一條充滿畫面的大魚并進行裝飾層層推進。為學生創設了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創作。使學生愉快自如的投入到美術創作活動中,在精神上、能力上得到滿足,深深體會到表現美、創造美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五、教學重難點:(1)、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征,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充滿畫面的大魚。(2)、難點:自然界中的魚和美術作品中的魚有什么區別,如何突出特征把魚畫大,使畫面感和諧美觀。六、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視頻導入1.在上課之前,老師有一個視頻和大家分享2.播放視頻《海底總動員》3.提問:①視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小動物?②他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學生回答:①小丑魚,海龜,鯊魚等②生活在大海里4.那么今天我們就要畫大海里的一種小動物 -- 魚5.出示課題:《誰畫的魚做大》(三)、觀察感受,探索新知1.說到最大的魚,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魚是什么魚嗎?答:鯨鯊那它有多大啊?答:平均8米,最長可達20米(結合圖片幫助理解)2. 現在我們知道了現實生活中最大的魚是鯨鯊,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畫家眼中最大的魚什么樣,請同學們將書翻到42頁,觀察42頁的圖片①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答:小人,魚,蝌蚪,人臉等②哪個物體最大?為什么?答:魚最大,因為比小人要大很多等同學們回答的都特別好,我們是通過比較的方法找到最大的物體的,那同學們看老師這里也有一條魚A(將事先準備好的魚貼在黑板上)同學們覺得它大嗎?答:大(或小)(再貼一條比魚A小的魚B)問:現在那個大?答:魚A大,因為魚B比魚A小(再貼一條比魚A大的魚C)問:現在那個大?答:魚C大,因為魚C比魚A,魚B都大教師總結:所以我們是通過比較的方法看出哪條魚是最大的,有其他的小魚襯托,就顯得其中一條最大,這種方法叫:比較③請同學們再次觀察書中的圖片,書中的魚和你見過的魚一樣嗎 你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這樣的魚嗎?答:沒見過,不一樣,花紋沒見過,現實生活中的沒這么亮堂,這是花醬想象出來的那么同學們都沒見過它,那你是怎么知道它是魚那?答:它有魚尾巴,魚鰭等教師總結:因為它魚的基本特點,所以無論它變成什么樣我們都知道它是魚3.同學們,你們知道魚都有哪些部分組成嗎?答:魚頭,魚身,魚尾,魚鰭(強調魚鰭的重要性)4.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魚都有哪些部分了,那么我們要怎么把現實生活中的魚變成我們畫紙上的魚那?依次展示各種形狀的魚照片,并相對性給出概括出的基本圖形,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多種魚的形狀,從而引發聯想創新5.我們現在有這么多可愛的魚了,可是他們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顏色,好像沒那么好看,我們可以給他們裝飾上漂亮花紋,那要怎么裝飾那?老師這里有幾位好朋友特別好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1.卷頭發,紅嘴唇的魚 ----- 像個女孩子2.身上五顏六色的魚 ------- 像個調色盤3.穿西裝打領帶的魚 ------- 穿衣服的魚,像個紳士4.身上各種條紋圖案的魚 --- 像個地圖教師總結:小魚可以可以有性別、可以有豐富的顏色、可以有性別、可以有豐富的花紋。(四)、學生作畫,教師指導。1.現在,請你們也來畫一條魚。要求:(1)、要有一條最大的魚(2)、想好準備用什么樣的圖案和花紋來裝飾大魚,選擇哪些顏色。(3)、思考怎樣用對比的方法讓你的魚顯得更大2、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循環播放課件)(五)、展示評價。幫助學生展示各組的畫。學生自評:講述畫面中的內容,是用什么方法創作等學生互評: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喜歡?教師點評:從是否體現出最大的魚,顏色,創作方法,裝飾北京,花紋等方面進行點評3、總結延伸:今天我們學會了如何把魚畫得更大,知道了大小是在對比中產生的。如果我們想把一棵樹、一只鳥或者其他的一些東西畫大可以怎么辦呢?希望通過本課同學們可以多多觀察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美,用畫筆記錄下來,同時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七、教學反思:1.孩子們掌握的比較好,但是在畫海底的場景時,內容很單一,一般就只是水草,不能聯想帶其他的一些東西,還需要老師輔導提示。2.在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畫一條又大又美的魚。從學生作品來看基本上能達到要求。但是對于如何在魚身上裝飾上漂亮的花紋,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盡管學生欣賞了大量的魚的圖片,教師進行了示范,但真正能用點線組合成漂亮的花紋來裝飾所畫的魚的作品不多。3.對畫不好的學生的鼓勵可以多些,再多些,鼓勵的方式要改進。4.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應恰當點評、語言不夠甜美、溫柔。 5.課后認識到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內容太多,對學生的要求過多,對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太難了點,以至于最后作業的效果不好。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要加以改進,讓自己在教學中得到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