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教學設計【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展望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提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闡釋“四個偉大”的辯證關系,明確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公共參與:青年應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教學重點】中國夢的本質和特點。【教學難點】四個偉大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情境探究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復興之路》展覽。二、新課講授議題一: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議學情境:播放視頻《飛天·逐夢》。展示材料: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浩瀚宇宙充滿著美好想象,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神話故事承載著中國人探索日月星辰的夢想。1390年,明代的萬戶坐在自制的火箭飛車上,將自己升上了半空。不幸的是,由于火箭爆炸,萬戶獻出了生命。為了紀念萬戶勇于探索實踐火箭飛天的精神,后人稱他為“世界航天第一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上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萬戶做出了中國人追求“航天夢”的第一次嘗試,但中國航天事業真正意義上的起步則始于1956年10月8日,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一具有歷史性的日子,標志著中國開啟了波瀾壯闊的航天征程。中國航天事業的持續發展與取得的成就,是中國航天人不懈追求、辛苦付出的結晶。2016年3月8日,中國政府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在首個“航天日”,習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議學任務: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和中國夢有什么關系?中國夢的本質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中國夢的內涵及本質:(1)含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本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中國夢的意義:①國內: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②國際:有利于推動世界實現持久的和平與發展,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議學情境:材料一: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不是鏡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號,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國人民心中。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習近平2015年9月22日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的講話材料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習近平2015年9月30日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的講話材料三: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中國一心一意辦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世界作貢獻。隨著中國不斷發展,中國已經并將繼續盡己所能,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習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議學任務:結合材料,說明中國夢的特點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中國夢的特點:(1)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2)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①國家為個人追夢提供“四個機會” :中國夢就是讓每個人獲得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和進步的機會。②怎么辦:個人應把“小我融入大我”具體要求:只要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就會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3)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中國一心一意辦好自己的事情,實現國家的發展和穩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世界做貢獻。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議題二: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議學情境:播放視頻《巍巍寶塔 初心永照——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展示材料: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專程從北京前往陜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習近平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習近平等首先來到中共七大會址。1945年4月至6月黨的七大在這里召開。我們黨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到黨的七大召開時已經擁有了121萬名黨員。習近平緩步瞻仰會場,他表示,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標志著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在思想上,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在組織上,黨形成了一支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久經考驗的政治家集團。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黨后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隨后,習近平等來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嶺的革命經歷,了解革命舊址保護情況。在延安時期,楊家嶺是毛澤東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著名的“窯洞對”就是在這里進行的。“窯洞對”的要義,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窯洞對”中,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督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習近平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實講好楊家嶺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議學任務:結合視頻和材料,談談你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的使命任務的理解。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如何踐行初心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1)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①原因: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②要求: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2)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①原因: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②要求: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カ,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3)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①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②要求: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關系: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議題三:分兩步走建成社會 主義現代化強國議學情境:展示材料:1964年12月21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他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主義強國”。1987年10月,根據鄧小平提出的建議和意見,黨的十三大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主要內容是: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五大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戰略”;其后,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對這一戰略不斷發展完善。“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議學任務:結合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的認識。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必須牢牢把握重大原則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等重大原則,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手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2)要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中華民族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的機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領力感召力的機遇,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機遇,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百年邁向執政百年、進而鑄就千秋偉業的機遇。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青年角度)(1)原因: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要求: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課堂小結】【易混易錯】1.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體。矯正: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2.偉大事業指的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矯正:偉大事業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3.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偉大斗爭。矯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4.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矯正: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實戰演練】1.我國“三步走”的戰略中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也已變化發展了,我們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是( )A.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實現依法治國B.全面治理環境污染,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D.努力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2.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這啟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 )①擔當時代責任,實現人民解放②堅持砥礪奮斗,勇做開拓者③把偉大復興中國夢融入人生理想之中④錘煉品德修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22年五四青年節之際,山西省人社廳、團省委、省青聯作出表彰決定,授予山西省冰雪運動中心運動員蘇翊鳴“山西青年五四獎章”。受到表彰的青年是全省各界青年的優秀代表,以奮斗的青春力量書寫強國時代壯麗的青春篇章,是當代青年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時代楷模。這啟示我們青年要( )①主動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心骨②在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貢獻個人力量③把國家民族的偉大夢想融人人生理想之中④把人生理想融人國家和民族事業發展之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界人士倍感鼓舞。下列對新時代的認識錯誤的是( )A.甲:我國進入新時代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同于以前B.乙:新時代標志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C.丙:我國進入新時代標志著我國各方面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D.丁: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二、材料分析題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2022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白皮書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新時代中國青年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將自己對中國夢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邊實事,在磨礪中長才干、壯筋骨。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中國夢”的知識,說明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的原因。參考答案: 1.C 2.C 3.D 4.B5.①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將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為個人奮斗的“小目標”提供了方向和支撐。②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只有融人青年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才能實現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