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字印刷》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網絡搜索和同學間交流,初步了解活字印刷的原理、過程和步驟。2.引導學生實踐雕刻和印刷技術,初步掌握活字的制作和印刷的基本技能。3.感受中國古代文明的發達,激發愛國情感。教學重點:通過動手實踐,體驗活字印刷術中蘊含的聰明智慧。教學難點:理解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體會活字印刷術的巨大貢獻。教學準備:學生:活字印刷的資料。教師:橡皮、刻刀、印泥、筆墨、框架等材料,急救包。教學過程:(一)導入激趣學生觀看2008奧運會活字印刷部分,感受其場面的壯觀和變化之靈活,激發自豪之情。你知道播放的是什么內容嗎?師:是啊,這便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二)學習交流印刷知識同學們,你們已經提前查找了有關活字刷的資料,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你先想一想準備從哪個方面來介紹活字印刷。(1)了解人物:畢升(2)了解其活字印刷的過程: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松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簽,以備檢索。活字印刷的過程:刻制:反字在黏土制成的一個個小方塊上刻反字,在用火燒成陶字。排版:排版時,把陶字放在一個底部有蠟的鐵框里,排滿為一版。印刷:印刷時把蠟燒熔,起固定作用,可以同時排版,效率很高。拆版: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還可以再用,所以叫做活字。即:選泥、制料、刻字、燒制,排版印刷。教師用大屏幕出示其制作過程的一張張圖片及其文字說明。(3)活字印刷的作用在以前,世界上還沒有印刷技術,誰來說說活字印刷的作用嗎?活字印刷發明之后,帶動著其他的印刷術,它們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因此,人們得以閱讀更多的書籍,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寶貴的知識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同時,活字印刷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可見,活字印刷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名符其實的,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世界人的驕傲!(三)實踐與探索刻字與染印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刻字與染印技術。1.師:你能發現在字模上刻的字有什么特別之處?提出“反”字。師:如何刻反字呢?大家一起來探討。生思考交流。2.師:你覺得活字印刷的字模屬于陰刻還是陽刻?了解陰刻與陽刻的區別。3.師:今天我們主要是來實踐體驗刻字環節。我們的材料比較簡單,用橡皮來代替,但是原理差不多。為了節省時間,老師已經把反字刻好了。當然,同學們有興趣的課后也可以去嘗試。出示事先規定的八個字:天下憂樂先后之而。師把已經印好字的橡皮以及刻刀裝在一只塑料袋里發給學生。4.講解刻字的要求。先讓學生來說說刻字有哪些注意問題。學生嘗試。學生提出難點。生:筆劃與筆劃之間的比較難刻。生:深淺很難掌握。……學生來交流好的刻字方法。教師示范刻“天”字,把難點講解注意問題以及刻字技巧。提出刻字技巧:分兩種,直刀和側刀,刀一般不大動,以橡皮轉動為主,把握刻的深淺等等。師:你們覺得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5.學生實踐。要求先把字的輪廓刻出來。教師密切關注學生刻的情況,進行指導和講解注意問題。特別是用刀的安全更是不斷提醒和教育。(四)實踐染印技術1.師:我們先來看看單個的字的效果。教師示范染印并講解染印的一些注意點。(1)印泥的使用。(2)衛生的注意,衣服身體上不染花。2.學生先在白紙上染印,并簽上自己的姓名,組內交流、欣賞。3.學生帶著自己的作品上來展示。讓學生體會到制作的成功感和喜悅。大家一起欣賞。選擇個別同學在臺上染印展示。教師適時進行評價。4.排版師:字模做好后,然后是排版。排版要用到模具,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模具,比較簡單。下面我把同學們印好的橡皮字模,統一放在這個模具內,染上印泥。大家看到了什么?學生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是不是很神奇?師:你發現了什么特點?生:單個字模組成起來,便連成了一句話。師:如果是更多的字模呢?5.提出印刷的原理。師:大量的單個字模放在一起,可以印成一冊冊的書籍。《百家姓》、《三字經》、《論語》等等,而且這些個字模還可以從模具上拆下來使用。(五)小結師:活字印刷術的運用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今天我們再現了這一過程,但還不夠細,不夠精,同學們可以到課外再去深入了解,你一定還會更多的收獲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