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這個地方有點怪》【課題】第15課:這個地方有點怪【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本節課是湘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15課的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對本節課繪制奇異世界想象畫的學習,引導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自己,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好玩、好問、好奇心強,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望,愿意用畫面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但對繪畫的深入層次稍有欠缺,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發現美術的藝術美。【教學目標】1、觀察了解畫面的奇異特點,學習聯想、放大、縮小、重復、添加組合等想象性繪畫的表現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構想畫出一個奇怪的有趣世界。2、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提高和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及創造意識。3、引導學生感受藝術和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1、掌握重復添加組合等想象性繪畫的表現方法。【教學難點】1、學生有創意的運用所學進行創作。【教學流程】一、情景導入。1.播放視頻。同學們,你們喜歡冒險嗎?請跟我來吧!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奇怪的景象?說說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汽車尾氣變成了彩色的煙霧、攪拌咖啡需要出動直升飛機、電視變成了火箭、榨汁機高聳入云。2.揭示課題:《這個地方有點怪》在這里,章魚可以在海底世界騎自行車,小小的樹葉變成了大風車,大象變成了潛水艇.......在這個奇怪的地方,一切都充滿了神秘,就讓我們一起放飛想象,探索這個地方的奇趣之處吧!二、學習縮小、放大、重復、組合的方法。1.欣賞圖片:在牛奶里劃船提問:他們在干什么?它的“怪”體現在哪里?用了什么設計手法?對比縮小2.欣賞圖片:芹菜森林提問:這是什么?它的“怪”體現在哪里?用了什么設計手法?替換放大3、欣賞圖片:七個駝峰提問:這是什么?它的“怪”體現在哪里?用了什么設計手法?重復4、欣賞圖片:剃須蒼蠅提問:這是什么?它的“怪”體現在哪里?用了什么設計手法?組合添加總結:在奇怪的世界里,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只要改變事物的慣常狀態,就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現象。小豬變成了大力士,撐起了長頸鹿、生活在海里的海豚可以坐在樹上看星星。三、方法探究,靈活運用1、對比觀察,整合形象(1)在奇怪的世界里,樹葉和白鴿又會變成什么?(2)在奇怪的世界里,牙齒和口香糖會變成什么呢?總結:在奇怪的世界他們的”怪”是奇趣美麗的,我們在聯想的時候記得不能失去事物的原本模樣,否則就失去趣味了。2、改變慣性,創造思維這些物品也想來到奇怪的地方,你們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幫它們嗎?3、作品賞析四、教師示范五、創作表現及欣賞評述。1.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2、學生交流自己作品中的奇思妙想。六、課外延伸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奇怪的想法構思出來的美妙世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圖1:籃子大樓圖2:鋼琴大廈圖3:香蕉車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想象性繪畫的表現方法有:縮小、放大、重復、組合等,在想象性繪畫中我們可以交叉、靈活、變換地去使用,創造出新的事物,還可以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