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 河流地貌的發育教學目標1.結合實例,認識河谷在不同發育階段的形成過程及形態特點2.理解和掌握沖積平原的形成過程與特點3.說明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教學難點1.區分河流不同位置不同地貌的成因2.熟練運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的原理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一、河谷的演變1.形成:河流對流經的河谷不斷侵蝕和堆積,使河谷形態發生變化。2.河谷的發育過程及特點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會破壞和搬運地表物質,形成侵蝕地貌。時期(或部位) 作用過程 地貌類型侵蝕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蝕和下蝕為主, 側蝕為輔 溝谷不斷加深, 橫剖面形成“V”型谷發育期(B) 側蝕為主,下蝕減弱, 泥沙堆積 河谷拓寬,出現連續的河灣成熟期(C) 側蝕和泥沙堆積為主, 下蝕進一步減弱 河谷橫剖面呈槽形注:河流的侵蝕分為溯源侵蝕、下蝕、測蝕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牛軛湖的形成典型例題[考向1:河流地貌]河流故道,意指河流在遷徙改道中遺留下來的廢棄河道,其形成與流經地區地貌及構造有密切關系。長江中游下荊江段(湖北藕池口至湖南城陵磯)是我國最典型的江河故道分布區。河流故道既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也是河流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下圖為長江中游下荊江段故道群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長江中游下荊江段故道群發育的直接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降水季節變化大 C.河道擺動 D.河流襲奪4.長江中游下荊江段故道多集中在長江北岸,其原因可能是( )A.河流自西向東流 B.北岸河道擺動受限C.北岸受侵蝕嚴重 D.北岸為凹岸曲流是指河流的彎曲,其多見于下游。河道的凹岸水流較快,河岸受侵蝕;凸岸水流較慢,沉積物累積形成新的河岸。下圖示意某河段曲流發育的不同階段。完成下面小題。5.該河段曲流演變發育過程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6.影響河道河曲發育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量②地形③巖性④植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沖積平原的形成1.形成:被河流搬運的物質沉積下來,形成河流堆積地貌。2.不同地區的堆積地貌(1)沖積扇:河流流出山區進入平原,水流速度減慢,挾帶的物質在山前堆積形成的扇狀堆積地貌。(2)河漫灘:曲流地區,河流在凸岸堆積,形成的水下堆積體,水下堆積體不斷升高擴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3)三角洲:河流入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挾帶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積體。3.沖積平原的類型類型 位置 形成山前沖積平原 山前地帶 由洪(沖)積扇不斷擴大,彼此相互聯合而成河漫灘平原 河流中下游 由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而成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處 三角洲向海洋擴展,面積增大而形成[考向2:沖擊平原的形成]下左圖是河流某一地貌景觀圖,下右圖是某河流水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上左圖地貌是( )A.沙丘 B.沖積扇 C.河漫灘平原 D.三角洲8.上右圖中出現左圖地貌的河段是( )A.M上游 B.M、N之間 C.N、P之間 D.P下游三、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河流沖積平原成為聚落集中分布區的原因優勢條件 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水源充足 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地勢平坦 有利于耕作,為聚落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河流作為交通運輸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對外聯系和運輸3.河流地貌對聚落選址的影響聚落選擇的地點,不僅要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還要避免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項目 平原低地 山區河谷安全因素 洪水威脅 洪水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聚落選址 平原上地勢較高處,沿河 成線狀分布 沖積平原向山坡過渡的地帶,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防范措施 加固、加高河堤 避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發地區[考向3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江西婺源月亮灣鄉村聚落呈“宅高田低”的空間布局,形成了人地和諧的鄉村景觀。下圖為當地鄉村聚落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圖示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溝壑縱橫 B.山河相間 C.河網密布 D.降水豐沛10.“宅高田低”布局的主要作用是( )A.高宅利于通風 B.低田便于排洪 C.低田便于耕作 D.高宅可避洪水參考答案1C2A3.C4.A5.D6.B7.D8.D9.D.10.D11牛軛湖又稱河跡湖,是彎曲河流截彎取直后留下的舊河道形成的湖泊,牛軛湖形成之后,水質會變差,面積將逐漸縮小直至消亡。我國大型牛軛湖多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北平原。下圖示意某河道牛軛湖的形成過程。(1)簡述圖示牛軛湖的形成過程。(2)分析牛軛湖形成后面積縮小的原因。(3)圖中甲岸是河流的____(填“凹”或“凸”)岸,乙岸坡度較____(填“緩”或“陡”)。【答案】(1)河流的側蝕作用使河道變得彎曲,側蝕作用不斷進行,河道逐漸發育為曲流;曲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逐漸變得更加彎曲;河流裁彎取直,廢棄的彎道形成牛軛湖。(2)牛軛湖河岸植被生長,湖內水分被吸收;植被生長發育,覆蓋湖面;水面蒸發和湖水下滲,導致湖內水分不斷減少。(3) 凹 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