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穿編的樂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紙藝穿編的規律,學習常見的穿編方法。過程與方法:運用觀察、討論、嘗試練習的方法學習一般編制的技法,制作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欣賞編織作品的美,感受紙藝穿編的樂趣,培養看圖動手操作能力及設計、工藝制作意識。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會基本的交替穿編方法并用紙條穿編一件作品。教學難點:紙條穿編時相鄰紙條的穿編方向及立體穿編方法的掌握。三、教學過程:(一) 實物引入 激發興趣1.老師拿出編織的籃子,讓學生觀察說出它是怎么做出來的?(編出來的),老師從里面拿出蘋果,說明籃子的用途(盛放水果)。(意圖:讓學生認識到穿編在生活中有實用價值)問學生:你們知道老師的籃子里還裝了什么?學生回答后再從里面拿出帶穿編小籃子的白色自行車,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觀察小籃子是怎樣做的?用到了什么材料?(意圖:讓學生認識到穿編可以做成工藝品)欣賞各種編織工藝品、生活用品,了解穿編在生活中的應用。(師生共同欣賞一些編織物品,師從制作材料和藝術價值方面引導學生對穿編物品進行鑒析)。(意圖:這部分主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穿編應用)總結: 編織的材料:藤、竹、塑料、金屬、草芒等。 編織工藝應用:實用、裝飾、擺設。師:同學們,編織是生活中特有的一種藝術。玉米皮兒、麻繩、紙條、彩帶、樹葉 看似平凡的材料也可以變成令人驚嘆的精美美工藝品!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編織的樂園,去享受穿編的樂趣吧!板書課題:《穿編的樂趣》。穿編方法探究老師從籃子里拿出紙編魚和小花籃,請同學欣賞,觀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制作步驟是什么?小組簡單交流后請同學回答。(通過花籃和小魚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小組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和表達能力。)播放穿編方法微視頻,請同學認真欣賞,認識穿編的基本方法和過程,尤其是紙條上下交替穿編的方法:微視頻分為三個部分:<一>、裁紙條1)準備好剪刀、鉛筆、直尺和色卡紙;2)在卡紙上用鉛筆按一定刻度均勻標記;3)用直尺和鉛筆連線;4)用剪刀沿線剪開;5)把多張不同顏色卡紙疊放,可以一次剪出不同顏色紙條。<二>、平面穿編1)準備好一張色卡紙和其它顏色的紙條;2)勾線筆起稿,要大方;3)用小刀刻出想要的線,直線用直尺配合刻出;4)用紙條上下交替穿編,相鄰紙條方向相反;5)編好后,剪掉背面多余紙條;6)用顏色對比強烈的色卡紙襯托完成。<三>、立體穿編1)準備好各色紙條;2)把兩個不同顏色的紙條排成十字,然后,通過上下交替穿編,編成一個正方形做3)沿四邊把外面的紙條向上折起;4)用其它顏色的紙條在豎面穿編完成;5)用剪刀剪掉多余紙帶,并把外部剩余紙帶向里折后粘好;6)貼上把手,花籃完成。(意圖:微視頻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直觀了解和學習紙條穿編的基本方法和步驟,解決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穿編小比試:a.要求:每組派一名同學,利用老師提供的紙條,用最快的速度在卡紙上完成上下交替穿編。b.獎勵:完成最快的同學可以優先挑選老師準備的穿編樣板,余下同學依次選擇。老師分發樣板和紙條,學生比賽,分別領取獎品。(意圖:這部分的設計是為了檢驗學生觀賞視頻后的學習效果,是否掌握了穿編的基本方法,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出示兩個不同色彩搭配的編織作品,請同學選擇喜歡的并說出理由。(意圖:讓學生知道在穿編時,色彩搭配很重要。)創作1.要求:利用卡紙和紙條,用上下交替穿編的方法編制一件平面或立體的作品。2.提示:注意造型簡潔大方,色彩搭配美觀。3.小組為單位,材料共享,可以合作。4.教師巡視指導,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做提醒和指正。播放背景音樂。(意圖:背景音樂時長提前截好,到點制作停止,便于老師控制制作時間。)(四)展示講評提升審美將學生作品展示出來,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介紹:為什么要制作這樣的作品,并介紹自己的創作過程。(意圖:展示學生的制作成果,培養表達能力。)請同學對其作品進行評價,提出改進意見。(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老師表揚大家的學習過程和成果。(意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五)拓展延伸1.創意點亮著我們的生活,編制的創意更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讓我們再來欣賞幾個創意編制作品,感受編制帶給我們的魅力!演示生活中的一些用繩帶進行穿編的裝飾品,(意圖: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熱情,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六)小結藝術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希望大家能也能將自己設計的穿編作品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