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氣》教學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1]第2節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體系總覽 思維導圖必會知識 考點梳理拓展延伸易錯警示必會知識一 大氣受熱過程1.大氣的熱量來源(1)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2)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也是來源于此。2.大氣受熱過程(1)太陽暖大地: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輻射,小部分被大氣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2)大地暖大氣:地面增溫后以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地面輻射(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近地面大氣,近地面大氣吸收后又以對流、傳導等方式層層向上傳遞能量。(3)大氣還大地:大氣增溫后產生大氣輻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稱為大氣逆輻射,它將大部分熱量還給地面。必會知識二 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1.大氣的削弱和保溫作用作用 表現形式 生活實例削弱作用 吸收 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 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使大氣增溫反射 云層愈厚,反射作用愈強(無選擇性) 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太高散射 藍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有選擇性) 天空蔚藍保溫作用 絕大部分地面長波輻射被大氣吸收;射向地面的大氣逆輻射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 多云的夜晚,氣溫較煙霧,澆水防凍晴朗的夜晚高;人造拓展:保溫作用在農業中的應用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陽短波輻射穿透進入棚內或室內,而地面長波輻射卻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熱量傳遞出去,從而使熱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溫室里,可生產反季節蔬菜。2.地球和月球表面輻射過程(1)月球沒有大氣,所以不能對太陽輻射進行反射與吸收,白天氣溫過高。沒有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與大氣逆輻射,夜晚氣溫低,故月球晝夜溫差大于地球。(2)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氣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吸收作用、大氣層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氣逆輻射。必會知識三 大氣的熱力環流1.大氣熱力環流(1)大氣熱力環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大氣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中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2)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①當地面受熱均勻時,空氣沒有相對上升和相對下沉運動。②當A地接受熱量多,B、C兩地接受熱低氣壓量少時,A地近地面圖下沉開乙受熱空氣膨脹上升,到上B A空聚積,使上空空氣大氣垂直運動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對流層頂部風向民壓高氣壓壓;B、C兩地空氣收圖縮下沉,上空空氣密丙地面風向受熱地面風向低氣壓度減小,形成低氣壓A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流示意。于是空氣從氣壓高的A地上空向氣壓低的B、C兩地上空擴散。③在近地面,A地空氣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B、C兩地因有下沉氣流,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這樣近地面的空氣從B、C兩地流回A地,以補充A地上升的空氣,從而形成了熱力環流。2.常見的熱力環流(1)城市熱島環流①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生產釋放大量人為熱,導致城市氣上升氣流溫高于郊區,形成“熱島”。引起郊區流向城區城市由郊區流向城區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郊區郊區高空氣流由城市流向郊區,近地城市熱島環流面氣流由郊區流向城市,形成“城市熱島環流”。②影響:一般將綠化帶布置在氣流下沉處以及下沉距離以內,而將衛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置于下沉距離之外。(2)海陸風①海風:白天陸地比海洋增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低于海洋,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②陸風:夜晚陸地比海洋降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高于海洋,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陸風。(3)山谷風①山風: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溫快,氣流下沉,氣壓高,冷空氣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風。②谷風: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溫快,氣流上升,氣壓低,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必會知識四 大氣的水平運動1.水平氣壓梯度力(1)水平氣壓梯度力①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作氣壓梯度,它產生了促使大氣曲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力,即水平氣壓梯度力。②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作水平運動,形成了風。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2)影響大氣水平運動(風)的作用力作用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偏向力 摩擦力方向 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最終與風向垂直 與風向相反大小 由氣壓梯度決定(等壓線疏則小,密則大) 隨風速增大而增大,隨緯度升高而增大 與下墊面狀況有關作用 促使空氣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形成風;影響風速和風向 促使風向偏離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只影響風向,不影響風速 減小風速,影響風向(3)“左右手定則”判斷風向①北半球用右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水平氣壓梯度力從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面或等壓線),大拇指指向即為風向。如右圖A、B兩點風向的判斷(單位:hPa)。②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即為風向。2.大氣水平運動(風)的形成(1)理想風:若大氣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影響,則風向垂直于等壓線且由高氣壓區指向低氣壓區,風速的大小與氣壓梯度力成正比。(2)高空風:高空大氣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3)近地面風:近地面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風向相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轉角度一般為30℃—45℃。3.在等壓線圖中確定某點風向第一步,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過該點的切線并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第二步,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轉30°—45°角,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該點的風向。如上圖所示(以北半球氣壓場為例)。必備技能 典例精講模型秒殺巧思妙解必備技能一 大氣的受熱過程[例1]下圖為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關系示意圖。據此回答以下小題。1.圖中①、②、③三個箭頭所表示的輻射依次是( )A.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輻射 B.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C.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 D.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以及它們在圖中對應字母的組合,正確的是( )A.太陽輻射—① B.大氣的反射作用—④C.大氣的吸收作用—③ D.大氣的逆輻射作用—③【答案】1.B 2.D【解析】1.①、②、③分別來自太陽、地面和大氣,①從太陽指向地面,②由地面指向大氣,③由大氣指向地面,因此①②③所表示的輻射依次是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B正確,ACD錯誤。故選B。2.根據上題可知,①②③所表示的輻射依次是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大氣通過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將地面損失的部分能量還給地面,從而對地面起保溫作用,對應③大氣逆輻射,故D正確;而太陽輻射使地面升溫、大氣反射和大氣的吸收都是削弱了太陽輻射,這三種作用都不會使大氣對地面有保溫作用,ABC錯誤。故選D。必備技能二 熱力環流[例2](2023春·重慶沙坪壩·高一重慶一中校考期末)武夷山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茶農多將茶樹種植在半山坡,這樣既能利用山谷風引起的云霧以減少日照,提升茶葉品質,也能避免低溫凍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武夷山茶葉種植易遭受凍害的直接原因是( )A.谷底氣流下沉 B.山頂氣流下沉 C.山頂氣流上升 D.谷底氣流上升4.低溫凍害發生時,近地面氣溫、氣壓、氣流狀況是( )A. B. C. D. 【答案】3.B 4.C【解析】3.在山區的夜晚,山坡降溫幅度比山谷大,寒冷山坡氣流沿山坡下沉,使得谷底寒冷氣流聚集,且形成穩定的逆溫結構,使得寒冷氣流維持時間較長,從而導致谷底茶葉種植易遭受凍害,B符合題意;茶葉種植易遭受凍害,與谷底氣流下沉、山頂氣流上升、谷底氣流上升等直接關系不大,排除ACD。故選B。4.前一題分析可知,低溫凍害發生時應在黑夜,黑夜山坡的冷卻速度要快于山谷(地形封閉)且氣溫更低,谷地等溫面上凸,谷地盛行上升氣流,氣壓低于山坡,等壓面下凹,山坡上的氣流向下運行(山風),據此判斷,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必備技能三 大氣的水平運動[例3]海陸風包括海風和陸風,是因熱力環流而形成的,其風向在一天中有明顯變化。下左圖為等壓線圖(單位:百帕),下右圖為左圖中M、N兩點間某時刻的熱力環流情況,M、N兩點均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完成下面小題。 5.右圖反映的是( )A.白天的熱力環流 B.白天的熱力環流吹海風C.夜晚的熱力環流 D.夜晚的熱力環流吹陸風6.如果右圖中M與N之間的風向是正西風,則高空Q與P之間的風向是( )A.西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東北風【答案】5.D 6.B【解析】5.右圖中近地面的風從M吹向N,也就是從陸地吹向海洋,應該叫陸風,說明M陸地近地面氣溫低于N海洋的氣溫,所以是夜晚的熱力環流情況,D正確,ABC錯誤。故選D。6.如果右圖中近地面M與N之間的風向是正西風,而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向右的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影響,最終三力的合力使得風斜穿等壓線,結合左圖,可判斷近地面高壓在M西南側;高空中低壓在P西南側,P、Q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向右的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因此高空P、Q之間的風向為東南風,B正確、ACD錯誤。故選B。必刷好題 基礎演練能力提升巔峰突破一、選擇題(2023·浙江·統考高考真題)當空氣經過較暖的下墊面時,底部的大氣增溫形成比周邊溫度高的“熱泡”,并不斷向上運動,這是一切對流現象的基礎。“熱泡”超過凝結高度就會形成云層,海面上的云層在夜間常常會發生強烈對流,形成雷雨天氣。下圖為甲地下墊面附近“熱泡”上升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1-2小題。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氣壓系統控制,則符合圖示“熱泡”運動的等壓線分布是( )A.B.C. D.2.造成夜間海面上云強烈對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輻射,降溫慢②云頂長波輻射,冷卻劇烈③云底向下墊面輻射,降溫慢④云頂水汽蒸發,冷卻劇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D 2.A【解析】1.1000米之下有兩個熱泡,相同氣壓系統控制說明甲地的風向既要滿足熱泡1時的西北風,又要滿足熱泡②的偏西風,根據圖示的等壓線數值大小關系,A圖中的甲地氣壓梯度力方向是由東北指向西南,結合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右偏應形成偏東風,既不是西北風也不是偏西風,A錯誤;B圖中甲地的氣壓梯度力方向由南指向北,結合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左偏應形成偏東風,B錯誤;C圖中甲地氣壓梯度力方向由東南指向西北,結合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右偏形成偏南風,而在熱泡1時風向需要是西北風,C錯誤;D圖中甲地氣壓梯度力方向由西北指向東南,熱泡1時,結合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左偏和摩擦力的影響應是西北風(偏西風),在熱泡2時遠離地面摩擦力較小的情況下,結合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左偏應形成西南風,西南風屬于偏西風,符合題意,D正確。故選D。2.大氣的主要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云層底部更接近地面輻射,受海面輻射的影響,降溫慢,①正確;云頂遠離地面,大氣的長波輻射散熱快,冷卻劇烈,②正確;云底向下墊面輻射說明下墊面氣溫低,對流運動微弱,不符合題意,③錯誤;云頂海拔高,氣溫低,水汽不易蒸發,④錯誤。①②正確,故選A。(2023·遼寧錦州·錦州市第二高級中學校考一模)武漢是我國特大城市之一,市內陸地與包括長江、漢江及東湖在內的眾多水域縱橫交錯,使得四季濕度偏大。由于每個相對獨立的水域具有自己的濕度場、溫度場和風場,形成局地風場環流。下表示意漢口江灘大氣污染物觀測點測得的江風、陸風四季風速和相對濕度,下圖示意觀測點夏季日均溫度、濕度變化。讀圖和表,完成下面3-4小題。季節 江陸風 平均風速/(m/s) 最大風速/(m/s) 相對濕度/%春 江風 1.1 1.4 67.5陸風 0.2 0.8 80.4夏 江風 1.2 1.7 84.7陸風 0.5 0.7 89.1秋 江風 1.1 2.0 56.8陸風 0.1 0.2 77.1冬 江風 0.7 1.0 79.8陸風 0.1 0.2 88.1注: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的絕對濕度與同溫度、同氣壓條件下的飽和絕對濕度的比值,數值越大越接近飽和。3.下列關于武漢江陸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江風風速小于陸風 B.夏季江風平均風速最大C.相對濕度與氣溫呈正相關 D.相對濕度極值與溫度極值同步4.江風相對濕度比陸風小是因為吹江風時( )①氣溫高 ②蒸發量大 ③水汽少 ④飽和絕對濕度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3.B 4.C【解析】3.據材料可知,江風風速大于陸風,故A排除;平均風速江風在夏季最大,故B正確;相對濕度和氣溫呈負相關,故C排除;相對濕度極值滯后于溫度極值,故D排除。故選擇B。4.相對濕度是指在一定溫度時,空氣中的實際水蒸氣含量與飽和值水蒸氣含量之比。相對濕度和氣溫呈負相關,江風相對濕度較小,是因為吹江風時為白天,白天氣溫高,飽和絕對濕度大。故①④正確;白天氣溫高,蒸發量增大,水汽增大,相對濕度會降低,故②③排除;故C正確;故排除A、B、D,選擇C。(2023·江西贛州·統考模擬)圖甲、圖乙示意某地理興趣小組收集繪制的南京和北京風頻,其中虛線,實線表示1月份或7月份,但因圖例去失,城市和月份均沒有標注,據此完成下面5-7小題。5.推測可知( )A.甲為北京,實線表示1月份 B.甲為南京,實線表示1月份C.乙為北京,虛線表示7月份 D.乙為南京,實線表示7月份6.虛線所示月份南京和北京風頻差異明顯,主要的影響因素有( )①地轉偏向力②緯度位置③植被覆蓋率④海陸位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與①風頻形成密切相關的是( )A.西南季風 B.湖陸風 C.副熱帶高壓 D.臺風頻繁登陸【答案】5.D 6.A 7.C【解析】5.讀玫瑰風頻圖分析,折線上不同的點的方位即為該地區的風向,與坐標原點之間的距離最遠的風向,為當地的最大風頻。甲圖虛線盛行西北風,實線盛行偏南風,乙圖虛線盛行東北風,實線盛行東南風。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南京和北京均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北京緯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的次數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北京明顯,故甲為北京,乙為南京,虛線表示1月份,實線表示7月份,D正確,ABC錯誤。故選D。6.據圖分析可知,我國東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北京緯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的次數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北京明顯,故甲為北京,乙為南京,虛線表示1月份風頻。1月份我國受亞洲高壓影響,主要盛行偏北風,由于地轉偏向力及緯度位置的影響,位于北方地區的北京盛行西北風,位于南方地區的南京盛行東北風,導致1月份南京和北京風頻差異明顯,所以①②正確。植被覆蓋率、海陸位置不是南京和北京冬季風頻差異明顯的因素,③④錯誤。①②正確,故選A。7.讀圖文分析,我國東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北京緯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的次數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北京明顯,故甲為北京,乙為南京,①風頻為7月份的西南風,該月長江流域多伏旱天氣,南京長時間地處高壓中心北側,導致①風頻形成,C正確;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為東南季風,冬季為西北季風,不受西南季風影響,A錯誤;湖陸風的風向晝夜相反,而南京7月份風頻以東南風和西南風為主,B錯誤;據所學可知,臺風登陸次數每月屈指可數,D錯誤。故選C。(2023·河北保定·河北安國中學校聯考三模)地表凈輻射是太陽短波輻射在“地—氣”系統中經過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輻射收支凈余部分,大致是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與地面輻射之間的差額。下表示意我國部分省區地表凈輻射年內數據。據此完成下面8-9小題。表:我國部分省區年內地表凈輻射量(單位:W*m-2)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甲 90 120 190 450 580 610 620 590 490 300 150 100乙 250 450 510 520 630 610 550 623 535 480 300 260丙 330 570 590 610 490 500 680 670 620 550 460 3508.甲、乙、丙代表的區域最可能是( )A.河南黑龍江湖南 B.河南湖南黑龍江C.黑龍江河南湖南 D.黑龍江湖南河南9.丙區域5、6月份地表凈輻射量偏低的原因是( )A.天氣 B.地勢 C.植被 D.海陸【答案】8.C 9.A【解析】8.從題干材料看,地表凈輻射是太陽短波輻射在“地一氣”系統中經過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輻射收支凈余部分。夏季我國普遍高溫,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大,根據1月份的地表凈輻射,結合三省的地理緯度,可以判斷甲、乙、丙依次為黑龍江、河南、湖南,故選C。9.湖南省5、6月份受準靜止鋒的影響,處于“梅雨”期,降水較多,大氣的削弱作用強,地表凈輻射較小,A正確,地勢、海陸狀況不隨月份變化,排除BD。根據上題可知,丙為湖南,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覆蓋率隨季節變化也比較小,排除C。。故選A。(2023·廣東東莞·校考一模)我國一海濱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陸風明顯。下圖示意當日該市不同高度的風隨時間的變化。完成下面10-11小題。10.當日在觀測場釋放一只氦氣球,觀測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漸轉向西南。釋放氣球的時間可能為( )A.1時 B.7時 C.13時 D.19時11.據圖推測,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東北方 B.東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10.C 11.D【解析】10.氦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故釋放氣球后氣球在垂直方向上會上漂,在水平方向上會受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的影響,先向北漂,故當時風向為偏南風,受偏南風的影響飄向北,隨著海拔的上升,再轉向西南,故隨后應受東北風的影響飄向西南,由圖可知,13時該地近地面吹偏南風,隨著海拔的上升吹東北風,C正確;1時、7時、19時和該風向不對應,ABD錯誤。故選C。11.由熱力環流的原理可知,在沿海地區,白天吹海風,夜間吹陸風。海陸風的形成主要是受下墊面性質影響,故圖中高度較低的風向代表海陸風。15時風速最大,代表了海風較明顯,為東南風,可推測陸地總體在海洋的西北方向。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23·四川遂寧·射洪中學校考模擬)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各個城市下穿隧道也越來越多。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內—較長下穿隧道內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溫度日變化。據此完成下面12-14小題。12.表示1月隧道外氣溫日變化曲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日出前后隧道內外溫差最小 B.遂道內外溫度日變化差異較小C.6時隧道內外溫差最大 D.隧道外部溫差比內部小14.該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 B.哈爾濱 C.漢中 D.銀川【答案】12.D 13.B 14.C【解析】12.冬季隧道內外溫度都比夏季低,該地位于我國,即位于北半球,故①②表示7月份隧道內外氣溫日變化,排除AB;③④表示1月份隧道內外氣溫日變化;白天隧道外部溫度高,夜晚隧道內部溫度高,隧道外溫差大于內部,據圖可看出④曲線氣溫日變化大于③,則④表示1月隧道外氣溫變化曲線,D符合題意,排除C。故選D。13.圖中信息顯示1月份隧道內外溫差最大值出現在6時左右,7月6時隧道內外溫差不是最大,AC錯誤;隧道內外溫度日變化差異較小,B正確;隧道內晝夜溫差小于隧道外,D錯誤;故選B。14.由圖示信息可知,隧道外最冷月氣溫在0℃左右,應靠近秦嶺—淮河一線,圖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5時左右,而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地方時14時,說明圖中學校的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約1小時,圖中學校應位于105°E附近。因此該城市最可能位于陜西,呼和浩特和哈爾濱排除,AB錯誤;漢中地處陜西,C正確;銀川地處寧夏,緯度更高,冬季氣溫更低,D錯誤。故選C。(2023·浙江·統考模擬)灰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埃、煙粒和鹽粒等的集合體。2023年4月12日,受北方沙塵傳輸影響,我國南方多地出現浮塵和灰霾天氣。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15-16小題。15.灰霾天氣發生會使( )A.①增強 B.②減弱 C.③增強 D.④減弱16.針對灰霾污染地,下列情況會加劇污染的是( )A.出現逆溫 B.出現對流 C.大風天氣 D.暴雨天氣【答案】15.B 16.A【解析】15.灰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埃、煙粒和鹽粒等的集合體,灰霾天氣發生會使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②)減弱,B正確;地面吸收太陽輻射減少,地面輻射(③)減弱,C錯誤;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增強,大氣逆輻射(④)增強,D錯誤;灰霾天氣對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①)無影響,A錯誤。故選B。16.出現逆溫時,大氣對流運動減弱,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會加劇污染,A正確;出現對流和大風天氣都有利于污染物擴散,不會使污染加劇,BC錯誤;暴雨天氣可將空氣中的污染物通過雨水帶至地面,故有雨后空氣清新的說法,不會使污染加劇,D錯誤。故選A。(2023·浙江·校聯考三模)方位角是指以正北為0°,順時針方向與正北方向的夾角度數。由于熱力差異,山地地區的山坡和谷地之間往往會形成晝夜方向不同的氣流,稱為山谷風。上圖為某日某山區風向(實線)及氣溫變化(虛線)示意圖。完成下面17-18小題。17.該地山風開始轉為谷風時刻約為( )A.9:00前后 B.10:00前后 C.17:00前后 D.18:00前后18.該日18:00溫度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太陽高度小,夜幕降臨 B.對流活動強,大雨傾盆C.冷空氣影響,冷鋒過境 D.山坡降溫快,氣流下沉【答案】17.A 18.D【解析】17.結合材料中關于方位角的解釋,從圖上信息看出,9點前后該地風向由偏東風轉向偏西風,且氣溫也明顯上升,說明此時為風向發生明顯轉換,且為山風轉為谷風,A正確。10點前后已經為偏西風,不是山風開始轉為谷風時刻,B錯。17:00以及 18:00前后風向主要為偏西風轉為偏東風,且氣溫下降,結合山谷風的形成原理,此時應是谷風逐漸轉為山風前后,CD錯。故選A。18.18時溫度最低,若為太陽輻射及地面輻射散熱影響,溫度最低應該為日出前后,A錯誤;若大雨傾盆,而雨后天氣好轉,保溫作用更差,溫度會更低,B錯誤;冷風過境可以降溫,但夜晚加上鋒后冷空氣的影響,氣溫會更低,C錯誤;山坡降溫快,冷空氣下沉,促使這里快速降溫,達到溫度的最低點,而后空氣受到地面輻射影響,溫度有所上升。D正確。故選D。某度假村坐落于湖面開闊的湖畔。在盛行風較弱時,度假村與湖泊之間形成的大氣熱力環流即湖陸風較為顯著。圖中示意該地湖陸風的近地面風向。據此完成下面19-20小題。19.根據大氣熱力環流原理,圖示中風向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造成該地湖陸風晝夜風向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陽輻射不同 B.地勢起伏不同 C.人類活動差異 D.地表比熱容不同【答案】19.D 20.D【解析】19.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白天湖面氣壓高,度假村近地面氣壓較低,風從湖面吹向度假村,①錯誤,③正確;夜晚度假村近地面氣壓高,湖面氣壓低,風從度假村吹向湖面,②錯誤,④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造成該地湖陸風晝夜風向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比熱容不同,使得近地面氣溫產生差異,同一水平面產生氣壓差,風向從高壓吹向低壓,D正確;太陽輻射、 地勢起伏相差不大,且不是主要原因,AB錯誤;人類活動不是造成該地晝夜風向變化的主要原因,C錯誤。故選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