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部編版)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部編版)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課標要求】
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歷史意義;通過了解中共七大,認識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
【教學目標】
素 養 目 標 1.掌握日本改變侵華策略、汪偽政權建立、全民族堅持抗戰等史實。(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2.知道中共七大召開的背景和內容,分析中共七大的歷史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3.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實,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歷史意義。(歷史解釋)
4.通過抗日戰爭的勝利,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認識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家國情懷)
【教學重點】
中共七大;抗戰勝利的原因與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標志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于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如圖)。
至此,經過十四年抗戰,中國軍民終于迎來了抗日戰爭的歷史性勝利。那么,中國軍民是如何堅持抗戰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是什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2課《抗日戰爭的勝利》吧!
二、探究新知
(一)全民堅持抗戰
1.日本改變侵華策略
廣州、武漢淪陷后,日軍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和國內資源緊張,遂改變策略,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輔之以軍事打擊;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
2.日本改變侵華策略的影響
在日本侵略者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的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國民黨頑固派也不斷制造反共“摩擦”,1941年1月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堅持抗戰,并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打破日偽軍的封鎖。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在棗宜會戰中,第三十三集團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
全民族抗戰的表現有哪些?
(二)中共七大
1.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八年抗戰的豐富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那就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七大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偏向。這對統一全黨的思想,指導全黨的行動,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
合作探究:抗日戰爭勝利后,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兩個前途是什么?毛澤東為我們指明了什么方向?
教師分析:兩個前途:一個是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即光明的道路,光明的中國之命運和光明的前途;一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貧弱的舊中國,即黑暗的道路、黑暗的中國之命運及黑暗的前途。
方向:我們在努力爭取實現光明的前途。即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
(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率先發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勝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本宣戰。次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
2.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
合作探究:日本逐漸走向失敗的過程
教師分析:①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遭到美國、英國的沉重打擊,陷入困境。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率先發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勝利。
③1945年8月,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給日本以很大震動。
④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予以殲滅性打擊。
⑤同時中國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臺灣也回到祖國懷抱。
(四)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
1.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三、課堂小結
14年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板書設計】
【當堂演練】
( D )1.如圖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部分國家傷亡人數及持續作戰時間。對其解讀正確的是
A.美國的援助是抗日取勝的關鍵因素 B.英國最早開始與法西斯國家作戰
C.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犧牲最大 D.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貢獻巨大
( A )2.1943年1月,中美、中英分別簽署了《關于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關于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隨后,其他國家如比利時、加拿大、瑞典、荷蘭、丹麥、葡萄牙等國相繼宣布放棄在華特權,并與中國簽訂了平等的新條約。由此可見,當時的中國
A.國際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B.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
C.廢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 D.實現了獨立自主的偉大夢想
( D?。?.國民政府在內地通過改造舊路和修建新路,形成了以貴陽、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公路網,到1943年西南五省通車里程為1.7萬公里。1937年西南空運飛行里程為267萬多公里,1943年增至88.4萬公里。政府旨在
A.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發展 B.改變偏遠地區交通落后狀況
C.加強對黔渝地區的統治 D.保證戰爭物資供應補給充足
( D )4.1945年10月,美國軍事評論家曾撰文:“當時中國的情形,許多人認為絕望,易以他國處此,必早已崩潰,而中國人毫不失望。此種精神證明中國為聯合主義的堡壘。”該文
A.認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優勢明顯 B.指出中華民族具有潛在的力量
C.說明全民族抗戰是勝利的法寶 D.強調抗日戰爭已具有國際意義
5.14年奮斗,中國軍民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地認識和平的珍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1927年以來,國民黨各派軍事集團的混戰,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次“圍剿”,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更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最終引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材料二 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從最初的約4萬人,……就發展到近百萬之眾。除了中國共產黨戰略戰術運用的成功之外,中國共產黨在敵后能夠與農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擁護和支持,至為關鍵。
——摘編自楊奎松《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的敵后游擊戰》
材料三 在棗宜會戰中, 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同時,各地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廣大婦女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救護和戰地服務;隨工廠內遷的工人不分晝夜,加班生產,支援前線;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數萬華僑青年回國參戰;文藝界成立各種抗戰協會,通過文藝作品宣傳抗戰,振奮士氣。
——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材料四 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并不太平,俄烏沖突仍在繼續,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我們要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根據材料一,分析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背景。(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九一八事變的嚴重后果。(2分)
背景:中國的內戰(或蔣介石對紅軍的“圍剿”)給日本侵華以可乘之機。(2分)
后果:東北三省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淪陷,三千萬同胞淪為亡國奴。(2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軍隊發展迅速的原因。(2分)
中國共產黨戰略戰術運用的成功;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2分)
(3)根據材料三,概括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2分)
中國人民空前的民族覺醒、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2分)
(4)根據材料四,指出在今天我們應如何以史為鑒、展望未來?(2分)
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國家強盛,敵人才不敢來犯。(2分)
【課后反思】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能立足于教學實際,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嘗試“問題激勵遞進探究法”,強調啟發和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把學習作為自主探索和信息處理的過程,補充部分史料,拓展了史學視野。通過教學讓學生清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史實,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理解中國抗日戰爭的正義性特點。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做到教、學、思合一,并在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達成的前提下,做到情感教育的自然滲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木里| 小金县| 城步| 凤阳县| 郸城县| 胶州市| 东丰县| 盐池县| 乐安县| 科技| 开封县| 成安县| 潜山县| 青铜峡市| 新干县| 台前县| 延安市| 巨鹿县| 无锡市| 黄浦区| 阜宁县| 孟州市| 荆州市| 嘉善县| 涿州市| 青铜峡市| 略阳县| 长泰县| 长治市| 丹巴县| 南靖县| 从江县| 苏尼特左旗| 泽州县| 讷河市| 砀山县| 双城市| 张北县| 平塘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