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2.4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授課教師授課年級 職一 授課課時 2 授課時間 第7周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內容,能識別多種分配方式的表現形式和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徑,認同我國的分配制度。 2. 了解我國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的原則和舉措。 核心素養 1.感悟我國分配制度的優越性;認同勤勞致富、創新致富的道理,弘揚勞動精神,確立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造性勞動致富的觀念。教學重點 及難點 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優越性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步驟 教 學 內 容 預案修改第二課時 一、課程導入 二、新課講授 直接導入 第二框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共存 一、我國的分配制度 材料閱讀,學生討論 分析按勞分配的原因。 1.按勞分配的性質、基本內容和具體形式 (1)性質: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在公有制經濟中) (2)基本內容: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3)具體形式: 公有制企業中勞動者的工資+津貼+獎金(福利不是); 農民承包經營集體土地獲得的收益(土地流轉不是)。 視頻播放,學生討論更多“搞錢”方式 居民收入來源: (1)勞動性收入 (2)財產性收入 (3)經營性收入 (4)轉移性收入 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共同富裕 1. 我國分配制度的優越性 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3.勞動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的分配制度即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共存。通過學習同學們需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優越性的優越性。作業布置 闡述我國分配制度的優越性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板書設計 第二框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共存 一、我國的分配制度 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共同富裕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