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形的魅力教案教材分析本課以"造型·表現"為主,重在通過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使學生充分體會、感受生活中的美。教材選擇以靜物為對象,安排了以"向日葵"為題材,進行欣賞評述和造型表現。目的是使學生通過靜物的欣賞評述,提高學生對寫生對象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二、教學目標(1)感受大自然中存在的"形狀",培養學生對物體形的想象力;(2)學習利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生活中的用品)自身的"形狀",采用簡單物、輔助材料制作成看得見的物,或設計畫成看得見的畫;(3)感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本課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難點:以自然物或人造物(生活中的用品)為材料進行有目的地粘貼制作出形的組合畫或雕塑品。四、教學準備教具:課件、"形"的圖片,裝飾物品、粘貼工具等。學具:范畫、繪畫工具等。五、教學過程1.引導階段播放輕松的音樂,展示有關"形"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各種形,并感受形的魅力。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形的興趣,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2.發展階段①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各種形狀,并講出這些形狀的特點和給人的感受。②引導學生欣賞課本范圖《向日葵》,了解畫家是怎樣運用速寫的手法,巧妙地利用紙張的紋理來表現向日葵的形。作品通過粗獷的線條,給人以粗獷的感受;作品的著色上主要用了原色,這樣給人們帶來的是強烈的感覺。從多方面介紹引導學生評述。培養學生的欣賞評述能力。通過欣賞,學生基本了解到了用線、用色表現物象的方法。③引導學生欣賞課本范圖《瓶花》,了解畫家是怎樣運用簡化的手法表現瓶花及周圍的形。教師對欣賞作一定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到這一作品在用色上的大膽及簡單處理手法的運用,也達到了讓人難忘的效果。在審美上給予學生啟發。④教師示范粘貼畫《魚》,邊畫邊講解制作方法。讓學生了解粘貼畫的基本制作步驟。教師演示制作方法,學生觀察并思考:你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制作粘貼畫?怎樣制作才美?等問題。目的通過教師演示作畫步驟和引導學生探究性思考學習過程,幫助學生了解感受形的美,體驗形的美,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⑤學生創作粘貼畫,教師巡回指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和想象進行創作練習。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動手能力、藝術感悟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品質和創造意識。在輕松愉悅的音樂中,學生興趣高漲,紛紛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藝。作品完成后,教師展示幾幅優秀的學生作品和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讓學生進行對比評述和教師總評的方式給予評價分析作品的成功與不足之處;既關注評價學生對美術技能的掌握和熟練程度,又關注評價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價值觀等;既關注評價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水平,又關注評價學生在美術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求異思維和探索精神等;以發展性的評價指導方式肯定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及個性傾向,讓學生獲得積極的信息反饋;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在良好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的目標邁進;使每個學生都具有鮮明的學習特點與個性特長。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健康的審美意識以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趣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和情趣以及審美創美的心理結構和發現美、表現美的素質。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藝術生活體驗能力和發現美和鑒別美的情趣和能力;達到弘揚學生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及樹立學生創造人材觀的較好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真確鑒別美的意識和辨別美丑的能力及運用繪畫形式美化自身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創造美和審美的情趣和能力!學生的美術基本素養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讓學生感受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并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六、板書設計: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簡潔生動的板書及文字圖片并用小插圖形式表現比較新穎!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任務;目的是為了突出本課教學的重點并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起到較好的美觀性效果!使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習目標!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七、作業設計:課后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圖案資料,準備下節課的“我設計的圖案”作業。要求:運用所學的形式美法則設計一個有創意的圖案。八、課后反思1.教學質量和效果分析:對學生在本課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2.改進意見:針對本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反饋情況,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3.教學體會:總結本課教學的經驗和感悟,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