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二單元 世界多極化 復習提綱(一)知識體系構建(二)核心考點解讀1.世界多極化的深入發展2.中國及發展中國家對世界多極化的貢獻3.認識國際關系4.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5.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三)易混易錯辨析1.世界多極化格局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當今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但多極化的格局還未形成。2.發展中國家登上世界政治經濟舞臺,成為國際秩序的領導者。×廣大發展中國家登上世界政治經濟舞臺,成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而不是“領導者”。3.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國際關系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4.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唯一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5.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6.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和饑餓問題。×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7.各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立場上是一致的。×各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立場上存在分歧,許多國家在建立國際新秩序問題上只顧本國國家利益而不顧人類共同利益。(四)當堂訓練1.(2022湖南,9,3分)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多個國際機制青年領域合作文件的制定過程中,積極貢獻智慧、提出主張;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醫療衛生、農業技術、經濟管理等志愿服務;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超越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搭建起“一起向未來”的橋梁。一系列行動展示出中國青年( D)①立足各國國家利益,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②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視野,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④不負未來之托,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浙江高考真題】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中美雙方應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戰略框架。這是基于(D)A.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B.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兩國共同的戰略目標C.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中美兩國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3.(2020·海南·高考真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俄關系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從友好國家到建設性伙伴關系,從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到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再到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雙方關系定位經歷數次提升,中俄友好不斷向前。由此可見( B )①中俄之間交往日益頻繁,相互依存日益緊密②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形式③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中俄合作的基礎④中俄奉行共同的外交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9·江蘇卷)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在雙邊重大領域合作不斷發展,但是當前中美貿易爭端問題突出。中國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希望雙方著眼于未來,管控分歧,尋求共識,合作共贏。這說明( D )①綜合國力變化是合作與沖突的根源②不同國體導致了兩國關系變化③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④國際關系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2年3月31日,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世界銀行共同發布《中國減貧四十年:驅動力量、借鑒意義和未來政策方向》報告。報告顯示,過去4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近8億,占同期全球減貧人數75%以上。相關人士分析中國減貧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是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扶貧戰略和政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突出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承諾“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中國的減貧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減貧實踐提供有益借鑒。此外,中國在推動自身減貧的同時,也力所能及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結合材料,運用“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的相關知識,談談中國在推動世界減貧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大國擔當。【答案】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中國推動世界減貧事業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中國的減貧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減貧實踐提供有益借鑒,有力推動了全球減貧事業的合作與發展。②在我國,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扶貧戰略和政策,保障了中國人民的生存和發展利益,彰顯了負責任大國以人為本情懷。③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的成就,為全球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信心;中國在推動自身減貧的同時,也力所能及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一)知識體系(二)核心考點解讀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2.挑戰與應對3.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三)易混易錯辨析(四)當堂訓練1.(2019·課標Ⅱ·T18)2018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贏家。這一論斷反映我國主張( D )①處理國際事務必須符合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②國際組織在解決國際爭端中必須維護國家主權③國家間交往必須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④在相互依存的當今世界應該摒棄弱肉強食的思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時代主題的知識。無論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贏家,這強調了我國主張在相互依存的當今世界要摒棄弱肉強食的思維,國家間交往要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故③④正確;①選項的說法太絕對,①錯誤;材料強調是國家間要和平交往,沒體現國際組織在解決國際爭端中必須維護國家主權,②排除。故選D。2.金磚五國同心協力,以“金磚鑰匙”應對全球性挑戰,破解全球性問題,將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團結抗擊疫情、捍衛多邊主義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作為2022年金磚國家主席國,中國攜手金磚伙伴共繪高質量發展新藍圖,發出團結合作更強音。“金磚鑰匙”之所以能應對全球性挑戰,破解全球性問題,是因為( D )①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②維護國家利益是所有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④各國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共同維護和促進和平發展的意愿不斷增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需要和平,都要堅持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沒有和平與穩定,各國之間的投資將受阻,將會影響經濟增長、就業和民眾富足。這說明( D)①經濟發展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前提②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③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定性力量④維護世界和平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為了促進世界安危與共,中方愿在此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我們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這說明我國(D)①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②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重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1年是中美建交42周年。2018年以來,美國采取單邊主義措施,挑起貿易戰,導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不斷升級。但從中美關系發展的歷程來看,合作始終大于分歧。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中美關系的發展,愿同美方一道,總結兩國關系發展經驗,落實好雙方達成的共識,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讓兩國關系的發展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雖然兩國關系歷經風雨,但依然取得了歷史性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充分證明:合作才是雙方最好的選擇。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合作才是雙方最好的選擇”。答案:①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基礎。中美合作有利于和平與發展,促進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美合作有利于維護兩國共同利益,造福兩國人民。③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兩國合作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④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國家間日益增強的貿易往來,增進了彼此間的交流。各國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意愿不斷增強。兩國的合作有利于提高雙方的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一)知識體系(二)核心考點解讀1.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習近平外交思想3.中國外交在國際社會發揮的作用4.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的生動實踐(綜合探究)(三)易錯 盲點 剖析1.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實力。【分析】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2. 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分析】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各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分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但并不是每個國家都堅持這一準則。4.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分析】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宗旨。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分析】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6.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反映了中國優秀文化和中國特有的價值追求。【分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反映了中外優秀文化和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7.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分析】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四)高考真題演練1.(2022年遼寧卷13)2022年1月,“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第三期正式啟動。中國將向糧農組織捐贈5000萬美元,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表明中國( C )①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②為應對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③與聯合國主要機構合作完善糧農治理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021·浙江高考真題)長期以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倡導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為促進全球經濟“綠色復蘇”不懈努力。這說明,中國( B )①努力促進共同發展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③自覺踐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④注重向世界展示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0·江蘇卷)2019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同蘇里南總統鮑特瑟會談時表示,中方愿繼續在多邊場合仗義執言,同包括蘇方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中方一貫尊重拉美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支持拉美一體化進程和通過對話協商處理地區問題。上述材料說明( A )①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②中國和拉美國家的利益是相同的③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積極因素④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正日益凸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2020·天津卷)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不斷加人對落后國家的發展援助,提供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中,中國沒有缺席,也決不會缺席。這表明( A )A. 中國積極踐行人類的命運共同體理念B. 合作與競爭是國際關系最重要的形式C. 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決定力量D. 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之抉擇,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大國之交往,要順應世界發展的趨勢。俄烏沖突引發了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的劇烈動蕩。沖突發生后,面對美歐揮舞制裁大棒,并要求各國選邊站隊。對此,我國明確表示,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我們始終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各方合理安全關切都應當得到尊重,應當徹底摒棄冷戰思維、陣營對抗,通過對話談判尋求烏克蘭及相關問題的全面解決,最終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結合材料,從“中國的外交”角度分析中國持上述立場的正確性。【答案】①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我們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始終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②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我們始終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通過對話談判尋求烏克蘭及相關問題的全面解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俄烏問題上我們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最終才能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