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詩情畫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教材以中國畫為切入點,選擇了學生較為熟悉的題材——荷,通過欣賞、感受、表現等環節來表現詩歌的意境。通過對中國畫的學習和了解,激發學生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情感。通過對荷的描繪,進一步了解荷花的各種形態,在畫荷的過程中體會詩情畫意。二、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基本特點及一些簡單的中國畫表現技巧,能用彩墨來表現詩情畫意。2.通過對中國畫的學習和了解,培養學生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及特點,能運用彩墨來表現詩情畫意。教學難點:掌握用彩墨表現荷的方法,嘗試運用此方法創作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國畫工具等;學生準備水彩筆或毛筆、水彩或國畫顏料、搜集有關荷的詩歌和圖片等。五、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5分鐘)1.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有關荷的詩歌和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2.教師請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談一談對荷的了解和感受。(二)發展階段(20分鐘)1.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教材圖片、實物展示等方式了解荷的基本特點和結構特征。2.教師介紹中國畫中荷的表現技巧,包括勾、點、染等基本技法,并適時進行現場演示。3.教師出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荷花和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并進行簡單分析。4.學生嘗試分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歌內容進行彩墨畫創作。教師巡回指導,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和引導。5.教師選取部分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展示與評價,總結學生的學習成果。(三)創作階段(20分鐘)1.要求學生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和自己對荷的了解,選擇一首適合的詩歌或自編詩歌作為創作背景。2.學生運用水彩或彩墨等材料進行繪畫創作。教師巡回指導,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與幫助。3.學生可以在作品上題寫自己的姓名或詩句,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四)評價階段(10分鐘)1.教師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請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同時針對作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與糾正。2.教師總結本課學生的學習情況,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五)作業布置與拓展(5分鐘)1.要求學生課后搜集一些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作品進行欣賞和分析,進一步了解中國畫的獨特魅力。2.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嘗試運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創作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六、板書設計: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主要圍繞荷的特點、表現技巧及作品展示等方面展開。具體內容如下:1.荷的基本特點及結構特征。2.中國畫中荷的表現技巧:勾、點、染等基本技法。3.中國畫作品欣賞及分析: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荷花和中國畫作品進行展示與評價。4.學生作品展示與評價:選取部分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展示與評價,總結學生的學習成果。5.作業布置與拓展:進一步了解中國畫的獨特魅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嘗試運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創作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七、作業設計:本節課的作業設計主要圍繞荷的特點、表現技巧及詩情畫意等方面展開。具體內容如下:1.嘗試運用水彩或彩墨等材料創作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要求表現出荷的特點和結構特征,同時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創作。2.學生在完成作品后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并針對作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與糾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八、課后反思:本節課通過欣賞、感受、表現等環節來表現詩歌的意境和荷的特點,使學生了解了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知識。同時通過分組合作、現場演示、作品展示等環節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過于注重細節而忽略了整體效果;部分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缺乏自信和耐心等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和完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