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必修第一冊 第1章 第3節 教學設計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3節 地球的歷史目錄一、學習目標二、必備知識三、情景探究探究一:化石和地質年代表探究二:地球的演化歷程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3節 地球的歷史一、學習目標1.觀察對比分析化石標本,識記化石分布特征,了解認識地球歷史的途徑。2.了解地質年代的劃分,能夠運用地質年代表描述地球演化過程。3.通過分析相關資料,了解地球發展歷史,判斷不同發展階段的表現特征。二、必備知識(一)化石和地質年代表1.地球的歷史:約有46億年。2.認識途徑:研究地層是最主要的途徑。3.地層(1)含義: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3)分布規律: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4)研究意義:通過研究地層和它們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境4.地質年代表(1)含義:根據地層順序、生物演化階段、巖石年齡等,科學家把漫長的地球歷史按照宙、代、紀等時間單位,進行系統性編年,這就是地質年代表。(2)地質年代表5. 教材P15圖1.23中A、B兩地是否具有同一時代的地層?將同時代的地層用虛線連接起來,猜想兩地地層產生差異的原因。提示:可根據A、B兩地地層中所含有的化石是否相同來判斷是否具有同一時代的地層;連線后,可從地殼運動的角度來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6. 如何根據化石判斷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提示:①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②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二)地球的演化歷程1.前寒武紀(1)時間:自地球誕生到距今5.41億年,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約占地球歷史的90%。(2)演化特點①大氣演化:由原始大氣的無氧環境演變為有氧環境。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細胞生物。③地質礦產:重要的金屬礦產成礦時期。2.古生代(1)時間:距今5.41億年~2.52億年,意為“遠古的生物時代”,可分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2)演化特點①海陸演化:地殼運動劇烈,形成聯合古陸。②生物演化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動物 海洋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植物 陸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現、蕨類植物繁盛③地質礦產: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3.中生代(1)時間:距今2.52億年~6 600萬年,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2)演化特點①海陸演化:板塊運動劇烈,聯合古陸解體,各大陸向現在的位置漂移。②生物演化③地質礦產:是主要的成煤期。4.新生代(1)時間:距今6 600萬年至今,分為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2)演化特點①海陸演化:形成現代海陸分布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②生物演化→③氣候演化:第四紀時期,全球出現數次冷暖交替變化。目前,地球處于一個溫暖期。[特別提醒] (1)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發生了物種大滅絕事件,成為這兩個時代結束的標志。(2)在海陸演化過程中,不同時代的主要內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紀多巖漿活動;古生代和新生代地殼運動劇烈,而在中生代則是板塊運動劇烈。5. 將下列地理環境特征與所對應的地質年代用直線連接起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化石和地質年代表閱讀教材P15圖1.24 地質年代表示意(a),探究下列問題。問題1 (地理實踐力)讀圖說出該地質年代表的時間單位是什么?自下往上各個數字代表什么含義?提示:地質年代表中時間表述單位為宙、代、紀。自下往上的數字代表距今時間,單位是百萬年。問題2 (綜合思維)宙、代、紀在時間跨度上有何差異?提示:宙的時間跨度最大,其次是代,紀的時間跨度最小。問題3 (綜合思維)地質年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什么?提示:依據生命演化的階段,如某種生物的出現、繁盛或滅絕。歸納提升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要了解地球的歷史,研究地層是最主要的途徑。1.地層概念 地層是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沉積巖 地層特點 ①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一般先沉積的層在下,后沉積的層在上;②含有化石:沉積物中含有某些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地層與 化石的 關系 ①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②生物總是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進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2.研究地層和化石的意義→→方法技巧利用生物進化演變規律確定地層時代不同時代的地層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時代的地層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據古生物的演化規律,利用化石來確定地層的順序和時代。在一定的環境中,生活著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體上會留下自然的烙印。這樣,利用生物化石可以確定生物生活的時代和古地理環境。例如:在溫暖廣闊的淺海環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組成的石灰巖;在濕熱茂密的森林地區,可以形成有豐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層等。探究二:地球的演化歷程當地時間2022年6月9日,英國古生物學家表示,在英格蘭懷特島發現了歐洲已知最大的陸地恐龍的骨骼化石,這種恐龍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食肉恐龍的一個物種。問題1 (地理實踐力)恐龍這種物種主要出現在地質歷史上的哪個時代?距今約多少年?提示:恐龍這種物種主要出現在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距今約2.52億年~6 600萬年。問題2 (綜合思維)恐龍早已滅絕,我們人類是如何認識這種早期的爬行動物的?提示:通過對地層和化石的研究,使我們人類獲知了恐龍的基本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環境。問題3 (綜合思維)在恐龍繁盛的時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為主?對于目前我們人類社會有何影響?提示:中生代裸子植物極度興盛,在陸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該時代茂密的植物為目前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歸納提升地球環境的演化歷史根據同位素年齡測定法可知,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從其形成到現在,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地層的研究認識其環境的演變過程。1.海陸的演變(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現,形成最初的海洋、陸地分布狀況。(2)古生代,地殼運動劇烈,形成聯合古陸。(3)中生代,板塊運動劇烈,聯合古陸解體,各大陸向現在的位置漂移。(4)新生代,形成現代海陸分布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2.大氣層的演變(1)原始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氣。(2)現代大氣: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3)演變原因: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和演化與大氣層中氧氣的增多密不可分。3.生物的演化科學家對全球各地的地層和古生物化石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地球演化呈現明顯的階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現出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進化的特征。宙 代 紀 開始時間 (百萬年前) 主要事件顯生宙 新生代 第四紀 2.6 冰河時期;人類誕生新近紀 23 人類的祖先——類人猿出現古近紀 66 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動物崛起中 生 代 白堊紀 145 恐龍等大批生物滅絕侏羅紀 201 鳥類出現,恐龍繁盛;被子植物出現;裸子植物繁盛三疊紀 252 恐龍出現,盤古大陸(泛大陸)形成古 生 代 二疊紀 299 地球上95%的物種滅絕石炭紀 359 裸子植物出現,蕨類植物繁盛;成煤期;爬行動物出現泥盆紀 419 種子植物出現;兩棲動物出現志留紀 444 陸生的裸蕨植物出現奧陶紀 485 魚類出現;海生藻類繁盛寒武紀 541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前寒武紀(寒武紀之前的時期) 4 600 藍藻繁盛→真核生物、多細胞生物出現重要的金屬礦產成礦期地球形成→出現海洋方法技巧線索法記憶地球的生物演化歷程在掌握生物進化與環境演變簡史中,重點抓住以下幾條線索:(1)時間變化: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動物演化:動物孕育、萌芽和發展的初期階段→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魚類時代→兩棲動物時代→爬行動物時代→哺乳動物時代→人類時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類時代→陸上蕨類植物時代→裸子植物時代→被子植物時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