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會“走”的玩具教案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四年級美術上冊,課題為“會‘走’的玩具”。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旨在引導學生運用手工制作技巧和創意,設計并制作出具有動感的玩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審美情趣。本課與美術課程總體的“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相吻合,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設計、制作“會‘走’的玩具”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會‘走’的玩具”的基本結構和設計思路,掌握常見的手工制作技巧和方法。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設計和制作“會‘走’的玩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3.情感目標: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和創意之美,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現象,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創造能力。2.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自主設計和制作出具有動感和美感的“會‘走’的玩具”。四、教學準備1.畫筆、紙張、彩泥等常用手工材料和工具。2.各種“會‘走’的玩具”的示范作品和優秀學生作品。3.教學課件和相關視頻資源。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5分鐘)教師通過播放一段有趣的“會‘走’的玩具”視頻,引導學生欣賞和感受這些玩具的趣味性和創意之美,同時簡要介紹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2.知識點講解和示范(10分鐘)教師結合示范作品和學生作品,詳細講解“會‘走’的玩具”的設計思路和基本技巧,如紙盒制作、橡皮筋驅動等,并現場示范和展示一些簡單的“會‘走’的玩具”制作過程。3.學生自主設計和制作(30分鐘)教師布置實踐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自主設計和制作一件有趣、具有動感的“會‘走’的玩具”。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并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意進行設計和制作。4.小組交流和分享(10分鐘)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設計和制作過程、心得體會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討“會‘走’的玩具”的設計思路和技巧,以及創意設計的思路。5.作業評價和總結(10分鐘)教師根據作業形式和要求,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總結,肯定學生的努力和創新,同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教師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六、板書設計1.課題:會“走”的玩具;2.知識點和示范示例;3.學生自主設計和制作的實踐環節;4.小組交流和分享環節;七、作業設計1.制作一件有趣、具有動感的“會‘走’的玩具”,要求作品具有創意性和美感;2.完成一份簡單的手工制作教程,可以參考本課所學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制作步驟和注意事項;3.寫一篇小短文,分享自己設計和制作“會‘走’的玩具”的過程和心得體會。八、課后反思本節課通過觀察和分析現象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和制作“會‘走’的玩具”,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制作“會‘走’的玩具”的動手能力,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多進行實踐和嘗試,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技巧。此外,在小組交流和分享環節中,有些學生表達不夠清晰流暢,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