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看圖回答:黃河都流經了哪些地方?甘肅甘肅隴東民歌《軍民大生產》《軍民大生產》健壯豪邁,整體性強,一氣呵成。歌曲采用了隴東民歌《推炒面》的曲調,并填入體現陜甘寧邊區軍民大生產運動情景的歌詞,表現了邊區軍民的樂觀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聆聽音樂說說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一領眾和張寒暉(1902-1946)著名代表作:《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去當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區和全國廣為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被譽為“人民藝術家”思考:該歌曲屬于民歌體裁中的哪一類?勞動號子什么是勞動號子?勞動號子簡稱“號子”,北方常稱“吆號子”,南方常稱“喊號子”。它產生于勞動過程中,直接為生產勞動服務,真實地反映勞動狀況和勞動者的精神面貌,其音樂形象粗獷豪邁、堅實有力,是某些體力勞動中不可缺少的有機部分。勞動號子是產生并應用于勞動的民間歌曲,具有協調與指揮勞動的實際功用。作用:為了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者常常發出吆喝或呼叫。勞動號子種類知多少?師生合作:請同學們演唱襯詞部分判斷該歌曲調式結束音為2,因此為五聲商調式《軍民大生產》,你知道它的歷史背景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陜甘寧邊區內部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軍民大生產運動。1942年到1943年,張寒暉來到甘肅省華池縣采風,被當地軍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所深深感染。以華池縣當地民歌《推炒面》為基調,創作出了《邊區十唱》。后來在1964年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中,采用了這首歌曲,并更名為《軍民大生產》。《邊區十唱》(師范唱,生對比)拓展:欣賞蔣敦豪挑戰“搖滾+說唱”版《新編軍民大生產》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