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家和萬事興【教學目標】1.讓學生理解親屬關系的內容及法律責任2.讓學生理解父母對子女的權利及義務3.讓學生理解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和成年意定監護制度4.讓學生理解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的表現及法律責任【重點難點】1.父母對子女的義務和權利;2.贍養的義務、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溫馨幸福的婚姻家庭既需要親情和愛情的精心維護,也離不開法律的有力保護。出示目標,明確任務1.理解親屬關系的內容及法律責任2.理解父母對子女的權利及義務3.理解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和成年意定監護制度4.理解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的表現及法律責任三、學生自學,獨立思考請認真閱讀課本P42-P45內容,思考以下問題(3分鐘):1.本課有哪些知識點?2.哪些是重點?3.你有哪些困惑或不理解的?四、自學指導,緊扣教材請認真閱讀課本第P42-45,思考以下問題,并用筆勾畫出關鍵字、詞、句,4分鐘后比誰能準確作答。閱讀課本p42第1段及P43相關鏈接1,什么是親屬關系?親屬關系體現的內容包括哪些?民法典對親屬關系有什么規定?閱讀課本P43第1~2段及P43相關鏈接2,父母對子女有什么義務?閱讀課本P43第3段,父母對子女有什么權利?閱讀課本P44第1段,成年子女對父母有什么贍養義務?閱讀課本P44第2段和P45相關鏈接,什么是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它有什么有點及不足?閱讀課本P45正文,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表現有哪些?法律對此有什么規定?自學展示,精講點撥親屬關系(1)內容:體現著濃濃的親情與愛情,但親情與愛情的背后,還存在著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2)處理:民法典等法律為處理家庭成員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提供了準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既調整夫妻關系,也調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關系。2.父母對子女的義務(1)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①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②父母應當讓適齡兒童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③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2)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①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②在履行監護職責時,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利益。③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3.父母的權利(1)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 也是父母的權利。(2)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二、敬老是義務1.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1)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2)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思考:傳統文化中有哪些尊老的經典語句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③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王冕)思考:如果父母失去勞動能力,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該怎么辦?父母有權通過有關部門調解或向法院起訴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對有贍養能力而拒不贍養的子女,如果情節惡劣,還可以依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總結:2.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知識整合】比較撫養、贍養與扶養的關系3. 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1)表現: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等。(2)處理: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特別提醒】正確區分虐待與家庭暴力六、課堂小結,形成知識樹整理知識,識記知識1.親屬關系的內容及法律責任2.父母對子女的權利及義務3.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和成年意定監護制度4.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的表現及法律責任八、當堂檢測九、作業布置十、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