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雷鳴電閃波爾卡》小澤征爾與祖賓·梅塔同臺指揮《雷鳴電閃波爾卡》維也納愛樂樂團什么是波爾卡?波爾卡,是一種捷克民間舞蹈。英文名為polka,舞曲大致分為急速、徐緩和瑪祖卡節奏等三種類型,一般為二拍子,三部曲式,節奏活潑跳躍,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頓的裝飾性處理。經典曲目有:閑聊波爾卡、玫瑰波爾卡、火車波爾卡、撥弦波爾卡、無憂無慮波爾卡、電閃雷鳴波爾卡、森林波爾卡、啤酒桶波爾卡、微笑波爾卡、鐵匠波爾卡等。聆聽音樂,說說該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雷鳴電閃波爾卡》由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現:一個令人興高采烈的節日里,人們聚集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廳里舞蹈。這時,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雷鳴電閃。然而,舞廳里的人們卻舞興正濃,全然不顧外面的雷雨交加,依然翩翩起舞。1868年春天,約翰·施特勞斯接受金星藝術家協會的委托,為當年的維也納狂歡節創作一首樂曲。作者創作了這首《雷鳴電閃波爾卡》,并且獻給維也納藝術家協會。同年2月16日在維也納藝術家協會主辦的“黃昏的明星”舞會上首次演出。在作者的一百多首波爾卡作品中,這首樂曲是他最為得意的.也是最富有演出效果的樂曲之一。樂曲具有鮮明的法國風格:在波爾卡節奏的不斷反復中,加入一些生動而逼真的造型性音響,以突出樂曲的標題性和描繪性。作曲家簡介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出身維也納的一個音樂世家,與父親同名,人稱“小約翰·施特勞斯”。與父親相比,小約翰的藝術成就似乎更大一些。其主要成就在于把維也納圓舞曲發展成音樂會樂曲,因而在眾多作曲家中,獲得了“圓舞曲之王”的美譽。他的創作結合奧地利民間音樂和日常生活音樂,具有曲調新穎、節奏活潑﹑配器華麗、描繪性強等特點,堪稱維也納交響音詩。在其一生的創作中,他寫了約一百七十首圓舞曲,141首波爾卡,百余首其他舞曲,四十余首進行曲,l6部輕歌劇。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活》《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春之聲圓舞曲》《雷鳴電閃波爾卡》《閑聊波爾卡》、《撥弦波爾卡》輕歌劇《蝙蝠》等。欣賞樂曲A段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描繪舞會盛況聆聽音樂,說說該段情緒是怎樣的?熱烈歡快地第二主題:速度有變化嗎?采用的是上行音階還是下行音階?速度加快,采用了下行音階第二主題第二主題速度加快,使音樂氣氛發生變化,好像新換了隊形和舞步,也好像是在描繪:正當人們舞興正濃的時候,烏云密布,暴風雨即將來臨。但是,人們并不介意,反而跳動得更加歡快了。欣賞樂曲B段兩個主題第一主題:盡管天公不作美而跳舞的人們依然沉浸在歡快愉悅的舞蹈之中。聆聽音樂,說說該段旋律是怎樣的?舒展地第二主題:情緒是怎樣的?倚音及短促的八分音符和連線的使用,使樂曲顯得十分輕巧活潑。尾聲樂曲的尾聲用了兩次長的顫音,后面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將音樂情緒推向高潮。樂曲在歡快的高潮中結束。4歲喬納森指揮小約翰施特勞斯《雷鳴閃電波爾卡》THANKS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