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進行野外考察或運用相關資料,說明自然環境與地方文化景觀之間的關系。《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自然特征與農業自然特征與農業第七章 第一節八年級地理下冊景觀欣賞運用地圖,指出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范圍。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掌握南方地區地形、氣候、自然景觀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內部差異的主要成因。了解南方地區發展水田農業的條件和主要農作物,理解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圖片所示地區屬于我國的南方地區,閱讀教材,準確找出我國南方地區的大致范圍。氣候濕熱的紅土地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位置范圍: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秦嶺—淮河線是中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等有著明顯的差異。秦嶺、淮河位置示意圖秦嶺—淮河線知識鞏固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平原、低山、丘陵交錯分布沿江有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滇西地區的高山深谷鄂中地區的平原浙西地區的丘陵特點:類型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觀察四大地理區位分布圖和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說說南方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根據年降水量分布圖,說說南方地區的總體氣候特點。思考南方地區為什么被稱為“紅土地”?緯度較低且受季風影響,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30°N20°N濕熱的環境下發育了紅色的土壤。“紅土地”「紅土地」東南丘陵「紫土地」四川盆地「喀斯特地貌」云貴高原活動探究讀圖認識南方地區的地形差異及對氣候的影響閱讀南方地區的地形圖,找出四川盆地、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丘陵四大地形區。從海拔、范圍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較上述四大地形區的地形特征。四川盆地海拔四大地形區范圍大小地形的完整性長江中下游平原云貴高原東南丘陵邊緣為陡峻的山脈,底部以丘陵為主,也有低山、平原,高差為500~1000米平均海拔約500米約26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000~2000米約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多在50米以下平均海拔200~600米約20萬平方千米散布范圍約60萬平方千米峰林、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廣布。山嶺間多小盆地,地表崎嶇多呈帶狀、片狀分布,平原上河漢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散布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廣大地域范圍。由低山、丘陵和小盆地組成,地表比較破碎請從地形影響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2)西雙版納地區不受寒潮影響,而廣州卻受寒潮影響。四川盆地地勢中部低、四周高,北有大巴山脈、秦嶺,阻擋了冬季風進入;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務低平,受冬季風影響較大。西雙版納北部的高山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緯度的廣州北面南嶺山地的海拔較低且彼此間斷,所以仍會受到寒潮影響。重要的水田農業區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農作物以水稻為主,一般一年兩熟或三熟。水稻生長習性水稻是好暖喜濕的日照作物,在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熱量。為什么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以種植水稻為主?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水熱充足,適宜水稻作物生長。南方地區有大面積平原,地勢較低,河網密布,水源充足,水稻的生長環境優越。拓展延伸種類繁多物產豐富讀南方地區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分布圖,說說南方地區除了種植水稻,還有哪些農作物和農產品?呈現出什么特點?贛南臍橙贛南臍橙臺灣鳳梨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活動探究認識自然環境對日常飲食的影響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列舉南方地區的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釋南方地區食材豐富的原因。竹筍菱角菌類螺類南方地區光、熱、水等資源豐富,地形多樣,河漢縱橫,大小湖塘星羅棋布,生物資源豐富,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各農業部門的發展條件都很優越,因此南方地區農產品種類繁多,食材豐富。蓮藕、椰子、竹筍是南方地區三種常見食材。根據下面的資料,在下圖中,完成這三種食材與其主要分布區的連線,并解釋原因。海南島東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塘密布,適宜蓮藕生長的水域廣闊。屬于熱帶海島,海濱地帶氣候濕潤、多風,適宜椰樹生長。冬季均溫在0℃以上,地勢稍高,排水良好,適宜竹林生長。南方地區自然特征農業特征地形特征: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氣候特征: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南部和南部小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以水田農業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地處中、低緯度東、南兩面瀕臨海洋(河南南陽內鄉期末改編)“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南方地區山清水秀,是一片富饒美麗之地。讀圖,完成1、2題。D1.下列關于南方地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A.位于青藏高原以東B.東臨黃海和東海C.長江自西向東流經D.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2. 南方地區山清水秀,該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征是( )C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冬冷夏熱,年降水量少C.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D.全年高溫,旱、雨季分明3.【傳統文化/縱覽古今】茶是典型的中國文化符號。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葉作為專用飲料,應不晚于西漢。魏晉南北朝時,茶一度成為奢侈飲品。隋唐以后,茶飲更為普及,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無不愛茶,品茶、論茶也成為一時風尚,但直至唐代陸羽著《茶經》才對茶文化進行系統梳理和著述。材料二 茶圣陸羽在其所著《茶經》中論述了茶的起源:“茶……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現代研究表明,茶樹喜歡溫暖、潮濕、蔭蔽的環境,排水良好的山區適宜其生長。材料三 中國茶區分布圖及中國部分茶葉始采日期表。茶葉始采日期①云南普洱2月22日①普安綠茶2月25日①西湖龍井3月18日①黃山毛峰3月23日①六安瓜片3月25日①信陽毛尖3月27日(1)依據因地制宜的原則,_____(山脈)—_____(河流)一線以南的山地、丘陵適合茶樹的種植,是我國茶葉的主產區。(2)圖中各地茶葉始采日期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3)四川省是世界古茶樹的起源地之一,它屬于圖中的_________茶區。秦嶺淮河緯度位置西南(4)從氣候、地形等角度分析我國四大茶區種植茶葉的共同自然條件。夏季高溫多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排水性好。(5)為加快茶產業發展,幫助茶農增收致富,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供發展資金;加強生產技術指導與服務;收集并發布市場信息;搭建互聯網銷售平臺;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南方一景欣賞.mp4 回顧袁老的一生.mp4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mp4 第一節 自然特征與農業.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