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元素 (第二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掌握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熟記常見的元素符號;2、認識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規律;3、通過元素周期表、學習分類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明白元素圖期表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元素符號的意義,元素周期表教學難點:元素符號的意義,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和相關信息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元素符號,國際上統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即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提問】元素符號有什么意義?/元素符號表示什么?【師生總結】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微觀意義: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二、新知講授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離子。【提問】大家還記得由原子直接構成物質的有哪些嗎?【講解】若元素的原子能直接構成物質,那么該元素符號還能表示這種物質?(如金屬、稀有氣體,C、P、S、Si等某些固態非金屬)【多媒體】展示部分元素符號表示的三種意義【思考】2H表示什么?【講解】元素符號前面加數字時,只有微觀意義,表示該原子的個數,如5O表示5個氧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練習】默寫常見的元素符號師:超市里的商品為了便于顧客選購,必須分門別類、有序地擺放。組成物質的一百多種無素是否也能這樣排列起來呢?它們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規律?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元素周期表的奧秘!【提問】元素周期表是根據什么得到的?【講解】科學家們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它們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這樣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師:提到原子的結構和性質大家會想到什么?【講解】原子的核外電子分層排布、最外層電子的數目【學生活動】仔細觀察元素周期表,尋找規律【思考】1、元素周期表上共有幾個橫行和幾個縱行?2、每種元素符號都有一個編號,這個數字叫做什么?3、每周期開頭是什么類型元素?靠近尾部是什么類型?結尾又是什么?4、根據每種元素單元格的信息,你能知道什么?【講解】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18個縱行、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其中比較特別的是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個族。族分為主族和副族(7A 8B 0)【多媒體】展示前18個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提問】同一周期或同一族的元素有什么規律/共同點?【師生總結】同一周期的原子電子層數相等,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等;且在主族中、最外層電子數與主族序數相同。【講解】元素周期表每周期的起始:金屬→非全屬→稀有氣體【提問】元素周期表編號的依據是什么?這個數子叫做什么?【師生總結】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原子核外電子數師:每一種元素都點據一格,每個單元格的圖示包含哪些信息?【講解】元素符號、原子序數、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顏色代表元素類型【練習】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并分析有關信息【講解】元素周期表的意義: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三、課堂小結四、隨堂練習五、化學史: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板書設計:元素一、元素符號1、書寫原則2、意義二、元素周期表1、結構2、規律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