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教學目標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科學精神:全面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明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法治意識:我國遵循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思想,已多次被寫入聯合國文件。公共參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教學重點 重點: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難點 難點:我國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教學過程:集體備課 個性設計(手寫補充)【課標要求】 解釋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闡述合作共贏的理念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思維導圖】 【必備知識】 核心考點一 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1、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 注意:與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相區分。 2、我國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1)立場 (2)宗旨 (3)基本目標 (4)基本準則 注意:伙伴關系≠同盟關系 伙伴關系的特征是:伙伴國之間平等、不結盟、不針對及損傷第三國的利益。 結盟關系的特征是:締結軍事同盟,統一部署軍事力量,統一行動,借超級大國爭霸,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中國特色外交政策的發展(三個階段) 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 核心考點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原因 (1)必要性 (2)意義 2、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 4、生動實踐 (1)在哪些方面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中國如何落實?) 拓展總結: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貫徹落實 為全球生態和諧、國際和平事業、變革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就全球治理來講,我們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就推動經濟全球化而言,我們提出了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發展方向。 就國與國關系來說,我們提出了堅持正確義利觀的外交理念,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就全球安全來看,我們提出了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在積極推進國際合作方面,我們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并付諸實踐、取得積極成效。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堅持按照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 【易錯清零】 1.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實力。 2. 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各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4.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6.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反映了中國優秀文化和中國特有的價值追求。 7.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命題探究】 (2021·浙江高考真題)長期以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倡導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為促進全球經濟“綠色復蘇”不懈努力。這說明,中國( ) ①努力促進共同發展 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③自覺踐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④注重向世界展示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堂總結】教學反思作業內容作業目的表揚的學生及特點有典型錯誤的學生及其問題鞏固作業預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