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4 澳大利亞【學習目標】1.閱讀澳大利亞位置圖,說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首都和領土組成。2.閱讀圖文資料,說出澳大利亞特有生物的物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閱讀澳大利亞地形圖、氣候分布圖、年降水量分布圖,分析三大牧羊帶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閱讀圖文資料,歸納澳大利亞冶金工業中心分布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教學重難點】重點:1.澳大利亞特有動物形成原因。2.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對其農牧業和工礦業的發展的影響。難點: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對其農牧業和工礦業的發展的影響。【教學方法】活動探究法、講授法、小組談論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播放澳大利亞宣傳片。新課講授:探究活動一:明位置,知領土1.知領土活動:請同學們觀察課件中的地圖,說出澳大利亞的領土組成。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及其周圍島嶼組成,是世界上唯一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2.明位置結合教材地圖,完成下面探究活動。活動:提問:你知道澳大利亞在哪里嗎?怎么描述它的地理位置?讓學生觀察地圖,并結合所學,說出澳大利亞的海陸位置以及緯度位置,對澳大利亞有個初步認識。探究活動二:識生物,析原因1.識生物①出示澳大利亞國徽,請同學們指出國徽上的袋鼠、鴯鹋、金合歡。②活動:提問:澳大利亞除了有這些特有生物,還有哪些?同學們結合課本查找出特有的生物還有考拉、鴨嘴獸、琴鳥、桉樹等。2.析原因小組活動:提問為什么澳大利亞有這么多其他大洲或地區沒有的古老、特有的生物?同學們小組探究得出原因: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就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傳播,致使大陸上沒有其他動物與它們進行生存競爭。②澳大利亞大陸一直比較穩定,自然條件比較單一,故動物進化緩慢。探究活動三:知環境,建牧場,析原因1.知環境出示相關資料,讓學生明白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原因,追根溯源澳大利亞綿羊眾多的原因。提問:澳大利亞適合綿羊的生長的條件有哪些?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關。結合圖文資料,分析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特征。地形:①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②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③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地勢起伏小。(向學生介紹大自流盆地的原理)河流:最長的河流墨累河,流向:自東向西注入印度洋。氣候:氣候類型多樣,呈半環狀分布。2.建牧場,析原因小組活動:澳大利亞當地根據自然環境特征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牧羊帶,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經驗建造合適的牧場,并解釋原因。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①地形以狹窄的沿海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有利于牧場經營;②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還有部分亞熱帶濕潤氣候,距海較近,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水源充足;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①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有利于牧場經營;②由于受到山脈的阻擋,降水較少在500—1000mm之間,但這個牧場有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墨累河,為牧場提供充足水源。粗放牧羊帶:①地形以平原和低矮的高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有利于牧場的大規模經營;②由于東部受到山脈的阻擋,降水較少在200—500mm之間,但這個牧場有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充足。探究活動四:看資源,探分布,析特點1.看資源以中澳貿易戰為切入點,澳方作者為什么以鐵礦石做文章?活動:閱讀圖文資料,說出礦產資源特點:種類多,儲量大,埋藏淺,便于開采,鐵礦石儲量大。2.探分布提問:澳大利亞的冶金工業中心分布有什么特征?原因是?活動:①讀圖找出澳大利亞冶金工業中心;②就某一個工業中心分析發展冶金工業的條件。③總結澳大利亞冶金工業中心整體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的沿海地區。3.析特點(1)結合圖文資料,歸納總結澳大利亞發展采礦業的特點。①規模大②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③開采、利用效率高④注重環保(2)結合前面分析,使學生進一步明白澳大利亞的另一個美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的原因。課堂練習:見課件。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了解了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認識了許多特有古老生物,并簡要分析了原因,結合圖文資料分析澳大利亞養羊業的條件及三大牧羊帶的分布,以及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作業布置:完成配套課后練習。【板書設計】【課后反思】1.本節課以澳大利亞宣傳片作為導入,給學生視覺沖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以中美貿易戰為切入點,使學生明白澳大利亞“坐在礦車上”的意義,創設情境,課堂上讓學生充分扮演牧場主的角色,選擇自己心儀的牧場并解釋原因,進一步鞏固所學,并使學生充分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意義。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