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判斷出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3.結合實例,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說出解決措施。【教學重難點】重點:1.運用資料,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2.結合實例,指出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國土地基本國策說出解決措施。難點: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并說出解決措施。【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指導法、活動探究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在鄉村,我們經常能看到基本農田保護牌。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為了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學生思考:為什么設置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呢?新課講授:土地資源的特點(一)土地利用類型課件展示圖片,讓學生試著判斷圖中的土地利用類型,教師歸納:根據利用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土地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不同類型。繼續展示圖片,學生思考,這些是不是土地資源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戈壁、荒漠可以作為旅游資源,雪山有豐富的淡水資源,石頭可以作水泥。這些屬于土地資源中難利用的土地。請學生結合“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分析: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有什么特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要給予合理的評價),教師總結: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其中草地和難以利用土地比重較大,耕地和林地比重較小。知道了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以后,我們再來探究一下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有什么特征?學生結合圖3-1-2 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分組探究分析耕地、林地、草地、難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區?(二)土地資源的分布學生探究活動,然后分組回答,教師結合課件依次講解我國耕地、林地、草地、難利用土地主要分布的區域,并結合中國地形圖、干濕區地圖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對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區的自然特征。(三)土地資源的總特征教師引導學生讀圖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總特征,教師總結: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各類土地人均占有量小,特別是人均耕地面積很少。【活動】請學生結合教材59頁圖,分析下面的三個問題:(1)比較中國、美國、俄羅斯人均耕地面積的差異。學生回答:俄、美人均耕地面積大,印、中人均耕地面積小。(2)比較中國、美國、印度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的差異。學生回答:印度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最大,中國最小。(3)結合教材和上圖說說我國耕地的基本特點。學生回答:我國耕地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小,且我國耕地總體質量較差,另外,我國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且開發難度較大。土地是立國之本,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土地。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商業、交通、城市建設等諸多方面對土地資源的需求迅速增長,進一步加劇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時,由于認識上的不足,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課件展示,學生觀察圖片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在利用中出現了什么問題,并思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活動】認識珍惜和保護耕地的緊迫性學生活動探究兩個問題:(1)比較我國耕地面積變化趨勢與城鎮變化趨勢,說說城鎮化趨勢對保護耕地的挑戰。(2)思考: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耕地?教師總結:加強宣傳,保護耕地;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建立農田防護林;禁止亂占耕地,住宅盡量建在不能耕種地區。所以在上課開始時我們看到的,很多鄉村設置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就是為了保護耕地。(二)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針對我國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國家制定并頒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課堂練習:見課件。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分析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也探究了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思考給出了解決措施,這讓我們對國家制定并頒布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以及《森林法》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作業布置:完成本節課配套課后練習。【板書設計】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