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課題】 14課文藝復興運動【授課班級】九(3)班【授課類型】新授課【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工具】多媒體(希沃白板)【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PPT);小組討論合作法;問答法;講授法【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準確簡述文藝復興的背景及其核心內容和實質。2.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文藝復興時期但丁、達 芬奇、莎士比亞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3.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作品和成就都是歷經磨難,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勵學生從小樹立敢于堅持真理,勇于開拓創新的信念和意識。(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成就【教學難點】認識文藝復興的實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以畫像《蒙娜麗莎》導入問題:你知道這幅作品的名稱嗎?這幅作品是誰創作的?《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達·芬奇創作的一幅油畫,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于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F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二)講授新課教師:自14世紀中葉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起源于意大利,傳播于歐洲大陸和英國,被認為是新時代的先兆。這個新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人們的思想會發生什么變化?教師出示兩則材料文藝復興材料: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意大利?!?4世紀中葉,因為意大利是商貿集中的地區。中世紀西歐商業貿易集中在地中海,而地中海又以意大利為中心,因此意大利積累了大量財富,比西歐任何地方都富裕,這是一個物質基礎。——摘選自錢乘旦:《西方那一塊土》1.時興起間、地點:14世紀,意大利Q:閱讀材料,分析歸納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背景和原因?材料1: 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商業城市興起,手工工場發展,經濟繁榮。材料2: 意大利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物質享受和優美的藝術欣賞,這就需要為他們服務的教師,醫生,建筑師,藝術家等為他們的現實生活增添樂趣。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并且發展起來。 ——節選自李純武:《簡明世界通史》材料3:中世紀,神權至上,教會極端蔑視人性,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骯臟的、下賤的。人的一生就是為贖罪而活著,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意義。藝術是被用來歌頌神的,人甚至是沒有資格被表現的,即使在歌頌神的藝術作品中出現人的形象,也是以低賤的,骯臟的形象出現?!陨喜牧险幾浴妒澜绾喪贰?br/>材料4:從14世紀中葉起,歐洲經歷了一場歷史上規模最大、危害最慘烈的致命瘟疫——黑死?。˙lack Death,即鼠疫)。 1347—1351年間,歐洲死亡人數約2500萬,占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給人們帶來恐慌,也促使人們反?。哼B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視人自己的價值 。材料5:14、15世紀,由于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拜占廷帝國的許多學者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就近的意大利城市以及西歐地區避難……使得生活在基督教神權世界的人們重新看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和愷撒,以及其他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光輝思想。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人性戰勝了神性,希臘人的理性光明照穿了教皇和封建制度所構成的重重帳幕給西歐帶去了文藝復興之光。背景:(1)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2)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3)政治因素:新興資產階級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要求;(4)思想因素:基督教壟斷西歐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學鉗制著人們的思想。(5)直接原因:黑死病在歐洲流行,促使人們反省。(6)文化上: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傳統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有眾多博學多才的學者;3.核心思想:人文主義教師總結:中世紀時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中世紀時期的圣母 VS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4.性質: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①核心內容: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溫馨提示: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神權至上主義”,但并不反對宗教信仰。5.方式: 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材料:文藝復興,從表面上看來,是歐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運動。在他們心目中,古代希臘、羅馬是歐洲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因此他們懷著一種復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遺產,力圖恢復古典文化藝術,使之“再生”。但是,文藝復興并非對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摘編自齊世榮、吳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編》6.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教師:閱讀教材,說說但丁的代表作是什么,并簡要介紹其內容。教師: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神曲》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作品通過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與理想。(1)但?。旱∈俏乃噺团d的先驅。他的長篇詩作是《神曲 》。“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薄ǖ拢┒鞲袼梗‵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教師展示PPT達芬奇——教師:達 芬奇為什么會被稱為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簡要介紹一下。①文化巨人:達 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著名畫家和科學家。14歲時拜師學畫,后來同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并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他廣泛涉獵數學、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軍事等各個學科領域,是世界科學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的學者。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蹲詈蟮耐聿汀樊嬅婷枋隽艘d說話時諸門徒的反映:或驚愕,或憤慨,或悲嘆,或相互議論,或急于表白。猶大驚慌失措的神情與耶穌的鎮定形成鮮明的對比?!睹赡塞惿肥切は癞?。畫中少婦目光神奇而專注,面頰柔潤而微紅,似有若無的笑容,讓人捉摸不透達 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等。達 芬奇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教師過渡:15、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英、法、德等。(3)莎士比亞:英國著名文學藝術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流傳作品包括39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教師:從下列臺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哈姆雷特》臺詞: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教師: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Q:依據以下材料,結合教材分析指出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材料一:文藝復興運動就是高舉思想解放的旗幟,打破中世紀神學桎梏,使文化的各個領域從蒙昧主義、禁欲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創造了遠比千年中世紀更多、更絢麗多彩的成就,對人類文化寶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節選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飆疾進時代》材料二:文藝復興使得歐洲沖破了中世紀的巨大束縛,為西歐步入資本主義時代做了前期準備?!幾詣⒌卤蟆秶H關系史》材料三:文藝復興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代。正如恩格斯所說:“在人文主義的偉大思想光輝和永恒藝術魅力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因為文藝復興期間人文主義者的啟發,歐洲隨之而來的是商業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開創了一個理性的時代,世界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用: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文藝復興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合作探究——探究文藝復興的背景?教師: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比較一下不同時期的圣母畫像,我們可以看出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在當時起到什么作用?【課堂總結】歸納總結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代表人物 國別 稱謂 代表作但丁 意大利 文藝復興的先驅 《神曲》達·芬奇 意大利 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 《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 英國 著名文學藝術家 《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鞏固練習】限時訓練【作業布置】九年級上冊歷史練習冊第14課 單項選擇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圍繞文藝復興的背景、文藝復興的興起、實質以及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成就,引導學生來理解文藝復興并不是簡單的“復興”,這里有繼承,更有創新。通過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成就介紹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文藝復興的理解。最后我通過歸納比較的方式,讓學生繪制表格對本課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成就進行總結,形成整體感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