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日本》說課稿一、【說設計理念】 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正在受到巨大沖擊,探究性學習的觀念不斷深 入人心。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分析、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 學精神、創新精神甚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到對生 活有用的地理,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從而達到學會學習。二、【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我國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日 本》的第一課時,屬于世界地理中的國家地理,是學生在學習國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 個國家。首先,從學習國家地理來說,日本這一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對后面的國家教學,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其次,從認知方面來說,日本這個國家 對于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日本這個國家在戰爭電視劇中,以及一些國際政治新聞中關于日本的核廢水排放等頻繁出現,陌生在于日本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呢?學生可能更有興趣了解。這些都能反映出學習這一節的重要性.2、教學目標分析(1)、能夠運用地圖,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主要城市。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災害: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 (3)、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讀圖分析的能力。(4)、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資源觀及生活技能,使他們懂得地震時如何進行自我保護。3、說教學重點、難點 【說教學重點】1。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災害:多火山、地震及原因。 【說教學難點】 1。分析一個國家位置、地形的方法. 2.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預防.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通過運用地圖,使學生能夠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領土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關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預 防,主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得出結論。在教學方法上,我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 學演示與講解更為直觀,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說教法】 讀圖導學法、活動探究法 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以人 為本”教育思想的體現。 讀圖導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帶著問題閱讀分析地圖,讀出圖中有哪些信 息,主要運用于學生學習日本的位置、范圍、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方面。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學會讀圖,并從中獲取信息,另一方面小組合作讀圖, 也可讓學生在讀圖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合作,與同學之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活動探究法是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進行探索,在 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興趣,達到教學的目的。 這種方法主要運用于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如日本的地形及其影響,日本多 火山地震的原因,另外,也運用于學生探究避震的方法。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 高課堂教學效率。四、【說學法】 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讀圖分析 (培養讀圖分析的能力)2合作交流 (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 歸納式學習(培養歸納總結的能力) 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合作交流的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創造多種機會 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 生學會合作學習.合作探究主要體現在學習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使學生在探究性 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 教學中必須“授之于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身 學習的目標。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 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圖片《富士山和櫻花》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日本有一個總體直觀的感知。 展示學習目標 2.講授新課: 多媒體展示《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國》圖 讀圖分析: 日本的地理位置(從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進行分析) 運用讀圖導學法,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3、讀圖分析討論:日本的領土構成,主要城市。3多媒體展示《日本國版圖》 學生分組討論:日本的領土構成,主要城市 運用讀圖導學法,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4、探究討論:日本的地形特點及影響 多媒體展示《日本的地形》。 學生分組討論:日本的地形特點及影響運用活動探究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到日本的 地形特征。5、師生互動:日本的氣候 多媒體展示《日本的氣候圖》 分析討論:日本的氣候類型 ,日本的氣候特點。 6、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展示《六大板塊示意圖》探究: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暢所欲言運用活動探究法,讀圖導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合作探究中 學習到日本多震的原因.讓學生思考: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應該向日本學習什么? 師生共同討論避震的措施?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 12 秒鐘,在這短短 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 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源, 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7、課堂小結 提問: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總結 教師歸納總結 多媒體展示 第一節 日本(第一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1.日本的地理位置 2。領土組成:四大島嶼及附近的一些小島 3.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沿海平原狹小 4。國土特點: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總結: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一般要了解該國家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地形、氣候、特點等方面。8、隨堂鞏固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