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帶著地形圖去越野課后練習姓名: 班級:一、選擇題。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的地形區是( )。平原 B. 高原 C. 盆地 D. 丘陵讀下邊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處地形部位的名稱是山脊甲處的海拔約為358米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東南小河的流向是東南向西北在山區常有河流流過的地形是(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第4-5題。甲、乙、丙、丁四點,可能出現瀑布的是( )。甲 B. 乙 C. 丙 D. 丁圖中陰影區域的地形是( )。高原 B. 山地 C. 盆地 D. 鞍部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第6-7題。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沿坡度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線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該等高線地形圖中的等高距是(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第8-9題。①、②兩地比較( )。①海拔低于② B. ①、②海拔相同 C. ①海拔高于② D. ①、②表示盆地對于③和④兩條虛線的判斷,正確的是( )。③表示山谷 B. ③表示山脊 C. ④表示山谷 D. ③、④均表示山脊如下圖所示,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800米B. 1300米C. 300米D. 500米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 )。山地 B. 盆地 C. 緩坡 D. 陡崖在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上,表示山脊的是( )。B處C處D處A處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一般為( )。山地 B. 平原 C. 丘陵 D. 高原關于下面等高線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甲與乙山的相對高度是2470米CD是山谷,EF是山脊G是陡崖,A是鞍部CD和EF都是山谷圖中等高線圖表示的地形名稱依次是( )。山谷、鞍部、山脊、盆地 B. 山脊、盆地、山谷、山頂C. 山脊、山頂、山谷、盆地 D. 山谷、山頂、山脊、盆地下列關于等高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等高線上標的高度是相對高度 B. 等高線閉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頂C. 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D. 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是山脊如圖所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所示,圖中示坡線(虛線)表示山谷,若在山谷中突然發生泥石流,你認為哪條線路成功逃生的幾率最大?( )甲乙丙丁下列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最有可能發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 )。二、綜合題。19、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A 、B 、C 、D 。A地與D地的相對高度約為 米;C地與D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C地位于D地的 方向。圖中小溪的流向是自 向 。20、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示地形部位名稱A B CE、F兩地相比,坡度較陡的是 ,判斷理由是 。圖中,李莊大致位于周莊的 方向,若李莊與周莊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實際距離為 。圖中小河支流匯合后的流向大致是自 向 。當地要修建一座水庫,壩址選在 處(填字母)最合適。2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上比例尺用數字式表示: 。B地在A地的 方向。若量得甲、乙兩山頂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兩山頂的實際水平距離是 米。圖中表示高度的數字,指的是 。甲山頂與乙山頂的相對高度是 米。甲、乙、丙、丁四處,適合開展攀巖運動的是 。A地與B地相比,坡度較陡的是 。判斷的依據是等高線 (密集/稀疏)。EF與CD,其中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判斷的依據是等高線向 處凸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