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上冊)3.2.1垂直的生計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22七下·諸暨期中)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國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以下哪方面厚愛有加( )A.旅游設施 B.冰川快車 C.生態環境 D.河流湖泊【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影響很大,既有利又有弊。瑞士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注重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瑞士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瑞士因此有了“世界公園”、“世界花園”之稱。具體措施有:1)嚴格立法保護環境。早在19世紀,瑞士就制定了森林法,保障森林資源的養護和合理開發;2)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自然保護區,這里禁止打獵、伐木、放牧、采花,為許多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國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生態環境厚愛有加。 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山地之國瑞士,屬于容易題。2.(2022七下·溫州期中)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海拔高,地形以山地為主②有冰川和積雪,景觀奇特③冬季雪量高,溫泉資源豐富④礦產豐富,工業發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的關鍵“自然原因”可排除④,因為工業發達是人文條件。 海拔高,地形以山地為主 ; 有冰川和積雪,景觀奇特 ; 冬季雪量高,溫泉資源豐富 ,都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故①②③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山地之國,屬于識記題3.(2021七下·嘉興期末)下列旅游項目最有可能在瑞士展開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瑞士發展旅游業,夏季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冬季是瑞士山區最重要的旅游季節,滑雪場景十分特別,故①和③符合題意。②可能是在江南水鄉,④是在草原地區。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瑞士的人文環境,屬于容易題。4.(2021七下·淳安期末)下列有關瑞士說法正確的是( )A.旅游資源豐厚,四季皆可旅游 B.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多C.礦產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秀美 D.位于落基山脈,是山地之國【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旅游資源豐厚,四季皆可旅游。山區面積廣大,但適合發展耕地的面積較小,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瑞士屬于阿爾卑斯山脈,是典型的山地之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阿爾卑斯山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山地氣候以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而陽光明媚為特色;地形有犬牙交錯的陡峭山峰,也有坡陡底平的寬谷,加上綠色植被覆蓋,景色壯麗而變化萬千;山地湖水和高山積雪可以滿足多種旅游需要。夏季可進行避暑、療養和風景觀賞旅游,冬季可開展滑雪運動旅游。5. 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是印加文明發源地②夏季景色優美,氣候涼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條件好④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所學可知,安第斯山脈是印加文明的發源地,故①說法錯誤;阿爾卑斯山區發展旅游業得益于它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條件,②和③是自然條件,④是人文條件。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屬于容易題。6.(2021七下·臺州月考)作為登山愛好者到瑞士的最佳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夏日,人們選擇去湖邊、山東盡情享受沒好事關,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瑞士的特色,屬于容易題。7.連接了阿爾卑斯山脈兩大著名的旅游勝地,被稱為“世界上行駛最慢的觀景快車”,其行程近7個半小時,跨越290多座橋梁,穿過90多條隧道,是瑞士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游覽路線的是( )A.伯爾尼納快車 B.金色山口快車C.黃金列車 D.冰川快車【答案】D【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連接了阿爾卑斯山脈兩大著名的旅游勝地,被稱為“世界上行駛最慢的觀景快車”,其行程近7個半小時,跨越290多座橋梁,穿過90多條隧道,是瑞士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游覽路線的是冰川快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冰川快車,又稱冰川列車,是世界十大頂級豪華列車之一。它每小時以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駛,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慢的快車,但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每年大約有25萬游客登上“冰川快車”,體驗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夢幻之旅。8.下列關于瑞士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山區面積占到了國土總面積的80% ②礦產資源匱乏耕地面積少③境內地形多樣,景觀奇特優美 ④古城鎮增添了旅游情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 ①山區面積占到了國土總面積的70%,②礦產資源匱乏耕地面積少③境內地形多樣,景觀奇特優美④古城鎮增添了旅游情趣 , ②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瑞士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狹小;礦產資源奇缺,缺乏發展工農業的自然條件;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等。9.瑞士的耕地占到國土面積的( )A.3% B.6% C.9% D.12%【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瑞士的耕地占到國土面積的 6%。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瑞士國土面積總計41293平方公里,其中60%為山區,可耕地面積僅占全國土地的6.3%,礦產資源奇缺.10.瑞士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因為該地區具有( )A.便利的交通 B.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C.豐富的礦產 D.眾多的旅行社【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瑞士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因為該地區具有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其他說法與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關系不大。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瑞士是山地之國,境內有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有冰川和積雪,自然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吸引力強。11.在說起家鄉氣候時,家住瑞士南端的菲利普說:“這里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下列哪幅圖反映了該氣候類型( )A. B.C. D.【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這里的氣候特點是地中海氣候的氣候特征。在給出的四種氣候類型中,A是溫帶季風氣候,B是地中海氣候,C是熱帶雨林氣候,D是亞熱帶季風氣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2.下列河流發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的一組是( )A.葉尼塞河、塞納河、恒河 B.多瑙河、葉尼塞河、塞納河C.萊茵河、多瑙河、恒河 D.萊茵河、多瑙河、波河【答案】D【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所有高大的山系都是大河的源頭。但阿爾卑斯山因為其距離海洋的距離不夠遠,該區長河不多,較大的河流只有多瑙河、萊茵河、羅納河和波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葉尼塞河位于西伯利亞城市克拉斯諾亞斯克以南約38公里處,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由源出東薩彥嶺和唐努山的大、小葉尼塞河匯合而成。曲折向北流,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葉尼塞灣。全長5540公里,流域面積為270.7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支流約2萬條,主要支流分布在右岸。13.瑞士之所以選擇發展旅游業、金融業,其自然因素有( )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②瑞士人吃苦耐勞、工作勤奮③擁有古老的城鎮和純樸的鄉村生活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瑞士發展旅游業的自然因素有: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不能發展種植業,只能另謀出路;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利用有利的自然景觀,發展了旅游業。但是,②瑞士人吃苦耐勞、工作勤奮,③擁有古老的城鎮和純樸的鄉村生活屬于人文因素,不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爾卑斯山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山地氣候以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而陽光明媚為特色;地形有犬牙交錯的陡峭山峰,也有坡陡底平的寬谷,加上綠色植被覆蓋,景色壯麗而變化萬千;山地湖水和高山積雪可以滿足多種旅游需要。夏季可進行避暑、療養和風景觀賞旅游,冬季可開展滑雪運動旅游。14.阿爾卑斯山的旅游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①人們就業機會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勞②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人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③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④會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阿爾卑斯山的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影響很大,既有利又有弊,其有利影響有:①人們就業機會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勞 ②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人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①②③正確。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但是,瑞士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④會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這個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阿爾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1 / 1人文地理(上冊)3.2.1垂直的生計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22七下·諸暨期中)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國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以下哪方面厚愛有加( )A.旅游設施 B.冰川快車 C.生態環境 D.河流湖泊2.(2022七下·溫州期中)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海拔高,地形以山地為主②有冰川和積雪,景觀奇特③冬季雪量高,溫泉資源豐富④礦產豐富,工業發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2021七下·嘉興期末)下列旅游項目最有可能在瑞士展開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1七下·淳安期末)下列有關瑞士說法正確的是( )A.旅游資源豐厚,四季皆可旅游 B.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多C.礦產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秀美 D.位于落基山脈,是山地之國5. 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是印加文明發源地②夏季景色優美,氣候涼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條件好④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6.(2021七下·臺州月考)作為登山愛好者到瑞士的最佳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連接了阿爾卑斯山脈兩大著名的旅游勝地,被稱為“世界上行駛最慢的觀景快車”,其行程近7個半小時,跨越290多座橋梁,穿過90多條隧道,是瑞士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游覽路線的是( )A.伯爾尼納快車 B.金色山口快車C.黃金列車 D.冰川快車8.下列關于瑞士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山區面積占到了國土總面積的80% ②礦產資源匱乏耕地面積少③境內地形多樣,景觀奇特優美 ④古城鎮增添了旅游情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瑞士的耕地占到國土面積的( )A.3% B.6% C.9% D.12%10.瑞士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因為該地區具有( )A.便利的交通 B.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C.豐富的礦產 D.眾多的旅行社11.在說起家鄉氣候時,家住瑞士南端的菲利普說:“這里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下列哪幅圖反映了該氣候類型( )A. B.C. D.12.下列河流發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的一組是( )A.葉尼塞河、塞納河、恒河 B.多瑙河、葉尼塞河、塞納河C.萊茵河、多瑙河、恒河 D.萊茵河、多瑙河、波河13.瑞士之所以選擇發展旅游業、金融業,其自然因素有( )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②瑞士人吃苦耐勞、工作勤奮③擁有古老的城鎮和純樸的鄉村生活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阿爾卑斯山的旅游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①人們就業機會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勞②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人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③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④會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影響很大,既有利又有弊。瑞士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注重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瑞士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瑞士因此有了“世界公園”、“世界花園”之稱。具體措施有:1)嚴格立法保護環境。早在19世紀,瑞士就制定了森林法,保障森林資源的養護和合理開發;2)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自然保護區,這里禁止打獵、伐木、放牧、采花,為許多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國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生態環境厚愛有加。 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山地之國瑞士,屬于容易題。2.【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的關鍵“自然原因”可排除④,因為工業發達是人文條件。 海拔高,地形以山地為主 ; 有冰川和積雪,景觀奇特 ; 冬季雪量高,溫泉資源豐富 ,都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故①②③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山地之國,屬于識記題3.【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瑞士發展旅游業,夏季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冬季是瑞士山區最重要的旅游季節,滑雪場景十分特別,故①和③符合題意。②可能是在江南水鄉,④是在草原地區。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瑞士的人文環境,屬于容易題。4.【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旅游資源豐厚,四季皆可旅游。山區面積廣大,但適合發展耕地的面積較小,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瑞士屬于阿爾卑斯山脈,是典型的山地之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阿爾卑斯山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山地氣候以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而陽光明媚為特色;地形有犬牙交錯的陡峭山峰,也有坡陡底平的寬谷,加上綠色植被覆蓋,景色壯麗而變化萬千;山地湖水和高山積雪可以滿足多種旅游需要。夏季可進行避暑、療養和風景觀賞旅游,冬季可開展滑雪運動旅游。5.【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所學可知,安第斯山脈是印加文明的發源地,故①說法錯誤;阿爾卑斯山區發展旅游業得益于它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條件,②和③是自然條件,④是人文條件。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屬于容易題。6.【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夏日,人們選擇去湖邊、山東盡情享受沒好事關,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瑞士的特色,屬于容易題。7.【答案】D【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連接了阿爾卑斯山脈兩大著名的旅游勝地,被稱為“世界上行駛最慢的觀景快車”,其行程近7個半小時,跨越290多座橋梁,穿過90多條隧道,是瑞士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游覽路線的是冰川快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冰川快車,又稱冰川列車,是世界十大頂級豪華列車之一。它每小時以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駛,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慢的快車,但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每年大約有25萬游客登上“冰川快車”,體驗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夢幻之旅。8.【答案】D【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 ①山區面積占到了國土總面積的70%,②礦產資源匱乏耕地面積少③境內地形多樣,景觀奇特優美④古城鎮增添了旅游情趣 , ②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瑞士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狹小;礦產資源奇缺,缺乏發展工農業的自然條件;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等。9.【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瑞士的耕地占到國土面積的 6%。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瑞士國土面積總計41293平方公里,其中60%為山區,可耕地面積僅占全國土地的6.3%,礦產資源奇缺.10.【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瑞士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因為該地區具有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其他說法與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關系不大。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瑞士是山地之國,境內有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有冰川和積雪,自然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吸引力強。11.【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這里的氣候特點是地中海氣候的氣候特征。在給出的四種氣候類型中,A是溫帶季風氣候,B是地中海氣候,C是熱帶雨林氣候,D是亞熱帶季風氣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2.【答案】D【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所有高大的山系都是大河的源頭。但阿爾卑斯山因為其距離海洋的距離不夠遠,該區長河不多,較大的河流只有多瑙河、萊茵河、羅納河和波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葉尼塞河位于西伯利亞城市克拉斯諾亞斯克以南約38公里處,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由源出東薩彥嶺和唐努山的大、小葉尼塞河匯合而成。曲折向北流,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葉尼塞灣。全長5540公里,流域面積為270.7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支流約2萬條,主要支流分布在右岸。13.【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瑞士發展旅游業的自然因素有: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不能發展種植業,只能另謀出路;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利用有利的自然景觀,發展了旅游業。但是,②瑞士人吃苦耐勞、工作勤奮,③擁有古老的城鎮和純樸的鄉村生活屬于人文因素,不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爾卑斯山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山地氣候以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而陽光明媚為特色;地形有犬牙交錯的陡峭山峰,也有坡陡底平的寬谷,加上綠色植被覆蓋,景色壯麗而變化萬千;山地湖水和高山積雪可以滿足多種旅游需要。夏季可進行避暑、療養和風景觀賞旅游,冬季可開展滑雪運動旅游。14.【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阿爾卑斯山的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影響很大,既有利又有弊,其有利影響有:①人們就業機會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勞 ②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人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①②③正確。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但是,瑞士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④會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這個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阿爾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上冊)3.2.1垂直的生計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上冊)3.2.1垂直的生計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