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四 哲學與文化 第五、六課答題思路總結分析【常見問法】1、從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的角度分析材料?2、從尋覓社會的真諦的角度分析材料?3、從社會歷史的主體的角度分析材料?4、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材料?5、從價值觀(或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分析材料體現的道理或給我們的啟示?6、從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的角度分析材料?7、從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角度分析材料?答題模板1、從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的角度分析材料?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雙重性)(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要求通過改革使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的發展。(或者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4)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5)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6)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答題模板2、從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歷史觀)的角度分析材料?(1)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3)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4)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要求通過改革使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的發展。(5)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答題模板3、從價值觀(或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分析材料體現的道理或給我們的啟示?(1)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2)要形成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3)人的真正價值在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4)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5)必須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實現人生的價值。答題模板4、從社會歷史的主體的角度分析材料?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和堅持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材料③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材料④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材料答題模板5、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材料?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材料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材料答題模板6、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的角度分析材料?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材料②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材料材料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答題模板7、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角度分析材料?①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材料②要堅持人民至上,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材料【典型例題】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歷史主動精神體現為高度的歷史自覺、強烈的歷史擔當、偉大的歷史創造、堅定的歷史自信。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壓迫和侵略,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以“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拼命精神,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依據中國國情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具體實際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使我國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深刻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基礎上,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放精神,“艱苦奮斗、知難而進”的創業精神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問題中逐漸形成了“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釘釘子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治國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制定了科學的戰略部署。中國共產黨人屢次在歷史的重大關頭作出正確抉擇,成功開拓出中華民族穩健的歷史主動道路。結合材料并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原理,分析中國共產黨堅持弘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原因。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H縣是處于太行山革命老區的貧困縣,在革命戰爭年代,先烈們用熱血鑄就了追求夢想、頑強奮斗、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對于老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仍發揮著巨大的激勵和凝聚作用。在脫貧攻堅中,該縣針對一些貧困戶安于貧困、消極無為、得過且過的思想狀態,大力弘揚先烈精神,為貧困群眾壯骨補鈣。該縣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助力脫貧攻堅”系列活動,形成了“我脫貧我光榮”的輿論氛圍,貧困群眾爭先恐后致力脫貧,創造美好生活。運用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知識,分析在脫貧攻堅中大力弘揚先烈精神的原因。3.某縣是農業大縣,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該縣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一代種不動,農二代不想種,農三代不會種”等問題與瓶頸逐漸暴露,導致農業產出效益偏低。近年來該縣立足本縣農業實際創新構建“1個縣農業公司、18個鎮農業公司、400個村集體合作社和1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的“11841”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了農業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帶動了集體經濟的增長和農民增收。結合材料,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該縣發生變化的原因。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以下是該方案的部分表述:意義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要求 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規律,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內容 應對“黑天鵝”“灰犀?!笔录头婪痘怙L險能力不強問題,特別是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結合材料,從“社會歷史的主體”的角度,闡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綜合考量。(10分)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并指出,要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同時也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結合材料并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知識,說明黨如何做才能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去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去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的二十大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把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202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強意志,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障。結合材料,運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知識,闡釋不斷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原因。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3年5月22日是第23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宣布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From Agreement to Actin:Build Back Biodiversity),其目的旨在促進支持《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昆蒙框架)的行動。所謂“協議”,是指在2022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的“昆蒙框架”,倡導世界各國和社會各界都應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中國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2023年,中國將根據“昆蒙框架”更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加強部際聯動和央地合作。推進生物多樣性調查和觀測,強化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協同增效,展現中國大國擔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同時,為進一步夯實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作基礎,中國將推動企業、社會組織、公眾等不同主體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結合材料,運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知識,說明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價值追求。(10分)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論語·顏淵篇》),中國航天制造業的焊接高級技師、全國十大能工巧匠高鳳林以行動詮釋中華民族這一傳統美德。30多年來,他加強學習進修,不斷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嚴格自律,嚴苛訓練,練就焊接穩、難、勻的扎實基本功。他拒絕很多企業的高薪聘請,認為用我們的發動機把衛星運載火箭送到太空,這種自豪感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憑借敬業精神和精湛技藝,他完成一次次技術攻關,創造航天焊接史上的奇跡,體現了大國工匠的執著追求。結合材料,從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角度,說明高鳳林為什么能夠創造航天焊接史上的奇跡。9.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寄語當代青年: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結合材料,選取一個哲學原理,以“時代大舞臺青春放光彩”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字左右。【參考答案】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積極的推動作用。②歷史主動精神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是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自覺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歷史發展大勢,勇擔歷史使命的政治品格,是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堅持弘揚歷史主動精神,才能堅定理想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進歷史自覺,把握戰略主動,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從根本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它有時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H縣在脫貧攻堅中,需要改變一些貧困戶落后的思想狀態,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實現脫貧。②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H縣的先烈們用熱血鑄就的革命精神,對今天老區群眾的脫貧致富仍發揮著巨大的激勵和凝聚作用;該縣開展的系列文化活動,激勵著貧困群眾爭先恐后致力脫貧,創造美好生活。3.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該縣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問題與瓶頸逐漸暴露。②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狀況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該縣就阻礙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和經營機制弊端進行“11841”改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③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能使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更加科學、更切實際,有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②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是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有利于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點5分,共10分)5.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黨根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黨應根據我國甚至全球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現狀,及時調整我國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推動我國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以便有足夠的國家力量去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黨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6.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于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②.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國務院機構改革不斷破除政府在體制機制上的弊端。有限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從結構上進行改革,形成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③.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務,不斷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利于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7.①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價值觀念與時俱進,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要充分發揮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導向作用。②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根據“昆蒙框架”編制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加強合作,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協同增效,展現中國大國擔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每點5分,共10分)8.①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高鳳林嚴格自律,嚴苛訓練,練就焊接穩、難、勻的扎實基本功。②創造和實現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0多年來,高鳳林加強學習進修,不斷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嚴格自律,嚴苛訓練,練就焊接穩、難、勻的扎實基本功。③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堅定理想信念、需要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引。高鳳林拒絕很多企業的高薪聘請,認為用我們的發動機把衛星運載火箭送到太空,這種自豪感是用金錢買不到的。④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品德修養,不斷打牢道德根基。憑借敬業精神和精湛技藝,高鳳林完成一次次技術攻關,創造航天焊接史上的奇跡,體現了大國工匠的執著追求。①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人活著的價值就在于他是否承擔了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在這個時代,就注定要承擔歷史賦予的使命。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②青春就要勇于擔當。面對時代的召喚,面對歷史的使命,當代青年要有一種勇立潮頭的浩氣,有一種超越前人的勇氣,有一種與時俱進的朝氣,用中國夢引領個人夢,把個人夢匯入中國夢,志存高遠、胸懷理想,勤奮學習、增長本領,敢為人先、開拓進取,腳踏實地、自強不息,修身立德、錘煉品格,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在通往中國夢的道路上放飛青春夢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