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孫子算經》抽象與建模浙江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技六上 第3課為什么要抽象與建模?抽象與建??梢宰プ栴}的核心,忽略與問題求解無關的要素。用一定的方式表示關鍵要素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問題描述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有若干只雞、兔在同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雞兔有35個頭,從下面數雞兔有94只腳,問籠中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現代漢語解決問題之前,要對問題進行清晰的描述,包括已知條件、未知條件與求解目標等。生活中的抽象抽象有若干只雞、兔在同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雞兔有35個頭,從下面數雞兔有94只腳,問籠中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當問題中個對象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時,可以使用表格對問題進行抽象。對象 數量 關系頭數 腳數 雞 未知 未知 雞只數=雞頭數兔只數=兔頭數雞只數×2=雞腳數兔只數×4=兔腳數雞頭數+兔頭數=35雞腳數+兔腳數=94兔 未知 未知 雞兔整體 35 94 列表格雞只數兔只數jitu建模根據抽象出來的數據及其關系,可以建立計算模型,進而推導出答案,解決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的計算模型可以用如下算式進行表達:ji+tu=35ji×2+tu×4=940<ji<35, 0<tu<35建模如果同一個籠子里雞的只數和兔的只數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呢,每次都需要修改計算模型嗎?練習練習謝謝觀看!浙江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技六上 第3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