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美術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讀書、愛書的情結》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基本信息美術 八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讀書、愛書的情結單元組織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方式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讀書、愛書的情結》第一 《讀書、愛書的情結》—課時 —書林漫步2 《讀書、愛書的情結》第二 《讀書、愛書的情結》—課時信息 課時 —手工書設計3 《讀書、愛書的情結》第三 《讀書、愛書的情結》—課時 —方寸鈐記——藏書印4 《讀書、愛書的情結》第四 《讀書、愛書的情結》—課時 —書間精靈——藏書票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單元內容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涉及“欣賞 評述”、“造型 表現”、“設計 應用”等學習領域的內容。“欣賞 評述”是指學生通過對自然美、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等進行觀察、描述、分析,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美術欣賞能力;“造型 表現”是指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表達情感和思想,體驗造型樂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設計 應用”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與交流信息,改善環境與生活,逐步形成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單元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學科知識融入生動的課程內容中,密切聯系社會生活,突出應用型、審美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本單元教學主要通過鑒賞中外古今形式豐富的書籍設計,了解書籍設計發展的歷史脈絡, 把學習手工書設計與裝飾學生自己喜愛的書相結合,學習用純手工的方式制作書籍;了解藏書印和藏書票的藝術形式、主題內容、審美內涵等相關知識,學會藏書印和藏書票的設計制作方法;合理運用各種物質材料和工具,并結合構圖、色彩、美術字、圖形設計等知識設計制作出具有自己風格的藏書印和藏書票;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體驗設計活動的樂趣;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審美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讀書、愛書、藏書的文化價值觀。(★以上關于課標要求的描述參考《美術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相關內容:(1)課程基本理念:關注文化與生活,通過介紹中外書籍裝幀設計發展演變歷史,了解豐富多彩的書籍裝幀設計形式和方法,感受不同文化所產生的不同美術特色;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采取講授、展示、示范和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會設計制作出具有自己風格的藏書印和藏書票。(2)課程設計思路:本單元涉及的三個學習領域的劃分是相對的,每一個學習領域各有側重,又相互交融、緊密相關,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美術課程結構。(3)課程目標中關于“欣賞 評述”、“造型 表現”、“設計 應用”三個領域分目標的內容描述。(4)課程內容中第四學段關于“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三個領域目標、學習活動建議、評價要點的內容描述。)(二)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含《書林漫步》《手工書設計》《方寸鈐印—藏書印》《書間精靈—藏書票》四課內容,涉及“欣賞 評述”“設計 應用”“造型 表現”等學習領域,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拓展讀書愛書的情結,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聯系,體現了綜合性學習。第 1 課《書林漫步》包括“中國的古書籍設計”“國外的書籍設計”“走向世界的中國書籍設計”三部分內容,使學生了解書籍設計的概念、發展、種類、要素及基本結構,為學習手工書設計做好準備。第 2 課《手工書設計》包括手工書設計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了解手工書設計的相關知識,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第 3 課《方寸鈐印-藏書印》包括藏書印的發展歷程、藏書印的制作方法。了解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與傳統書法、篆刻藝術的關系,學會從書法、章法、刀法的角度欣賞藏書印的藝術美感,掌握藏書印的制作方法。第 4 課《書間精靈-藏書票》包括藏書票的內容題材、種類、制作方法等基礎知識,學習并練習紙版藏書票的制作方法。本單元的教學采用“探究—發現—實踐”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關注書籍設計的美感并親手設計制作手工書,在自己的書籍上鈐印上自己設計的藏書印或貼上自己設計制作的藏書票,讓學生在學和做中更加愛書、愛讀書、愛藏書,充實自己的學習與成長經歷。單元思維導圖:(三)學情分析書籍是學生最親密的伙伴,學生除了課堂學習用書以外,在日常課外閱讀中也接觸了大量不同裝幀形式的書籍,但是學生對中外書籍裝幀設計和發展演變過程還是比較陌生的,也充滿好奇感,教師可以通過中外書籍形式對比和古今書籍設計對比兩個維度幫助學生了解書籍設計的概念、發展沿革、種類、要素及基本結構等。在學習手工書、藏書印、藏書票的設計和制作時,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對于手工制作技巧也有了一定的掌握,由于學生的學和動手能力存在差異以及對手工書、藏書印、藏書票的設計和制作喜愛程度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展示和示范,有針對性進行指導,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并要加強學生在使用工具時的安全教育。三、單元學習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序號 單元學習目標 單元作業目標 水平層級了解書籍的結構和書籍設 搜集各種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并能將1 計的概念、形式特點,學會欣 了解它們按形式分類,感受書籍賞書籍設計的作品。設計之美。通過欣賞探究,了解中了解和探究中外古今豐富 國古書籍設計的巧妙構思和2 多彩的書籍設計形態和書籍設 國外書籍設計藝術與手工相 理解計的發展變革。 結合的特點,培養學生愛書、讀書、藏書的好習慣。了解手工書的特點,設計 自主學習手工書的制作3 一本手工書要從哪幾個方面入 過程,掌握手工書設計制作 運用手,小組合作完成一本手工書 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提高學生書籍設計意識。 實踐能力。了解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與 欣賞古今優秀藏書印作4 我國書法、篆刻藝術的關系, 品,從書法、篆刻角度評鑒 理解初步認識藏書印獨特的藝術魅 藏書印作品,理解藏書印的力。 功能和藝術之美。了解藏書印用途、分類以 掌握藏書印設計制作的5 及布局和章法。熟悉設計制作 基本方法和步驟,嘗試設計 運用藏書印所用材料和工具, 培養 制刻一枚藏書印(橡皮章),學生設計意識。 并鈐印在圖書扉頁上。6 了解藏書票的來歷與特 搜集欣賞中外優秀藏書點,藏書票的畫面內容與藏書 票作品,了解藏書票的功能, 理解有何關系。畫面內容是如何體 感受藏書票豐富的題材內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容。了解藏書票的制作形式和 掌握藏書票的制作方7 規范,學會制作藏書票的方法, 法,嘗試創作出有自己風格 運用分析藏書票作品的實用性與審 的藏書票,培養學生創新精美性。 神和實踐能力。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結合美術學科課時所占學校周課時比例,本單元作業總用時在 90 分鐘左右,按 4 個課時作業進行設計。學生需要通過本單元作業的練習,循序漸進地達到鞏固單元學習目標的目的。在學習書籍結構和形式以及發展沿革,探究手工書、藏書印、藏書票特點、功能及其藝術之美的過程中結合單元作業進行實踐練習,培養學生書籍設計創意與藏書印、藏書票工藝制作的基本方法,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增強以設計和實踐改善環境與生活的意識。讓學生在學和做中更加愛書、愛讀書、愛藏書,充實自己的學習與成長經歷。單元作業的內容設計要便于教師通過對學生完成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進而掌握學生單元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幫助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的方法、內容容量、教學進度等。在尊重學生學、學習能力差異性的基礎上,按不同難度設計單元作業內容。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難度適當的作業完成,體現分層設計、分類指導的教學原則。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課時作業目標搜集各種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并能將它們按形式分類;通過欣賞探究,了解中國古書籍設計的巧妙構思和國外書籍設計特點,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書籍設計的興趣,養成愛書、愛讀書、愛藏書的好習慣。作業 11.作業內容展示搜集的各種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并嘗試著將它們按形式分類。2.時間要求:約 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展示一到三本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 合格展示四到五本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且有分良好類意識。展示五本以上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并能準優秀確分類。作業 21.作業內容就某一種中國古書籍裝幀設計談談自己的感受。(可以從質地、形式、造型、色彩、風格、文化內涵等著手)2.時間要求: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夠就一種古書籍設計簡單說出自己的感受。 合格能夠就一種古書籍設計從兩到三個方面說出自己的感受。良好能夠就一種古書籍設計從三個以上方面細致分析并說優秀出自己的感受。作業 31.作業內容看圖說出現代書籍結構的組成部分,談談設計師是如何打破傳統束縛,把書籍視作可塑對象進行自由造型的?2.時間要求: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夠看圖說出現代書籍結構的組成部分。 合格能夠看圖說出現代書籍結構的組成部分并能簡單談及創新。 良好看圖說出現代書籍結構的組成部分并對設計師是如何打破優秀傳統束縛,把書籍視作可塑對象進行自由造型有獨到見解。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口頭表達的形式呈現。作業 1 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前為新課做好知識和情緒上的準備,通過挑選并展示自己收藏的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作業 2 主要體現學生對中國古書籍設計的巧妙構思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作業 3 注重學生從審美到創造美的過渡,為下一課時手工書設計奠定基礎。第二課時課時作業目標了解手工書設計的相關知識,手工書設計的三要素(文字、色彩和圖形)。感受手工書在裝飾、美化書籍方面的獨特作用。學習手工書設計制作過程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書籍設計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作業 11.作業內容通過查閱書籍,瀏覽網絡,走訪圖書館等方式,總結書籍設計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說出它們的名稱。2.時間要求:約 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準確說出三種書籍設計的內容名稱。 合格能準確說出四種書籍設計的內容名稱。 良好能準確說出五種以上書籍設計的內容名稱。 優秀作業 21.作業內容搜集優秀手工書作品,分組進行欣賞比較,總結手工書設計的三要素以及手工書裝飾的一些手法。2.時間要求:約 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基本說出手工書設計的三要素以及手工書的 2-3合格種裝飾手法。理解掌握手工書設計三要素,并能對各種裝飾手法良好進行評價。能結合手工書作品闡述“文字、圖片、色彩”三要素在手工書設計中相互關系和作用,并對其使用的裝飾 優秀手法與書籍內容的聯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作業 31.作業內容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采用分組合作的形式,設計制作一本手工書,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和介紹自己的作業成果。2.時間要求:約 25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在規定時間內基本完成設計作品,開本比例合理,包含封面、扉頁、封底、書脊等內容的設 合格計。小組分工合理,手工書裝飾手法與主題相統一,書籍設計內容完整,文字、圖片、色彩搭配 良好合理,運用了多種裝飾手法。手工書設計制作過程中,組員配合默契,有詳細的構思草圖、成員分工、活動計劃以及設計說明,設計思路新穎,運用材質、裝飾形式、設 優秀計要素與書本內容高度統一,作品展示介紹中,語言表述準確,得到班級同學普遍認可。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包含口頭表述、文字表達和動手實踐等形式,需要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協作,查閱資料、參觀調查、動手實踐等方法完成作業任務。通過作業設計幫助學生認識手工書特點、作用等相關內容。了解手工書設計的內容、三要素以及手工書的裝飾手法和形式。掌握手工書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制作過程。能夠合作完成一本個性化的手工書,并能對同學的手工書作品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作業展示(部分):第三課時課時作業目標了解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與我國書法、篆刻藝術的關系,欣賞古今優秀藏書印作品,從書法、篆刻角度評鑒藏書印作品,理解藏書印的功能和藝術之美。了解藏書印用途、分類以及布局和章法,熟悉設計制作藏書印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掌握藏書印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作業 11.作業內容探究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起源和發展、材料和工具、用途和分類、布局和章法等),藏書印藝術與我國書法、篆刻藝術的關系。2.時間要求: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夠說出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起源和發展、材料和工具、合格用途和分類、布局和章法等)中的兩個方面。能夠說出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起源和發展、材料和工具、良好用途和分類、布局和章法等)中的四個方面。能夠說出藏書印的發展沿革(起源和發展、材料和工具、用途和分類、布局和章法等),并簡要表述藏書印藝術與我國 優秀書法、篆刻藝術的關系。作業 21.作業內容選擇一件自己喜愛的藏書印作品進行鑒賞,嘗試從書法、章法、刀法的角度去評鑒藏書印作品。2.時間要求:7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夠從書法、章法、刀法中的一個角度去評鑒一枚藏書印。合格能夠從書法、章法、刀法中的二個角度去評鑒一枚藏書印。良好能夠從書法、章法、刀法三個角度去評鑒一枚藏書印并優秀有獨到見解。作業 31.作業內容嘗試與刻制:參考教師播放的橡皮章制作視頻及步驟圖為自己設計并刻制一枚獨特的藏書印,并鈐印在心愛的圖書上。2.時間要求:25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夠設計并刻出簡單的印章。 合格設計紋樣有新意,能較好運用造型元素并呈現形式美感。 良好設計紋樣新穎獨特,內容、形式很好地結合,并對刻章 優秀方法基本駕馭。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口頭表達和動手實踐的形式呈現。作業 1 注重對知識的識記,讓學生通過賞析,了解藏書印藝術的發展歷程以及與中國書法、篆刻藝術之間的關系;作業 2 注重對篆刻藝術美及形式美的理解,引導學生從書法、章法、刀法的角度對藏書印作品進行鑒賞,初步認識中國藏書印獨特的藝術魅力;作業 3注重對學生造型能力、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的培養,掌握藏書印設計和制作的基本方法,體會設計刻制藏書印的樂趣。作業 1、2、3 難度呈現層層遞進的關系。學生作業展示(部分):第四課時課時作業目標了解讀書票的來歷、特點及其作用,探討藏書票的畫面內容與藏書的關系,感受藏書票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審美效果。掌握制作藏書票的具體方法步驟,學會用繪畫或紙版畫拓印等形式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藏書票,體會藝術創作的快樂,提高學生創作能力和審美情趣。作業 11.作業內容欣賞世界上最早的藏書票《刺猬藏書票》和中國最早的藏書票《關祖章藏書票》,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總結藏書票的來歷、特點及其作用。分析藏書票有哪些題材內容,作者如何通過畫面形象表達情趣和思想。2.時間要求:約 6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能準確說出藏書票的來歷、特點及其作用,說明兩合格件藏書票作品的設計主題和內容。準確分析并說出兩件藏書票內容的寓意以及運用的良好表達方法(象征)。能羅列出藏書票常見的幾種題材,并能準確說出藏書票內容所傳遞出的思想內涵以及藏書票的畫面內容與 優秀藏書有何關系。作業 21.作業內容采用繪畫的形式為自己手繪一張藏書票,主題自定。創作完場后在班級進行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2.時間要求:約 10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在規定的時間內基本完成藏書票的繪制,票面尺寸合格符合規格要求,有規定的文字。手繪藏書票畫面形象主題明確,構圖合理,形象準良好確生動,色彩搭配和諧。手繪藏書票的內容新穎,設計巧妙,符合審美標準,能表現出一定的思想內涵,學生能詳細說出作品的設計 優秀思路。作業 31.作業內容教師示范紙版藏書票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組織學生以紙版畫拓印的形式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藏書票,主題自定。創作完成后在班級進行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也可以相互交換藏書票留作紀念。2.時間要求:約 25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在規定的時間內基本完成藏書票的創作,制作方法和票面尺寸規范,包含圖像和文字(票 合格主名、拉丁字母 EXLIBRIS)。藏書票畫面內容有明確的主題,構圖合理,形象準確生動,圖像、文字、色彩三要素和諧 良好統一。藏書票畫面內容構思新穎,具有獨特的風格。能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表達出一定的優秀思想內涵或情趣,設計說明詳盡,并能得到同學們的普遍認可。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口頭表述、文字表達和動手實踐的形式呈現,作業 1 主要幫助學生了解藏書票的來歷、特點及其作用,認識世界上最早的藏書票、中國最早使用的藏書票,理解藏書票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審美效果。作業 2 結合學生已有的繪畫基礎培養學生對于藏書票尺寸規格(一般不超過 15cm),構成要素(由圖像和文字兩部分構成)等相關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作3 是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出的創造性要求,讓學生以藏書票常用的版畫方法制作,促進學生掌握紙版畫藏書票的制作方法,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藏書票。在實踐過程中感受藏書票豐富的題材內容,理解藏書票畫面內容所表達的作者的情趣、思想,發現藏書票“方寸之間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作業 1、2、3 的難度呈現出遞進關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在完成作業 1的基礎上選擇完成作業 2 或作業 3。學生作業展示(部分):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一、單項選擇題中國古代用于書寫的材料,多用竹和木制成,在竹片或木片上書寫文字,并用皮條或繩索連綴起來,稱為()A.簡冊B.卷軸裝C.線裝D.葉子答案:A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是藏書者專門將其鈐印于書本圖冊等的扉頁,借以表明圖書所有權和表達其個人性情志趣的一種印跡,稱為( )A.藏書票B.藏書印C.姓名章D.落款答案:B3.世界上目前存世最早的藏書票是()A. B.C.D.答案:A二、多項選擇題4.書籍設計包括()A.造型設計B.封面設計C.扉頁設計D.護封設計E.內容設計F.版式設計答案:ABCDEF三、簡答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分析中國藏書印和歐洲藏書票的異同。表現形式 題材內容 功能作用 藝術內涵藏書印藏書票四、操作題(選做題)以“我的相(畫)冊”為主題,使用彩紙、卡紙、樹葉等材料為自己的照片或平時的美術作業作品設計制作一本具有自己風格的手工書。(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對應單 對應學 完成時序號 類型 元作業 難度 來源間目標 了解 理解 應用1 選擇題 2 √ 一般 原創2 選擇題 4 √ 一般 原創3 選擇題 6 √ 一般 原創 約 35分鐘4 選擇題 2 √ 中等 原創5 簡答題 4、6 √ 較難 原創6 操作題 3 √ 較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