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目 錄第一部分 單元信息單元信息………………………………………………………………………………………………………3第二部分 單元分析課標要求……………………………………………………………………………………………………3教材分析……………………………………………………………………………………………………4學情分析……………………………………………………………………………………………………4第三部分 單元學習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單元學習目標與作業目標………………………………………………………………………………5第四部分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單元設計思路………………………………………………………………………………………………5第五部分 課時作業第一課時《變廢為寶》——廢棄物的平面拼貼………………………………………………………6作業1………………………………………………………………………………………………………6作業2………………………………………………………………………………………………………6作業3………………………………………………………………………………………………………7作業4……………………………………………………………………………………………………… 7第二課時《變廢為寶》——廢棄物的立體組構………………………………………………………8作業1………………………………………………………………………………………………………8作業2………………………………………………………………………………………………………8作業3………………………………………………………………………………………………………91作業4………………………………………………………………………………………………………9第六部分 單元質量檢測單元質量檢測……………………………………………………………………………………………102《變廢為寶》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基本信息美術 八年級 第二學期 湘美版 變廢為寶單元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組織方式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變廢為寶》 — — 廢棄物的1 《變廢為寶》第一 課時 平面拼貼課時信息2 《變廢為寶》第二 課時 《變廢為寶》 — — 廢棄物的立體組構二、單元分析( 一 ) 課標要求本單元內容是湘教版美術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內容,單元標題是“變廢為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如下:課程內容:了解廢棄物涉及人類生活各個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知道廢棄物的含義,知道廢棄物能夠為藝術家使用的視覺元素,包括質感、形狀、色彩、肌理等;知道創作廢棄物平面拼貼的基本造型手段,如粘貼、揉搓、撕剝、上色等;了解世界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美術作品創作背景,體味美術作品背后蘊含的寓意;運用基本材料嘗試用點、線、面簡單制作拼貼作品;根據欣賞美術作品,理解三維、立體化的藝術作品需要考慮物品的形狀、質感、肌理等特性;簡述不同類型的材質適合表達的內容;運用收集到的廢棄材料,創作一幅立體作品。教學策略建議:設計單元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家觀察、思考和表現的方法;幫助學生發現想要表現的題材,提煉主題,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美術可以表達思想與情感,并發展創意能力”。3情境素材建議: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圍繞學習任務,發現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學習活動建議: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圍繞與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社會經驗相關的美術學習活動及綜合化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案例的學習和社區服務學習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訪問美術家、設計師和工藝師,進行實地考察。( 二 ) 教材分析單元內容敘述:本單元通過文字介紹和圖片欣賞世界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美術作品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體味廢舊材料的另一面,讓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通過了解廢舊材料的特征,知道廢舊材料改造制作平面、立體美術作品的方法,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本課針對學生培養創新意識、設計思維、動手制作的能力教育活動,能促進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使之心靈手巧;能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教學內容分析:教材內容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參考圖片,引導學生感悟每幅作品所賦予的寓意,同時觀察作品發現總結廢舊材料制作需要注重的特征以及創作手法。引導學生知道在“丑的身旁”只要善于發現,開拓思維,就能變廢為寶。變廢為寶的過程,也是智力發展的過程。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較為貼近,利于教師靈活使用教材,也利于學生學習和創作實踐時更好地開展想象力表達個性,有利于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提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習重點: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平面拼貼和立體組構。學習難點:根據不同廢舊材料進行分類制作,制作方法與制作步驟較為復雜。( 三 ) 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他們自我意識強,對美術有自己的理解,但同時存在著友好合作精神不夠,需要組織加強同學之間的小組交流與互動,鼓勵他們在合作中完成作品。4學生動手能力參差不齊,故本節課分為兩課時,通過平面拼貼、立體組構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完成活動內容及要求。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作與創新能力等,樹立環保意識,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大家庭。三、單元學習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序號 單元學習目標 單元作業目標 水平層級明確廢棄物的含義,對 了解廢棄物的含義1 廢棄物進行分類。 、分類。 了解在學習過程中,觀察廢棄 總結廢棄物的特征, 了解物歸納總結廢棄物特征質感、 分析創作手法。2 肌理、色彩等。歸納總結廢棄物創作美術作品的方法。感悟廢棄物造型藝術的 欣賞廢棄物創作的作3 神奇之處,體驗創作的樂趣 品,分析其內容,理解作 理解、陶冶生活情趣,樹立環保 品的寓意。意識。通過對廢棄物的觀察, 結合具體物象,靈活4 引發學生聯想,培養學生在 利用廢棄物的特征適時造 運用生活中發現美、創作美的能 型,進行設計。力。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一)設計多層次的美術作業班級學生美術理解、動手能力參差不齊,課堂作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布置。在保留一些簡單可操作性強的題目,在設計一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題目。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課堂作業控制在20分鐘左右。結合美術學科課時所占學校周課時比例,本單元作業總用時在40分鐘左右,按2個課時作業進行設計。(二)設計生活化的美術作業本單元以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改造為主題,所用物品都是學生生活中處處可見的,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物體作為作業主題,拉進距離感。學生也可結合自身實際,去發5現生活與課堂知識相聯系的廢舊材料,引導學生去思考、發現、實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境,通過對各種廢舊材料進行造型,培養學生初步對藝術作品的造型表現能力,大膽創作的創新精神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變廢為寶》——廢棄物的平面拼貼課時作業目標1、了解廢棄物含義,分析歸納廢棄物形狀、質感、肌理、色彩等特點。2、掌握廢棄物改造的基本方法,粘貼、揉搓、撕剝、上色等。3、根據廢棄物特點利用學習到的方法獨立完成一幅具有審美價值的平面拼貼畫。1.作業內容課前準備:收集生活中多種廢棄物品,每人不少于三種。2.時間要求:課余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準備三種廢舊材料。 合格準備四種廢舊材料。 良好準備五種廢舊材料。 優秀1.作業內容屬性比拼(小游戲),請一位同學上講臺展示,其他同學在智慧課堂學生端進行操作。2.時間要求:約 2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6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選對三個廢舊材料改造屬性。 合格選對四個廢舊材料改造屬性。 良好選對五個廢舊材料改造屬性。 優秀1.作業內容根據作品欣賞,分析、總結廢舊材料改造時運用的手法,歸納改造時運用的工具。2.時間要求:約 3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說出四種改造手法,以及運用的工具。 合格說出五種改造手法,以及運用的工具。 良好說出六種及以上改造手法,分析運用的工具,并能準確對比 優秀其他方法的優劣勢。1.作業內容魔法變身。根據廢舊材料的基本特點,通過揉搓、粘貼、上色等手法創作一幅拼貼作品。2.時間要求:約 15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利用廢舊材料,設計一幅拼貼美術作品,有一定的寓意。 合格設計一幅美術作品能清晰的表達寓意,作品完整且具有美 良好感。作品寓意表達清晰,廢舊材料運用巧妙,具有明確的風 優秀格特征。7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課前自主搜集、口頭表述和動手實踐的形式呈現,作業1學生收集廢棄物的時候,會有意識的對廢棄物進行篩選,引發思考。作業2通過小游戲的形式,增添了趣味性,在引導學生思考總結的同時能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在玩中學習、在玩中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作業3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感官通過揉搓、撕剝等方法感受廢棄物的變化,制作多種肌理效果,感受每種效果適用表達的情感。作業4在感受過不同質感、顏色、形狀等所表現的情感之后,聯想自己身邊美的物體作為參考,再利用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制作一幅完整的作品,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聯系生活,制作出源自生活、貼近生活的美術作品,可以更加促進學生發現生活中美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創作能力。第二課時 變廢為寶》——廢棄物的立體組構課時作業目標了解梅花結構及其寓意,獨立完成梅花朵的繪制。通過廢棄物改造的基本方法獨立制作立體梅花朵。小組合作完成一枝具有審美價值的梅花作品。1.作業內容課前準備。收集顏色鮮艷的彩色廢紙、枯樹枝(形狀美觀)、剪刀、雙面膠。2.時間要求:課余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準備材料達到三種。 合格準備材料達到四種。 良好準備材料達到五種。 優秀1.作業內容8寒梅初綻放。在學生端根據摹本描繪梅花朵。2.時間要求:約 4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能夠根據提供的圖案,基本描繪出梅花朵的輪廓。 合格熟練描繪出梅花朵的輪廓,線條流暢。 良好用劉長健聯動線條描繪出輪廓,且具有美感。 優秀1.作業內容數梅齊爭放。觀看微課視頻《立體梅花的制作過程》,自主選擇制作材料及工具,獨立完成立體梅花朵的制作。2.時間要求:約 8 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選擇材料恰當,能夠完成一朵立體梅花的制作。 合格根據所選材料制作出立體梅花朵,且材料運用合適、花 良好朵完整美觀,材料運用恰當豐富,梅花大小適中,具有觀賞性。 優秀1.作業內容小組活動:數梅齊爭放。六位同學分工合作完成整枝梅花作品的制作。2.時間要求:約 10分鐘9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完成一枝立體梅花的制作,梅花朵在樹枝的分布合理。 合格制作較完整的作品,且花朵大小不一,造型美觀,具有 良好美感。運用廢舊材料,制作出一幅具有觀賞性的作品,能表 優秀現出梅花自身氣節。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課前準備、動手實踐的形式呈現, 作業 1 為課堂作品的制作儲備材料。作業 2 梅花作為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花卉,但其實學生對它的了解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通過觀察梅花圖片,在通過學生端的摹本進行繪制,加強了學生對梅花的具體認知,為下一環節立體的梅花制作鋪墊。作業 3 學生雖然初步了解梅花的結構,但是從平面思維轉換為立體立體思維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有些吃力。通過學生端觀看微課視頻可以更加仔細清晰的了解制作方法,有助于學生思維的轉換。給學生留一些時間思考讓其自己選擇材料,發揮自己的想象。學生根據學生端邊觀看視頻邊完成立體梅花朵的制作,提升了動手實踐能力,也為下一環節的小組合作做準備。作業 4 設置小組合作模式,每組 6 名同學,將制作的梅花朵合作粘貼在樹枝上,完成之后利用學生端拍照上傳,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團隊協作以及團隊分工的能力。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哪些不屬于可回收垃圾( )A. 廢鐵絲、廢鐵 B. 用過的餐巾紙、茶葉渣C. 玻璃瓶、費塑 D. 舊衣服、舊報紙2.下列關于廢棄物的特征,全部正確的是( )10①形狀 ②肌理 ③質感 ④重量 ⑤色彩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二、簡答題這幅作品的使用了什么材料和創作手法,并寫出其代表的寓意。三、操作題(選做題)結合本單元學習內容,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制作一件完整作品。(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對應單元 對應學序號 類型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作業目標 了 理 應解 解 用1 選擇題 1 √ 一般 原創2 選擇題 2 √ 中等 原創3 簡答題 3 √ 中等 原創 約 25分鐘4 操作題 4 √ 較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