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道我國民族的構成情況,掌握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人口比例;2.了解我國部分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3.能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的民族分布特征;4.學會運用地圖的能力,能從地圖上分析出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分布地區;5.能通過身邊的現實實例理解我國的民族自治制度;6.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讓學生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的觀點。重點:我國的民族構成;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地區。難點: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運用地圖分析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地區。教學谷草情景導入:出示四張明星圖片。你知道他們都是哪個民族的嗎?吳京:滿族;迪麗熱巴:維吾爾族;劉詩詩:回族;丁真:藏族那你知道我們國家共有多少個民族嗎?新課講授:讀中國民族分布圖,講解民族的概念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們共同體。提供數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86311334人,占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67390人,占8.8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長10.26%。漢族:92%的人口, 少數民族:8%人口超過500萬的少數民族:壯(最多)、維、回、苗、滿、彝、土家、藏、蒙古;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鄂倫春族、獨龍族、塔塔爾族、赫哲族、珞巴族(最少)過渡:同學們,這56個民族是如何區別開的呢?講授:文化的差異是區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標準和依據民族文化的組成:語言、建筑、文字、服飾、飲食、節慶我們以文字為例,來看人民幣上有幾種文字呢?漢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讀圖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傣族:潑水節 葫蘆絲 孔雀舞 竹樓蒙古族:那達慕節 馬頭琴 蒙古包藏族:雪頓節 嗩吶高山族:豐收節苗族:蘆笙節回族:開齋節彝族/白族:火把節漢族:元宵節,春節轉折:同學們,你還記得我國的五個自治區嗎?想一想我國為什么要成立自治區?因為在我國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區那么我國的各民族的分布情況如何呢?讀中國民族分布圖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復習鞏固:蒙古族、回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哪里?讓學生對照中國民族分布圖填寫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過渡: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東北(滿族、朝鮮族)西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西南(苗族、彝族、傣族)云南是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地區最為集中。讀圖,總結出我國民族的分布具有什么特點?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轉折:同學們,你知道我國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嗎?讀材料: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國家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發展。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小結:民族政策:1、我國憲法規定,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2、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設立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行政區域。各少數民族在自治區域內行使自治權。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