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第三章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第 1 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什么是自然資源;2.能夠根據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舉例說出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 教學過程:環節要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學環節一:什么是自然資源? 【引入】想一想:自然資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哪些生活用品與自然資源有關呢 出示米飯、樓房、太陽能熱水器、課本等圖片 看圖得知: 1、水稻的種植需要陽光、水分、土地。 2、建房屋用的水泥主要來自石灰石。 3、太陽能熱水器的能量來自陽光。 4、制造書本的木材來自森林。 陽光、降水、土地、石灰石、森林它們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這些都屬于自然資源。 通過舉例子歸納:人類直接從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 【分類舉例】 1、海洋里有魚、蝦、珊瑚等海洋生物,它們是海洋資源。 2、河流、湖泊是水資源。 3、河流流經落差大的地方形成水能資源。 4、煤、石油、各種礦石它們屬于礦產資源。 【小結】自然資源三層含義: 1.必須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即具備“自然屬性”; 2.必須能用于生活生產,即具備“經濟屬性”; 3.既包括物質也包括能量。 【練一練】區分哪些屬于自然資源? 【過渡】森林、礦產、土地、水、風能、石油這些自然資源有什么不同之處 你能將它們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分類嗎? 讀圖 從衣、食、住、行等方面舉例子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分析、歸納教學環節二: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有什么區別? 【思考】看圖思考:分析一下土地資源和煤炭資源的形成過程,不同之處是什么? 【講解】 思考、回答(1)自然資源分類: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環使用,稱為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再生過程非常緩慢,相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幾乎不可再生,用一點就少一點,稱為非可再生資源。 【練一練】區分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和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教學環節三: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問題】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為什么? 【觀看】圖片和視頻 【問題】針對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特點,我們應如何利用它們呢? 【總結】 對于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護和培育; 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思考、回答觀看 思考、建立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意識教學環節四:評價鞏固 通過隨堂練習評價已學知識 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