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第三章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第 2 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對比我國主要資源總量及人均占有量,理解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國情現狀;2.樹立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意識。 教學過程:環節要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學環節一:對比我國主要資源總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點。 【引入】復習自然資源的概念和分類 【思考】出示任務 1: 對比我國主要資源總量及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點 【分析】請同學們看表格(略)了解一下我國一些資源總量在世界的排位 我國陸地面積 960 萬平方千米排第三位,礦產資源、耕地面積分別是第三、第四位, 河流年徑流量及森林總面積是第六位。 由此可見我國資源總量是大的。 【讀圖分析】請同學們看柱狀圖(略)了解我國一些資源人均量和世界的人均量 以陸地面積為例,中國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同理得知礦產資源、耕地面積、河流年徑流量、森林面積的中國人均占有量分別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可以看出我國資源的人均占有量是小的 【提問過渡】我國的自然資源除了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特點,還有什么特點呢? 瀏覽 思考、回答 學生意識到: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教學環節二:舉例說明我國資源分布的特點。 【講解】 讀圖三步走: ①讀圖名、識圖例; ②用圖例、尋區域; ③能指認、會描述。 【舉例】以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舉例,通過讀圖說明我國資源分布不均的特點。 【讀圖分析】讀“中國煤田、油田、天然氣田分布圖”,分析描述我國煤炭資源、油氣資源分布的特點。 【思考】除了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分布不均, 思考、回答(1)還有什么原因加劇了資源緊張的局勢? 讀圖歸納: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需求持續增長,資源的污染、破壞和浪費嚴重,都加劇了資源緊張的局勢。教學環節三:面對我國自然資源的現狀應該如何應對? 【問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還將大幅度增加,我國自然資源相對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狀況更加突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資源供給呢? 【觀看】圖片和視頻 保障資源供給的主要措施:改進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資源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增值使用。培養節約能源的意識。開發新材料、新能源。 擴大鐵礦石、石油等重要資源的進口渠道。 【問題】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你應該如何做?舉例:節約資源、垃圾分類。 【總結】 資源總量豐富,種類多 人均資源不足,分布不均 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思考、回答觀看 思考、建立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意識教學環節四:總結 小結全課所學知識 重溫教學環節五:評價鞏固 通過練習評價已學知識 做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