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七色光之歌》歌唱課七色光彩七色光——彩虹七色光之歌歌曲難點上波音記號需演唱得流暢自然八分休止符在句中停頓要短促,聲斷氣不斷七色光之歌歌曲歌詞簡練,用七色光比喻七色夢,形象生動。旋律明快活潑、熱情而富于幻想。一段體結構,2/4拍,G大調。第1、2樂句旋律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寫成,歡快的旋律和靈動的節奏點出主題,把孩子們帶入七彩繽紛的世界。第3樂句為承上啟下的連接句,表現出少年兒童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第4樂句采用跨小節的切分音,配合襯詞“唻”與波音的運用,不僅增加了歌曲的歡樂情緒,也突出了童年夢的意境。第5、6樂句采用重復的手法,使歌曲的情緒更為激越,充滿生機,充分展現了孩子們對童年生活的熱愛及對未來的憧憬。總結《木星——歡樂使者》(片段)欣賞七色光彩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并受其引力維持運轉的天體系統。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顆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組曲》火星代表戰爭之神木星代表歡樂之神金星代表和平之神水星代表飛翔之神天王星代表魔術之神土星代表老年之神海王星代表神秘之神《木星——歡樂使者》《行星組曲》是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于1914-1916所作的管弦樂組曲。1920年11月15日,在倫敦皇后大廳初演。全曲由7首樂曲組成,分別以7顆行星的名稱為標題: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歡樂使者》是組曲中的第四樂章,C大調,快板,2/4拍。這是一首規模較大的歡樂頌歌,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活躍熱烈第二部分——莊嚴崇高第三部分——(再現)輝煌華麗創作動機關于該曲,作者有過如下的講話:“這部組曲的創作動機來自于各行星在星占學上的意義,但它們并不是標題音樂,與古典神話中相同稱號的神也毫無關系。倘若一定要加以說明的話,廣義地解釋每首樂曲的副標題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比如:木星具有一般意義的歡樂,同時也表現與宗教或節日有關的歡樂;土星不僅象征著肉體的衰老,也標志著成熟和理想的實現。”拓展莎拉 布萊曼《Running》《Running》是莎拉布萊曼于2007年8月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開幕式上演唱的歌曲,也是募捐給國際田聯綠色計劃 IAAF's Green Project 的慈善歌曲。《奔跑》改編自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中的《木星》,將美聲與流行,古典與現代的風格完美交融,與莎拉百變的嗓音相得益彰。《奔跑》也秉持莎拉布萊曼擅長的大型交響樂編制曲風,后段的大合唱像浪潮般沖擊莎拉布萊曼堅毅不饒的美聲,一樣的起承轉合、一樣的歌中有畫、畫中有歌。月光女神《星球大戰》配樂插曲《帝國進行曲》主題曲《Star Wars Theme》拓展一些評論者認為,《行星》組曲,反映了霍爾斯特在科學進步與發展的時代,表示在眾行星間的宇宙中漫游,而不再拘泥于關于行星的古代傳說,不再是宗教信仰,認為這部作品是科幻音樂的開端,并影響了后來的《星球大戰》、《異形》等電影配樂。TAHNKS此處輸入您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