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4.1被動運輸 第2課時 單元整體設計+課時課件+課時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4.1被動運輸 第2課時 單元整體設計+課時課件+課時教案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4.1被動運輸
第2課時
人教版 必修1
教學目標
通過示意圖和資料分析,歸納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區別。
分析物質轉運速率的影響因素。
構建物質運輸速率與影響因素的關系模型。
新知導入
灑水使蔬菜變得硬挺
施肥過多造成農作物“燒苗”
水分是如何進出植物細胞的呢?
新知講解
自由擴散
自由擴散有什么特點?
1.自由擴散
觀看:自由擴散的動態視頻
新知講解
自由擴散
2.自由擴散的特點
②轉運蛋白:
①運輸方向:
細胞外
細胞膜
細胞內
③能量消耗:
高濃度→低濃度
不需要
不需要
新知講解
自由擴散
3.自由擴散的案例
順濃度梯度
細胞膜
案例:
① 氣體分子,如氧和二氧化碳;
② 小分子有機物,如乙醇、甘油、
苯等脂溶性小分子。
新知講解
協助擴散
1.協助擴散的特點
特點:
②轉運蛋白:
①運輸方向:
③能量消耗:
高濃度→低濃度
需要
不需要
觀看:協助擴散的動態視頻
新知講解
協助擴散
2.轉運蛋白的兩種類型
載體蛋白
通道蛋白
思考:
(1)允許通過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物質需要具備什么特點?
(2)在運輸過程中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構象是否發生變化
新知講解
協助擴散
簡單擴散:
通道蛋白:
3.水進出細胞的方式
緩慢通過
快速大量
新知講解
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的比較
新知講解
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的比較
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相同點 運輸方向
能量消耗
不同點 轉運蛋白
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高濃度→低濃度
不消耗
不需要
需要
新知講解
影響被動運輸的因素
1.影響自由擴散運輸速率的因素
運輸速率
轉運蛋白
運輸速率
物質濃度
新知講解
影響被動運輸的因素
2.影響協助擴散運輸速率的因素
運輸速率
轉運蛋白
運輸速率
物質濃度
課堂總結
協助擴散
自由擴散
特點:
運輸方向:高濃度 低濃度
載體:不需要載體
能量:不消耗能量
特點:
運輸方向:高濃度 低濃度
載體:需要載體
能量:不消耗能量
課堂練習
1 .膽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維生素D等物質能以自由擴散方式優先通過細胞膜,這
是因為 ( )
A.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B.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C.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支架
D.細胞膜上有各種載體蛋白
C
課堂練習
2. 下列關于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說法,正確的是 ( )
①都不需要能量 ②都不需要轉運蛋白
③自由擴散只能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而協助擴散既可以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也可以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
④都是被動運輸 ⑤水分子主要通過協助擴散順濃度梯度運輸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D
課堂練習
3. 研究發現,水分子進入植物細胞的兩種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根毛細胞吸水能力與其細胞液中水的相對含量有關
B.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時,植物細胞失水需要消耗能量
C.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是順相對含量梯度運輸的
D.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運輸方式為協助擴散
B
板書設計
二、協助擴散
1.特點: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一、自由擴散
2.案例:水、氧氣、二氧化碳、甘油、苯等
3.影響因素:物質濃度
1.特點: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2.影響因素:物質濃度、載體數量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單元基本信息
課程標準模塊 模塊1 分子與細胞 概念2 細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營養物質,并通過分裂實現增殖 2.1物質通過被動運輸、主動運輸等方式進出細胞,以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活動 2.1.1闡明質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1.2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 2.1.3 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
使用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新教材
單元名稱 第4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單元課時數 3課時
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
主題名稱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主題概述 1.內容要求:本單元主要通過對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的實驗,培養學生學會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通過對生物膜的探索歷程的分析,讓學生體驗人們認識自然世界的一般規律,人們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假說又通過進一步的實驗修正假說,其中方法和技術的進步起關鍵的作用。通過數學坐標圖來表達三種跨膜運輸方式的一些規律和特征,培養學生對圖表數據的解讀能力。 2.教學提示:為幫助學生達成對概念2的理解,促進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應開展下列教學活動: (1)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2)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主題學情分析 1.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已對細胞的失水和吸水有了感性的認識,在物理的學習中,學生對物質的擴散現象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學生并不清楚細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并不清楚為什么施肥過多會導致作物死亡,這也是學生此時最好奇,最感興趣的,具有探究求知欲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與我們本單元“水進出細胞的原理”完全契合。 2.經過第三章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細胞膜的組成和功能,這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作為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理想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質跨膜運輸的具體機制。
開放性學習環境 大屏、微課、相關動畫視頻、PPT 等。
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
單元學習目標 基于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及學業質量標準,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基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闡述“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胞吞和胞吐”的概念及特點,認同生命的自主性,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質;通過對膜成分與結構的分析,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并能運用這些觀念分析和解釋簡單情境中的生命現象,知曉不同運輸方式及其相互配合對生命存活和生長發育的重大意義。 (2)通過設計并實施水進出植物細胞等實驗,能夠針對特定情境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并設計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通過實驗觀察及資料分析進行論證推理進而理解并得出生物學概念。 (3)選擇合適的標準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梳理歸納,通過繪制概念圖以及建構模型等活動,比較幾種物質運輸方式的異同。 (4)能夠運用物質跨膜運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學現象,論證分析諸如蔬菜腌制、合理施肥等實踐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科學家探究囊性纖維化的原因,認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過參與社會熱點議題的討論,關注社會發展動態。
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
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情境導入,探究細胞膜的結構與水進出的關系 回顧第3章學習的:細胞膜的組成和功能?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進出細胞?引導學生思考,引入新課:水分是怎樣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的。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尋找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啟發思維,產生懷疑,激發探索新知的欲望。
任務2 名稱:小組合作學習—水進出細胞的原理 通過圖片展示、一系列小問題設置引發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可以加強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師生共同總結滲透作用的概念和發生條件。 利用動畫或圖片展示效果,增強直觀感;設計問題驅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以及綜合不同學科知識的能力。同時,給學生適當的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任務3 名稱:探究合作交流--動植物細胞的吸水與失水,領悟探究過程的一般方法與基本思想 根據提出的問題,引領學生閱讀相關內容,逐步領會探究過程的一般方法與基本思想,培養學生實驗設計、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分析歸納的能力,并通過師生總結得出水進出細胞的現象與原理。 引導學生逐步領悟探究過程的一般方法與基本思想,培養學生實驗設計、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問題的具體討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求實、質疑、探索的精神.
第2課時 任務4 名稱:總結歸納自由擴散的特點及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的物質 播放自由擴散的動態視頻,讓學生結合教材P66思考如下問題: 自由擴散有什么特點? 通過圖示過程,引導學生總結自由擴散的特點,結合細胞膜的物質組成 及PPT中的圖片,總結能自由擴散的物質。 利用動畫或圖片展示效果,增強直觀感;設計問題驅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的能力。同時,給學生適當的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任務5 名稱:合作交流掌握協助擴散的特點 播放協助擴散的動態視頻,讓學生結合教材P66總結協助擴散的三方面特點: 通過圖示過程,引導學生了解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并思考如下問題: (1)允許通過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物質需要具備什么特點? (2)在運輸過程中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構象是否發生變化 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水進出細胞的兩種方式 圖片比較及問題的設置,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領悟到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特點
任務6 名稱:自主構建影響被動運輸的關系模型 教師結合自由擴散的特點引領學生構建物質濃度對自由擴散的影響關系模型.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構建載體蛋白對自由擴散的關系模型。 讓學生討論因素協助擴散的因素可能有那些?讓學生自己構建協助擴散的影響因素模型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問題的具體討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求實、質疑、探索的精神。
第3課時 任務7 名稱:結合視頻、圖片探究主動運輸的特點 引領學生閱讀教材,并展示相關問題。播放“主動運輸視頻”。(可多放幾遍,便于學生觀察主動運輸過程及特點。)引領學生總結主動運輸的特點。 結合主動運輸的過程讓學生猜想,那些因素可能是影響主動運輸的因素? 引領學生分析物質運輸的影響因素,分析各因素影響物質運輸的實質。(分析各因素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嘗試畫出曲線) 利用動畫或圖片展示效果,增強直觀感;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任務8 名稱:通過圖片展示和問題合作交流,探究胞吞、胞吐的特點 引領學生閱讀教材,并展示問題。引領學生思考,探究胞吞、胞吐的特點。 展示胞吞、胞吐過程圖,引領學生結合圖,總結胞吞、胞吐的過程。 總結細胞膜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從細胞膜的成分和結構入手,形成下列觀點: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或者載體蛋白空間結構的變化決定了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也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細胞膜的流動性是胞吞、胞吐實現的結構基礎。) 通過圖片比較及問題的設置,使學生在思考中領悟到胞吞、胞吐的特點,通過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準確掌握相關知識。
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
評價 內容 第1課時:對相關概念進行科學闡述;能分析動植物細胞發生失水與吸水的條件;能分析發生質壁分離的外因與內因;能闡述質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第2課時:對相關概念進行科學闡述;能說出發生被動運輸的條件;能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消耗能量。能自主構建影響被動運輸的因素關系模型。 第3課時:對相關概念進行科學闡述;能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能自主構建影響主動運輸的影響因素關系模型;能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
評價 指標 第1課時:學生對細胞吸水與失水原理的認知水平(生命觀念);學生領悟探究過程的一般方法與基本思想(科學探究);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概括的思維能力(科學思維)。 第2課時:學生對被動運輸特點的認識水平(生命觀念);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進行關系模型構建的能力水平(科學思維)。 第3課時:學生對主動運輸、胞吞、胞吐特點的認識水平(生命觀念);學生對影響主動運輸因素關系模型構建的能力(科學思維)。
評價 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
五、單元作業設計
課時作業(一) 1.下列能發生滲透吸水現象的是( ) A.把新鮮去皮的馬鈴薯條放在30%蔗糖溶液中 B.把蒸熟的馬鈴薯條放在清水中 C.洋蔥表皮放置在清水中 D.把成熟紅細胞放入高濃度鹽水中 2.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轉移至不同濃度(Ⅰ、Ⅱ、Ⅲ)的三種蔗糖溶液中,結果在Ⅰ中口腔上皮細胞形態不變,在Ⅱ中口腔上皮細胞皺縮,在Ⅲ中口腔上皮細胞破裂,則這三種蔗糖溶液的濃度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Ⅰ<Ⅱ<Ⅲ D.Ⅰ<Ⅲ<Ⅱ 3.若圖表示植物細胞滲透作用的圖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B.不成熟的植物細胞,如根尖分生區細胞,不能發生滲透吸水或失水 C.當溶液濃度甲>乙時,細胞發生滲透失水,當溶液濃度乙>甲時,細胞發生滲透吸水 D.當溶液濃度甲=乙時,細胞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 4.下圖中A為兩個滲透裝置,溶液a、b為不同濃度的同種溶液,且a溶液的濃度<b溶液的濃度,c為清水,B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一段時間后,圖A中裝置2的液面會高于裝置1的液面 B.圖B中的④⑤⑥相當于圖A中的② C.若圖B所示為某農作物根毛細胞,此時應及時灌溉 D.圖B中的⑦與圖A中的②通透性不同 5.將菠菜葉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制成裝片,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后,分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果是( ) A.前者發生質壁分離,后者也發生質壁分離 B.前者發生質壁分離,后者質壁分離復原 C.前者發生質壁分離,后者皺縮 D.前者發生質壁分離,后者破裂 【答案】 1.C 2.B 3.B 4.B 5.C 課時作業(二) 1.圈出下列物質中,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的是( ) O2、 甘油、 氨基酸、 葡萄糖、 K+、 Na+、 苯、 乙醇、 水、膽固醇 2.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吸收甘油與葡萄糖的相同點是( ) A.低濃度→高濃度 B.轉運蛋白協助 C.高濃度→低濃度 D.消耗能量 3.細胞在吸收某種物質時,遵循下面兩種曲線,這種物質是( ) A.腎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腸上皮細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紅細胞吸收血漿中的鉀離子 D.肝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氨基酸 4.如圖為物質出入細胞的兩種方式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____方式。 (2)O2和葡萄糖兩種物質中,可以通過B方式進入人體成熟紅細胞的是__________。 (3)與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點是需要借助__________,該物質是在細胞內的__________上合成的。 (4)影響B方式運輸速率的因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O2、甘油、苯、乙醇、水、膽固醇 2.C 3.B 4.(1)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2)葡萄糖
(3)載體 核糖體
(4)細胞膜內外物質的濃度差和載體的數量 課時作業(三) 1. 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分別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胞吞、協助擴散 B.胞吞、主動運輸 C.主動運輸、胞吞 D.協助擴散、胞吞 2. 用磷脂雙分子層將某種不容易進入細胞的藥物包裹成小球,通過小球膜與細胞膜的融合將藥物送入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該藥物的化學成分和進入細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固醇,自由擴散 B.性激素,協助擴散 C.蛋白質,主動運輸 D.蛋白質,胞吞 3. 某些植物細胞吸收蔗糖是利用H+濃度梯度推動的,這種特殊的主動運輸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H+和蔗糖進入細胞的方式相同 B.圖中H+進出細胞所利用的載體蛋白相同 C.提高外界溶液的pH會使細胞對蔗糖的吸收量減少 D.“H+﹣蔗糖”共轉運蛋白發揮作用時需要ATP直接供能 4. 受體介導的胞吞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攝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過程以膜的流動性為基礎 B.該過程需要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的識別作用 C.Na+、K+等無機鹽離子一般通過此方式跨膜轉運 D.受體介導的胞吞過程需要內部供能 5. 如圖①表示不同物質進出肝細胞的方式,圖②、③分別表示物質進出細胞時,運輸速率與載體數量和O2濃度的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圖①表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則圖中缺少的化學成分是______________,它們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分布在細胞膜的外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請答出兩點)等生理作用。 (2)根據圖①分析,Na+運出該細胞的方式屬于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①中的三種物質進出肝細胞的方式中,符合圖②特點的物質是_________,符合圖③特點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排出細胞的方式是_________,這種方式與圖①中運輸Na+的方式相比,它們的相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答出兩點)。 【答案】 1.B 2.D 3.C 4.C 5.(1). 多糖(糖類) 識別、保護和潤滑 (2). 主動運輸 逆濃度梯度運輸 (3). 葡萄糖和Na+ 葡萄糖 (4). 胞吐 都需要消耗能量;都依賴于膜的流動性(都具有選擇性)等
六、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
1.基于實驗條件的限制,部分探究實驗只能利用材料和問題驅動學生設計,學生的整體設計能力還需強化。 2.科學思維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引領任務設計。為了落實單元目標及課時分目標,采用環環相扣的問題驅動,將本單元劃分為8個驅動任務,再將每個驅動任務分解為不同的子問題,最終指向本單元的核心問題。采用切實可行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以學生為主體,關注目標的落實和達成情況。 3.為幫助學生學會關系模型構建,被動運輸時引導學生構建為主,主動運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自主構建。 4.在學習完成整個物質運輸過程時,需讓學生自主構建表格,比較各種運輸方式。強化對物質運輸方式的判斷能力。 5.單元策略要站位高,要體現整體性和系統性。
七、單元教學結構圖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就確立了依托教材為來源的,以不同物質運輸方式為單元學習主題《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并基于深度學習實踐模型,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我繪制出了本單元的單元結構圖。其中包含了以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學習目標,以在真實情境下解決核心問題為挑戰的學習任務,以及覆蓋課上課下的多種方式的學習評價。本單元將以三課時完成。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被動運輸
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選自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第1節,課標內容包括:“闡明質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兩部分。本節課是第四章的起始章節,是“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功能的延伸,又是“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節共包括兩部分內容:水進出細胞的原理和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前者是水進出細胞的基礎,后者是水及其他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學習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知道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也理解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以及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但物質的跨膜運輸是一個微觀的過程,不好理解,可借助視頻、圖片等幫助學生學習此部分內容。
學習目標確定 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闡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教學中,建議利用動態視頻讓學生建構被動運輸的概念,理解不同被動運輸的異同點。由此確定的學習目標如下: 通過示意圖和資料分析,歸納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區別。 分析物質轉運速率的影響因素。 構建物質運輸速率與影響因素的關系模型。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1)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區別 難點:協助擴散的兩種轉運蛋白特點
學習評價設計 課堂通過視頻總結能力的評價,課堂討論及成果的展示詳情程度、課堂同學的反應、習題的正確性等幾方面進行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新知導入教師活動 展示圖片,引發學生思考 灑水使蔬菜變的硬挺 施肥過多造成玉米燒苗 思考:水分是如何進出植物細胞的 引入新課: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 今天,我們以水分、離子等物質為例,共同探討物質是怎樣進出細胞的。學生活動1 結合生活經驗,思考、回答、質疑。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啟發思維,產生質疑,激發探索新知的欲望。環節二:自由擴散教師活動1 1.播放自由擴散的動態視頻,讓學生結合教材P66思考如下問題: 自由擴散有什么特點? 2.通過圖示過程,引導學生總結自由擴散的特點 3.教師提問細胞膜的物質組成 并引導學生回顧相似相溶的原理。 4.結合細胞膜的物質組成,及PPT中的圖片,總結能自由擴散的物質。學生活動1 學生觀察思考、合作討論,代表回答問題,并在教師的啟發下,自主總結自由擴散的特點。
學生活動2 學生結合圖片分析討論自由擴散的特點 學生思考回答 總結出那些物質可以通過自由擴散來運輸。活動設計意圖:利用動畫或圖片展示效果,增強直觀感;設計問題驅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的能力。同時,給學生適當的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環節三:協助擴散教師活動1 1.播放協助擴散的動態視頻,讓學生結合教材P66總結協助擴散的三方面特點: 2.通過圖示過程,引導學生了解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并思考如下問題: (1)允許通過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物質需要 具備什么特點? (2)在運輸過程中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構象是否發生變化 3.通過如下圖,讓學生了解水進出細胞的兩種方式 教師活動2 1.引導學生觀察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圖,總結兩種運輸方式的差異 2.引導學生填寫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比較表 自由擴散協助擴散相同點運輸方向能量消耗不同點轉運蛋白
學生活動1 引導總結:通過觀察動態視頻,總結協助擴散的三方面特點 學生思考、討論,小組選代表發言 學生觀察并記憶 學生看圖總結,并填寫比較表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比較及問題的設置,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領悟到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特點環節四:影響被動運輸的因素教師活動1 1.教師結合自由擴散的特點引領學生構建物質濃度對自由擴散的影響關系模型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構建載體蛋白對自由擴散的關系模型。 3.讓學生討論因素協助擴散的因素可能有那些? 4.讓學生自己構建協助擴散的影響因素模型。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物質濃度會如何影響自由擴散 學生討論影響協助擴散的因素并自主畫出關系模型。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問題的具體討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求實、質疑、探索的精神。
7.板書設計 一、自由擴散的特點 運輸方向:高濃度到低濃度 載體:不需要載體 能量:不消耗能量 二、協助擴散的特點 運輸方向:高濃度到低濃度 載體:需要載體 能量:不消耗能量
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圈出下列物質中,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的是( ) O2、 甘油、 氨基酸、 葡萄糖、 K+、 Na+、 苯、 乙醇、 水、膽固醇 2.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吸收甘油與葡萄糖的相同點是( ) A.低濃度→高濃度 B.轉運蛋白協助 C.高濃度→低濃度 D.消耗能量 3.細胞在吸收某種物質時,遵循下面兩種曲線,這種物質是( ) A.腎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腸上皮細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紅細胞吸收血漿中的鉀離子 D.肝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氨基酸 4.如圖為物質出入細胞的兩種方式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____方式。 (2)O2和葡萄糖兩種物質中,可以通過B方式進入人體成熟紅細胞的是__________。 (3)與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點是需要借助__________,該物質是在細胞內的__________上合成的。 (4)影響B方式運輸速率的因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O2、甘油、苯、乙醇、水、膽固醇 2.C 3.B 4.(1)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2)葡萄糖
(3)載體 核糖體
(4)細胞膜內外物質的濃度差和載體的數量
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動態視頻、多媒體投影、PPT制作課件
教學反思與改進 通過視頻、圖片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讓學生自主動手勾畫,教師講授整節課不超過18分鐘,通過比較法突破重難點。本節課的基礎知識相對簡單,核心是讓學生學會會判斷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安国市| 哈巴河县| 绥德县| 台江县| 溧阳市| 郯城县| 麻栗坡县| 昌都县| 宝鸡市| 南华县| 永州市| 汤阴县| 上饶县| 张家口市| 米林县| 开阳县| 图木舒克市| 加查县| 油尖旺区| 合肥市| 长泰县| 临朐县| 华容县| 宁强县| 贵定县| 宾川县| 江北区| 吴堡县| 措勤县| 黑水县| 铜鼓县| 新宾| 青神县| 南城县| 福海县| 塔河县| 沁阳市| 仁化县| 津市市| 丁青县|